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4/12 00:03:00瀏覽776|回應0|推薦11 | |
(9)
1941年秋天, 珍妮投入[I Married an Angel/我與天使結婚]。 這是麥唐諾與艾迪最後一次銀幕合作。 這部幻想愛情歌舞片根據同名音樂喜劇──Richard Rodgers作曲, Lorenz Hart編劇,兩人創作劇本。 1932年,Richard Rodgers&Lorenz 與劇作家Hart Moss,根據匈牙利Vassary Janos創作的歐洲賣座舞台劇改編成劇本。 心中的女主角是珍妮麥唐諾。 1932年《好萊塢記者》報導MGM擊敗派拉蒙取得電影版權,但因劇本未過電檢,加上路易梅耶不喜歡,因此將權利轉給Richard Rodgers&Lorenz Hart。 Rodgers&Hart將它改編成音樂劇. 1938年上映,票房成功,首輪在百老匯連演338場,加上大規模巡迴演出。 這時梅耶就感興趣了,再度購進電影版權。 雇用Bob Wright+Chet Forrest重新加工Hart的歌詞. 1941年9/10月,《好萊塢記者》宣佈喬治庫克將執導,Marie Wilson將擔任女主角。 後來改成W. S. Van Dyke導演,珍妮麥唐諾主演。 1941年11月4日, 拍攝數星期後,Roy Del Ruth取代W. S. Van Dyke執導, 但未掛名。
Anita Loos改編劇本. W. S. Van Dyke導演。Hunt Stromberg製片──這是他最後為MGM製作的電影, 之後成為為獨立製片。。 Ray June攝影。Cedric Gibbons藝術指導。 服裝設計:Sophie Devine (as Motley)+Robert Kalloch (as Kalloch)。 Herbert Stothart配樂。 除RchardRodgers+Lorenz Hart原本創作的音樂劇曲目,另有Herbert Stothart(曲)+George Forrest&Robert Wright(詞)譜寫的新曲目。
[I Married an Angel]要角:Edward Everett Horton,Binnie Barnes,Reginald Owen,Douglass Dumbrille,Mona Maris,Janis Carter,Inez Cooper。
劇本已為通過電檢而妥協,原有曲曲被刪減,順序重新調整。 珍妮初期試演尼爾森秘書穿著較土氣服飾與化妝,正式開拍後莫名其妙換成華麗裝束,既不適合她的角色,也不符情節。
[I Married an Angel]從1941年10月拍到12月,共花149.2萬元成本。 1942年7月9日上映後,影評不佳,認為劇情沉悶. 珍妮選角錯誤,片中她顯得太過認真,並不適合主角可愛的愚蠢性格,雖然她的歌喉仍舊良好。 尼爾森演技更僵硬,其豐沛輕歌劇嗓音也跟本片現代風歌曲不搭。 由於故事乏味,連導演手法也平凡無奇.
儘管麥唐諾與艾迪影迷仍多,但他們近來合作電影[Bitter Sweet][New Moon]利潤逐漸下滑。 尼爾森在輕古典歌曲較自在,但對[I Married an Angel]較當代的樂風與喜劇情節似乎沒那麼自然。 導致票房不佳。 全球回收123. 6萬美元(北美664,000/海外$572,000),損失72.5萬元,為1942年MGM賠錢最多電影。 [I Married an Angel]是麥唐諾與艾迪最後一次電影合作。
*****************
拍完[I Married an Angel]後, 尼爾森艾迪以25萬美元買回自己的合約,與環球影業簽兩部合約。 首部是[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第二部將與珍妮麥唐諾合作。
艾迪在 CBS電台 (1942-1943) 有自己的節目,並出演了[The Electric Hour ](1944-1946)。
*********************
1938年,米高梅從環球影業首中買到百老匯賣座音樂劇〔Showboat/畫舫璇宮〕電影版權。 1942年6月, MGM公佈將翻拍〔Showboat〕電影版(第三度)。 1942年6月/7月《好萊塢記者》報導,Oscar Hammerstein II將由黃金組合珍妮麥當勞與尼爾森艾迪擔任〔Showboat〕音樂劇復演主角,MGM考慮再搬上銀幕, 但因彼時麥當勞與艾迪兩人票房收益逐漸下滑而作罷。
*******************
離開 MGM後,艾迪與環球影業簽下兩部電影合約. 首部是[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第二步則與珍妮麥唐諾合作. 這部音樂恐怖通俗片根據法國作家Gaston Leroux的同名小說[Le Fantôme de lOpéra] John Jacoby改編 Eric Taylor+ Samuel Hoffenstein電影劇本 Erique Claudin是個可憐的管弦樂隊小提琴手,他從遠處仰慕有天賦的歌劇歌手Christine DuBois。 女孩不知道 Erique 一直在秘密資助她與講師 Leo Carrillo 的音樂課。 當Erique的錢用完時,試圖賣掉他一生都在創作的協奏曲。 Erique誤以為他珍貴的協奏曲已被盜,襲殺死了他認為對他負責的音樂出版商。出版商的情婦嚇壞,將一鍋酸液扔到雷恩斯的臉上。 不久之後,巴黎歌劇院就發生一系列神秘事故。 經理們通過信函獲悉,如果福斯特不立即晉升為主要角色,“意外”將繼續發生。在傲慢的女主角Biancarolli被毒藥致殘後,Christine獲得了重大突破。 並受到歌劇男中音Anatole Garron和警探Raoul Dubert追求. Biancarolli後來被勒死,艾迪被指控犯罪。 罪魁禍首其實是Erique,他現在偽裝成蒙面和披著斗篷的“幽靈”。 瘋狂地確定沒有人會阻礙福斯特的成功,當福斯特未能出現在舞台上時,Erique導致一盞巨大的枝形吊燈撞到了歌劇觀眾身上。 隨後在歌劇院下方的地下墓穴中展開追逐,Erique將福斯特囚禁在其中。 Erique短暫地放鬆了警惕,顫抖的福斯特摘下了他的面具。
本片實際上是環球影業第四次嘗試翻拍《歌劇魅影》。 最初 1935年計劃翻潘這部電影, Mártha Eggerth, Cesar Romero,Boris Karloff或Feodor Chaliapin Sr.飾演名義上的幻影。 由於環球管理層的變化、財務困難以及英國市場可能的審查制度放棄了這個版本。 1940年 10月,環球公司宣布計劃在匈牙利製片人Joe Pasternak的監督下製作加斯頓·勒魯小說的有聲版本, 由Deanna Durbin和Broderick Crawford或Charles Laughton主演,Henry Koster執導。 由於Durbin拒絕了劇本,該項目被取消. 一年後,《好萊塢報導》稱,由於Durbin被停職,環球影業決定將《歌劇魅影》改寫為Bud Abbott &Lou Costello.團隊的喜劇。 1942 年2月,《好萊塢報導》報導稱Koster再次計劃由Durbin主演的戲劇版。 1942年 11月,George Waggner接手了這個項目,讓Lon Chaney, Jr.)飾演“幽靈”,這個角色因他父親而出名, Jon Hall擔任愛情戲主角。 1943年 1月,新聞報導稱,18歲的環球合同演員蘇珊娜福斯特取代了Durbin為女主角,尼爾遜艾迪為男主角 1943年1 月7 日,《好萊塢報導》宣布克勞德雷恩斯已簽約擔任影片中的主角。
Arthur Lubin 導演。 製片:George Waggner*執行製片:Jack J. Gross Edward Ward 音樂指導。攝影:Hal Mohr+W. Howard Greene。 藝術指導:Alexander Golitzen+John B. Goodman。服裝設計:Vera West Cole Porter詞曲
尼爾遜艾迪掛頭牌. 女主角為18歲的 蘇珊娜·福斯特(Susanna Foster) 克勞德雷恩斯(Claude Rains)飾演魅影 要角:Edgar Barrier Jane Farrar J. Edward Bromberg Fritz Feld Frank Puglia Fritz Leiber
最初的劇本顯示克勞丁是克里斯汀的父親,他為追求音樂事業而拋棄了妻女。 當這段情節最後從電影刪除時,克勞丁對克里斯汀的痴迷難以解釋。
電影從1943年1月21日拍到4月 據《紐約時報》報導,[歌劇魅影]的預算約為175萬美元, 其中包括10萬美元用於為環球影業1925年無聲電影版仍存在的歌劇院舞台進行隔音。
1943年8月12日洛杉磯首映,14日紐約首映 27日全面上映,票房成功,北美回收160萬美元 國際票房良好,1945年在法國觀影人次2,316,416.
影評褒貶不一. 在製作技術方面,攝影奢華,服裝美麗,陳設布景精製,歌曲動聽. 只是劇情普通,感覺就像填充歌曲間的材料.
由於主角是女高音蘇珊娜福斯特和男高音尼爾遜艾迪。 1943年版[歌劇魅影]的‘歌劇’比‘魅影’多一點, 雖然翻拍1925年Lon Chaney 的吳生恐怖經典,卻沒那麼可怕. 克勞德雷恩斯拒絕了1925年前震驚電影觀眾的那種怪誕的妝容, 讓環球化妝師傑克·皮爾斯使用一種溫和而不是非常醜陋的瘢痕妝容。 因此,當該劇期待已久克里斯汀揭開魅影的面具時,不僅反高潮,而且還有些荒謬,因為並不如想像中嚇人. 幸好導演 Arthur Lubin 和攝影師 Hal Mohr 設法營造相當多的興奮和氛圍——用於介紹該劇主要人物的開場跟踪鏡頭十分有利- 環球影業宏偉的劇院佈景從未如此美好。 換句話說,這個版本的歌劇魅影更像是大歌劇而非恐怖片,
艾迪的演技平凡無奇.不過他的歌喉依舊受到讚揚,詮釋多首歌劇名曲.
[歌劇魅影]提名四項奧斯卡獎,贏得兩項. 奧斯卡最佳攝影(彩色)──獲獎.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獲獎. 最佳配樂 最佳音效提名.
在所有[歌劇魅影]電影中,這是唯一獲奧斯卡獎的一版(截至2022年)。
1968年,英國評論家Tony Rayns簡潔地總結這部電影,並用“太多的歌劇,沒有足夠的幻影”這樣的詞句——許多人都同意這一判斷。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