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4/12 11:29:06瀏覽673|回應1|推薦21 | |
自從 InterNet 資訊傳遞在速度和承載量體上,得之於科技研發的不斷創新,平均以不到十年為一跨度,突破層層技術瓶頸,屢屢開展應用成果的新紀元。
即時多元的取得為一大特色 ﹔機動且方便,對使用者而言是最大好處。 然而當 Info Data 的處理取得,正以 Mbps 邁向 Tbps 超級星光大道之時(超光纖),我經常面臨的苦惱也才剛開始!
被迫得花更多的時間,過濾並判斷訊息來源適切性及可靠度。 簡單講,適切性依個人需求決定資料是否存留。 可靠度則以經驗推測資訊的可信程度。 其結果往往是 : 大量時間精神耗在一堆無用資訊垃圾上。 如果被耗損的只是時間,那還算有個度 (停損點),只因當被工作等正事操到似陀螺般飛轉時,自然生不出捨得揮霍的時間。 但一旦被錯誤 Info 誤導,致使判斷失準,出現嚴重偏差時,影響的可能不只心情,更可能是實質上損失。
跟網路資料交手,畢竟不同於生活中與人的接觸。 InterNet Data 可以各種方式包裝 (卻是最低負責限度) 重重灌頂而來,盡顯吹噓之能事。 反觀真實世界與人的交往,有些人還未走近,不等對方開口,你或已暗下決定,打算把他們所給的 ”寶貴” 訊息直接倒進回收桶。 卻願對信賴的人說的話絲毫不疑,當成判斷取捨的重要依據。
也因面對這種不對等條件差異,我幾乎能厚著臉皮 ”天縱英明” 得到結論﹕除非換給我個堪與 InterNet 資料傳輸速度 & 資料量處理能力足以匹敵抗衡的大腦﹔否則就只能祈禱 500 年內,趕緊奇蹟再現幾個 Bill Gates or Steven Jobs 吧!
哀怨的是,面對前仆後繼,包山包海如真似假的資訊量時,能怎辦? 誰能給出更精準有效 & 聰明好用的篩選工具 or 機制?
持平而論,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道路上,搜索引擎扮演至關重要的推手。 前期,若想找較可靠紮實的學術性資料,有 InfoSeek 這類搜索引擎能幫上忙 ( 舉凡藝術、醫學、科技 … etc 都有其專業各屬意習慣的 Search Engines )。 再不然,國際學術單位之間,也提供半封閉式的 IntraNet 以利資料交流查詢。 同樣道理,早些在歐美,想找符合理想且CP值高的家電用品時,該試 Best Buy 而非 Wal Mart﹔文具就該往 Staples,而不是 K Mart﹔偶爾有多的預算又挑質感,請前進 Lafayatte / M&S / Macy’s﹔避開 Target / JC Penny … 請別誤會,並非價高才有好貨,而是得先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 vs. 能力,以期在容許時間內,有效率找到最合適選擇。
Illustration by Simon Wild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