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咖啡館暢談資訊教育 十年總藍圖啟航
2015/10/16 17:13:09瀏覽341|回應0|推薦0

世界咖啡館暢談資訊教育 十年總藍圖啟航

[轉載自教育部電子報]

文/電子報小組,圖/資科司

雲端科技、物聯網、機器人、3D列印、線上學習「磨課師」(MOOCs),日新月異的新科技數不勝數,飛快推陳出新,未來世代的學生如果無法掌握科技潮流,要在競爭激烈的資訊時代生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部為了替學生做好充足準備,今年八月開始廣邀各界人士,希望集眾人的智慧,思考如何為我國未來10年的資訊教育擘劃出一條康莊大道。

雲端科技、物聯網、機器人、3D列印、線上學習「磨課師」(MOOCs),日新月異的新科技數不勝數,飛快推陳出新,未來世代的學生如果無法掌握科技潮流,要在競爭激烈的資訊時代生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部為了替學生做好充足準備,今年八月開始廣邀各界人士,希望集眾人的智慧,思考如何為我國未來10年的資訊教育擘劃出一條康莊大道。

歷經半年的醞釀,催生「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努力,終於在8月因為「世界咖啡館」的召開而正式起跑。全國近百名師生、校長、青年及產官學界人士齊聚一堂,除了對當前的資訊教育提出針砭反省之外,也為長期的未來願景,各自勾勒出自己的想像。

制訂資教藍圖 已成國際潮流

「整個世界都在朝資訊化的方向在努力!」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李蔡彥在致詞時指出,資訊力是國家發展最重要的一項資產,「如何培養具有資訊素養、資訊技能、資訊應用能力的國民,變成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從資訊經濟、創新經濟,再到所謂的工業4.0、生產力4.0,推廣資訊教育已然成為全球趨勢,臺灣無法置身事外,在不進則退的國際競爭舞台上,有必要提出因應的對策。

放眼世界各地,各政府莫不積極制訂全面而長遠的資訊教育重大方針。美國在歐巴馬政府的領導下,帶頭喊出「數位承諾」(Digital Promise)的口號,推出《數位教育白皮書》(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新加坡今年則推動ICT Master Plan 4,預計執行到2020年;鄰近的香港,也在2014年展開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其他像是南韓、日本以及中國,也都端出為期5年以上的類似重大計畫。

藍圖闢疆土 持續深化成果累積

教育部在過去15年,其實也不斷努力推廣資訊教育,從2001年的「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2-2005年)開始,一路歷經2008年的「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年)、2011年的「數位學習白皮書」(2012-2016年)、2012年的「資訊及科技教育白皮書」(2013-2015年),再到2013年的「數位學習推動計畫」(2014-2017年),已經推動一連串的教育計畫。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教育部已經累積大量的開放數位資源,光是「教育雲」網站,就有教育大市集、教育百科、教育媒體影音、學習拍立得及磨課師等豐富內容。加上遠距課程、翻轉教室、行動學習等教育推廣,教育部一步一步朝向「資訊隨手得、主動學習樂」的願景持續邁進。

然而層出不窮的新觀念與新科技,也帶動市場需求的改變,人才培育計畫,勢必得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正如李蔡彥指出的,過去主要偏重在中小學的資訊教育藍圖,現在已經來到需要重新檢視的時間點,而這回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制定,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資訊教育範圍要擴及高等教育,但李蔡彥也不忘強調:「中小學一樣是最重要的重點,只是焦點放得更大。」

培育學生自我演化 奠定運算思維能力

世界咖啡館的會場上,師生專家學者展開熱烈的分組討論,經過一番腦力激盪,提出不少寶貴建議。與會者一致認為,資訊教育改革是當務之急,學生必須因應職場需求,除了具備專業知識技能、高階思考能力、實作本領之外,國際化、多元化及宏觀的思維更是不可或缺,科技潮流瞬息萬變,學生需養成自我演化的能力,學習步調才能與時俱進。

在現階段,創客運動(maker movement)方興未艾,動手做與創意精神變得愈來愈重要,加上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寫程式、DIY自造等議題,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因此有學者專家建議,原本只屬於資科專業教育的「運算思維」,應該要推廣成為基本能力素養,呼籲將運算思維融入各階段教育及各領域科目。

與會人士特別提醒,臺灣推動運算思維的腳步已經落後其他先進國家,應該急起直追,除了向下扎根,還要向上發展,進行科際整合運用。不過,偏鄉的數位落差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翻新教學 老師也要自我惕勵

學生要進化,教師也要跟著演化。教學上,必須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願;教師進修部分,如何維持終身學習、定期更新所學能力、進行跨領域學習,也是在場人士關心的話題。另外,資訊時代已經打破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思辨、學習多元價值,讓學生習慣沒有標準答案、保持模糊與等待的能力,也都是教師未來需要努力的目標。

出席世界咖啡館的教育部長吳思華,也在會中強調,資訊社會蓬勃發展,去中心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講求一致性的行為與規範已經受到嚴重挑戰,答案不再只有唯一標準,因此不管是行政部門或是教學工作者,都要體認到決策的形成過程,已經逐漸從由上而下的單一決策模式,走向由下而上的產生方式。

吳思華表示,資訊科技社會的來臨,不只衝擊整體社會,也帶來世代間的溝通斷裂。「今天最大的挑戰,就是社會的組織形貌是工業社會所留下,面對資訊社會的多元、去中心的情況下,需要的是新的組織型態。」他向台下的與會者,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大哉問:「什麼是學校?什麼是家庭?什麼是政府?都到了重新思考的轉捩點。」身為教育部門的最高主事者,吳思華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反思這件事。

凝聚共識 廣徵各界意見

資訊教育總藍圖的擘畫,需要花費時間反覆討論切磋,世界咖啡館只是剛起步,吳思華期待,持續的對話,能讓彼此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即便沒有產生最終的答案,也能為每一個人留下自我調整的機會與空間。

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制訂,目前處於意見徵集的階段,預計還會陸續召開更多實體分組座談會議、規劃委員會議、諮詢委員會議及公聽會等活動。教育部期待,透過不斷的意見交流,撒下希望的種子,讓更多的民眾可以瞭解資訊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在明年4月,可以完成總藍圖撰稿與定稿的工作。

文章來源: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686&topical_sn=896&page=0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UeMBA&aid=3324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