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廣東三大傳統劇種之一──’南國牡丹’&‘外江戲’──[廣東漢劇/客家漢劇]
2020/03/31 00:22:38瀏覽646|回應0|推薦12

廣東三大傳統劇種之一──‘南國牡丹’‘外江戲’──[廣東漢劇/客家漢劇]

 

客家漢劇(亦稱廣東漢劇)是一種傳統客家戲劇,舊稱「亂彈」、「外江戲」和「興梅漢戲」,被譽為「南國牡丹」,是廣東省的三大劇種之一。

主要流行於粵東(梅州)、閩西(福建龍巖、漳州部分地區和三明市部分地區)、贛南等地部分客家地區,以中原地區的古調為準,發音近似於現在的普通話。

在晚清被諸多舉人士紳崇為雅樂。

 

清代乾隆年間進入粵東,以潮州為中心,向鄰近地區傳佈。其藝術風格與湖北漢劇有所不同,為顯示區別,

1956年定名為“廣東漢劇”。

1959年成立廣東漢劇院,院址設在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

 

 

其源流始祖說法不一,有稱「來自徽班」、「源於湖北漢劇」、或是「秦戲班底」等等。

但據現有資料記載和考證,當數與湖南祁陽戲(亦稱「楚南戲」)關係密切。

 

漢劇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清光緒年間至中華民國前期,外江戲在潮州的上流社會唄崇為雅樂。自三慶徽班進京為乾隆祝壽後,講官話的戲劇在廣東受到官府器重,也為士紳文人所推崇。普通百姓認為看官戲是有身份的象徵,故稱之為「雅樂」,受到平民的追捧。

廣州地區和潮汕地區普通話基礎差,且各有地方戲劇,如粵劇和潮劇,官戲則因此在這些地方式微。而梅州地區則官話較為普及,百姓亦把官戲看作一種知識追求,因此漢劇重心逐漸轉移到梅州。

 

1950年代末,漢劇又按分佈地區不同,逐漸分成「廣東漢劇」和「閩西漢劇」兩大類,領奏的胡琴(主弦)均為頭弦,都屬於板式變化豐富的皮黃劇種。

 

廣東漢劇的唱腔音樂包括“二簧”、“西皮”、“大板”等各種聲腔,而以“西皮”、“二簧”為主,此外還有昆曲、民間小調和少量梆子曲調。

 

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烏淨、紅淨七個行當,各行當唱腔均有明顯特點,舞臺語言沿用“中州韻”、普通話,表演中唱、念、做、打的程式十分豐富。

 

廣東漢劇除國內的粵東、粵北、閩西、閩南、贛南港臺等地外,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客籍華僑聚居地。

傳統劇碼主要有《昭君出塞》、《百里奚認妻》《高皇過關》《齊王求將》《孝義流芳》、《西廂記》、《賣油郎獨佔花魁》、《花燈案》等。

 

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漢劇 《陰陽河》 李仙花主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MvL_fwCyI

 

廣東漢劇 《百里奚認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1_UAKUtsI

 

廣東漢劇電影《齊王求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Z65P8MQBY

 

廣東漢劇《盤夫》 表演:潘智岳 羅若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162585/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5%89%A7_(%E5%AE%A2%E5%AE%B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4%B8%9C%E6%B1%89%E5%89%A7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diplomacy1/yljhnew/cai-cha2.html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nexmk65.html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ientExpress&aid=13178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