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08 01:30:18瀏覽1331|回應3|推薦27 | |
頤和園的銅雕文化旅遊資源有銅雕獅、銅雕麒麟、銅雕鼎、銅雕鳳、銅雕龍、銅雕缸、銅雕鹿、銅雕鶴、銅雕鈴和銅雕牛等。
(一)銅雕獅 獅為萬獸之王,銅雕獅子更顯示威嚴神聖。頤和園的銅雕獅一共有兩對,一對在東宮門外,一對在園內排雲門外。這兩對銅雕獅子都是清漪園的遺物,有二百三十年的歷史。在清朝的銅雕鑄品中,是上乘之作。 在古代,一些較重要的建築物門前,如皇宮、皇陵、皇家園林、寺廟、陵寢、牌樓、深宅大院等的門前,大都安放一對獅子,獅子有的是銅雕鑄的,有的是石雕的,以此烘托建築物,顯示威嚴神聖的氣氛。頤和園東宮門是皇家園林的宮門,安放銅雕獅子更顯得皇權威嚴。東宮門門洞有五個,現在遊客進出的三個門洞是當年只供皇帝、皇后、太后通行的宮門。這宮門的門上也有顯示“九重天子”的標記。在每扇門上有橫、豎各九排銅雕釘。每個銅雕釘直徑約8釐米,高約5公分。橫行數列都是九個銅雕釘,是寓意九重天,九重天是傳說中昊天上帝居住的地方,皇帝又叫天子,天子進出的宮門有九重銅雕釘,寓意九重天子。這一對銅獅,守衛著“九重天子”的宮門,是皇家園林門前建築的重要標誌。
(二)仁壽殿前的銅雕麒麟 銅雕麒麟位於仁壽殿前廣場中心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麒麟是傳說中的神獸,是龍王的第八個兒子。傳說麒麟能辨別忠奸。頤和園的仁壽殿在清漪園時原名勤政殿,一直是清朝在頤和園議政的宮殿,宮殿廣場中安放一座傳說能識別忠奸的神獸,在政治上有重要的威懾作用。 麒麟又名狻猊,俗稱四像四不像。四像是指麒麟的頭像龍頭、頭上的角像鹿角、麒麟的尾巴像獅尾、麒麟的蹄像牛蹄;從全身看,麒麟不像龍、不像鹿、不像獅、更不像牛,故稱之四不像。這只銅雕麒麟體態生動,造型怪異,怪而不醜,異曲同工,銅雕鑄如生,工藝精湛,是有吉祥如意含義的文物。
(三)仁壽殿前的銅雕鼎 在仁壽殿前漢白玉大平臺前沿,排放著造型大小都一樣的四隻銅雕鼎。銅雕鼎高約1.8米,鼎膛最大直徑約0.9米。銅雕鼎分頂部、上部、下部、底部。頂部雙層園蓋,頂尖為圓柱,象徵一柱頂天下。上部為六扇銅雕窗,空洞窗口是出煙口,又名火焰門,其框雕有二龍戲珠圖案。下部為鼎膛,是放檀香木的燃燒爐膛,外壁雕有祥雲。底部是三足鼎立的鼎腳。 仁壽殿是帝后處理國事的地方,慈禧住在頤和園時,在仁壽殿垂簾聽政。那時,慈禧坐在仁壽殿內正面的寶座,另在左側為光緒設一寶座,臨朝時間在黎明,天還沒有亮,這時殿前四隻大銅雕鼎連同殿前的銅雕鳳、銅雕龍和殿內的銅雕爐、香爐,全都點燃起檀香或藏香,造成一派虛影搖曳、香煙繚繞的神秘氣氛,顯示皇權至上。
(四)仁壽殿前的銅雕鳳和銅雕龍 仁壽殿前從南向北安放著銅雕缸、銅雕龍、銅雕鳳、銅雕鳳、銅雕龍、銅雕缸六個銅雕鑄品,銅雕鳳、銅雕龍含著龍鳳呈祥的意味。 銅雕鳳與銅雕龍的造型生動,栩栩如生。龍是傳說中的奇妙動物,當作皇權的象徵,皇帝又有 “真龍天子” 之稱。鳳是百鳥之首,有 “百鳥朝鳳” 的傳說,當作是皇后的象徵。在封建史上向來是皇帝至上,龍在上,鳳在下,龍鳳呈祥。在清漪園乾隆年間,這裡安放的次序是龍在中央、鳳在龍的外側。慈禧命把銅雕鳳放中央,把銅雕龍放在中央外側,意味強調 “鳳在上、龍在下”。因而現今所見仁壽殿前的銅雕鳳、銅雕龍的安放位置,是按照慈禧的意圖恢復的,而不是按乾隆先前的意思。 在仁壽殿前銅雕鳳、銅雕龍的背部正上方,都有一個橢圓形的空洞,空洞長軸10公分,短軸8公分,這個空洞是放置檀香用的。當時臨朝點燃檀香時,煙從鳳口、龍口溢出,煙霧繚繞、煙香迷漫,正以顯示皇權的神秘與尊貴。
(五)、仁壽殿前和樂壽堂前的銅雕缸 銅雕缸原先在清漪園就有,在外國侵略者掠奪頤和園時被盜走,至今下落不明。 這些銅雕缸是盛水的,盛水以備消防救火之需。然當天寒地凍時,銅雕缸中的水容易結冰。為了防止冬天銅雕缸中的水結冰,銅雕缸下有一個放炭火盆的防凍室。現在也可以參觀這個防凍室。銅雕缸下有一個高32公分,周圍比銅雕缸底徑大10公分的漢白玉墊室,在冬季,墊室中放炭火盆,炭火慢慢噓著缸底,水就不會結冰了。
(六)、樂壽堂前的銅雕 “六合太平” 樂壽堂是慈禧在園內居住的地方,堂內中間為起居室,西套間為臥室,東套間為更衣室,還辟有批閱奏章和吃早點的地方。樂壽堂前從西向東排列著銅雕缸、銅雕瓶、銅雕鹿、銅雕鶴、銅雕鶴、銅雕鹿、銅雕瓶、銅雕缸。組合起來,含義為 “六和太平”。
(七)、昆明湖東南岸上的鎮水銅雕牛 銅雕牛位於昆明湖東南岸上、十七孔橋的東端,銅牛安臥在雕有海浪花紋的青石座上。銅牛的體型大小與真牛相仿。牠牛兩角聳立,兩耳豎起,雙目炯炯,就像個雄健衛士,守衛碧波蕩漾的昆明湖。銅雕牛鑄造工藝精美,形象逼真,是頤和園中的重要景點。古代有把銅雕比作金的習慣,所以不少人把銅雕牛稱為 “金牛”,在牛背上用篆文鑄的乾隆御筆詩文稱為《金牛銘》。 銅雕牛還有 “牛郎織女” 的含義。乾隆遊《禦制詩》:“鎮水銅雕牛鑄東岸,養蠶茅舍列西涯,昆明漢池不期合,深織重農亦複傳”。乾隆命名昆明湖,是採用漢武帝在陝西省長安鑿昆明池操練水軍的典故。在陝西省長安縣斗門鎮有漢武帝昆明池的古跡,池岸上按“左牽牛右織女”的格局,雕有牛郎織女兩個石像。昆明湖是仿漢武帝昆明池取名,故於東堤鑄銅雕牛,在西堤建了名叫 “耕織圖” 的一組建築。上述乾隆的《禦制詩》中的銅雕牛與耕織圖就是對牛郎與織女的寓意。
本文摘錄整理來自 商業生活網 <頤和園的銅雕文化>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