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25 23:38:56瀏覽282|回應0|推薦6 | |
「你幾時開始過聖誕節的?」 搭車的時候,你趁著話題快要聊完的空檔,問了我。我楞了會兒,心裡想著,聖誕節....我只記得放假,卻不記得是怎麼度過的?忍不住反問:「聖誕節有什麼特別的過法嗎?」 你轉過頭,似乎不可思議地看著我:「聖誕節不是家人團聚,或是跟好朋友狂歡的日子嗎?怎麼你好像沒有過節的習慣喔?」 呃……該怎麼說呢?一來,我不是教徒,二來我不覺得這個節日有什麼特別?尤其是如今任何節日都被商品化後,過節就似乎非要吃大餐、送禮物、狂歡,卻忽略了節日最初的含意。這樣的過節方式,我覺得空洞。 其實,小時候也會趕流行,在聖誕節來臨前,寄送賀卡給親友,然後每天回家等待郵差送信來,這樣收信的感受是甜美的,尤其是親友一筆一畫寫下的字句,或是巧心製作的卡片,總會讓人感到溫馨。雖然小時候還不知道聖誕節的意義,但是藉由賀卡傳遞的情誼,卻是節日帶給我的幸福。 然而,現今網路發達,大家都善用電子郵件傳遞消息,互通有無;而電子賀卡代替了傳統賀卡,從此,我幾乎再也沒有那種等待郵差送信來的喜悅,反而淹沒在每天灌爆信箱的垃圾信件中,儘管偶爾收到友朋的消息,往日的收信喜悅再也不見了。但這是後話了。 一直到大學,我才開始過所謂的聖誕節活動。 在念大學的那個年代,東海的聖誕舞會向來是眾所矚目的,不過我卻一次都沒去過,倒不是排斥跳舞或這樣的場合,而是覺得聖誕夜應該還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吧?後來,我跟著社團伙伴到校長公館、老師家報佳音,那種歡愉的氣氛,很容易感染在場的所有人。有時,熱情的外國老師還會製作應景的糕點、餅乾,順便分享聖誕節的故事,以及他們在異鄉過節的感受。透過這樣的情感交流,讓我對聖誕節的印象大為改觀。 而路思義教堂的子夜崇拜以及數鐘聲,更是東海聖誕的高潮。通常數完鐘聲後,我都會想辦法擠進教堂。在偌大的空間裡,跟著大家拿著蠟燭,唱聖歌的氣氛,是一種幸福的感受。 不過,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午夜12點前,到底會敲幾下鐘? 畢業後,除了當兵時還會回東海過聖誕外,我幾乎沒有再過所謂的聖誕節了。 今年,預定跟山居們在玉山度過聖誕節。原本期待的美麗計畫,卻無端受阻,心裡的確失落,不過,還是有機會的,不是嗎? 小時候,不懂什麼是聖誕節,只知道那一天可以放假,所以日子是快樂的。長大後,了解什麼是聖誕節,但卻不願意跟大夥兒去狂歡,因為心裡是充實的。 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我不喜歡狂歡後的空虛,那是一種難受的折磨。而且,我總覺得要祝福或聯絡親友,不一定非要在這一天;而聖誕節也不是只為了那一夜,如果聖誕節只是狂歡一場,那麼,這跟平常假日的狂歡有什麼差別?充其量,只是多了個「聖誕派對」的名目罷了! 關於聖誕狂歡,應該也是這幾年被媒體、廠商炒作起來的玩意兒吧!儘管過聖誕節的方式一直在改變,但是有些傳統是不變的。就像聖誕夜,一年就這麼一夜,一夜就這麼一些,不必刻意去等待。因為這樣的夜晚,經過了2004年,沒有一年是例外的,不是嗎? 娃娃唱過一首歌,從大一開始,每年聖誕夜活動結束後,我都會在睡覺前聽一聽,沈澱情緒,並且,反覆咀嚼歌詞,感受聖誕的另一番情境。 這首歌是這樣唱的 有人玩樂 有人吃喝 這是一個讓眾人狂歡的場合 一年就這麼一夜 一夜就這麼一些 不用我去等待 什麼場合 要說什麼 什麼關係就要扮演什麼角色 一年就這麼一夜 一夜就這麼一些 不用我去等待 ([聖誕快樂] 詞:林夕 曲:羅大佑 收錄在「四季」專輯) |
|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