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12/20 21:35:18瀏覽513|回應1|推薦6 | |
其他照片見相簿"民怨". 圖一、1月2日,安徽合肥一班民工高舉標語,遊行往地盤追討欠薪。 圖二、9月22日,西安電子一中一名14歲學生在校園內與人爭執被打死,家屬在校門拉橫額抗議,要求校方交代。 圖三、10月15日,北京市民指興建中的高壓變電站的輻射可能危及社區內居民健康,聚眾抗議,與警員衝突。 民怨炸彈密集爆發 2006/12/20 【明報專訊】今年內地民眾因利益受損而引發的抗議活動(官方稱群體性事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創下歷年之最,僅11月就有北京、廣東、山東、福建、四川等地發生超過10宗民眾騷亂。新華社本月8日發表文章,承認問題嚴重,呼籲當局處理衝突時須慎用警力,但對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嚴重暴力行為,應依法果斷採取措施制止。 即將召開的年度民政、公安和信訪工作會議,對愈演愈烈的示威事件會否有新對策,成為焦點。 從1994到2003年,內地抗議活動數量已由1萬宗增至6萬宗,參與人數由73萬增至307萬。2005年,這類活動更增至8.7萬宗。今年的示威事件在全國各地皆有,除了徵地、拆遷、下崗等延續多年的引爆點外,還出現了大量青年和學生參加騷亂等新特點。這些事件之間看似互不關聯,但如果將其原因、經過及結果綜合起來觀察,卻可以勾勒出一幅中國社會各方面深刻矛盾的索引圖。 今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到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又強調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 ■徵地 虧欠補償 引發抗爭 徵地和下崗等困擾中國多年的痼疾,仍是民眾集體騷亂的主要誘因。11月全國各地發生的十餘宗大型示威事件中,與土地有關的就佔4起,分別發生在﹕山東濟南張莊村、廣東順德三洲村、福建莆田頂厝村和去年發生警察射殺村民事件的廣東汕尾東洲村。 類似事件的情節都大同小異:村官擅自賣掉農民土地,但又虧欠土地補償款,農民拿不到錢、生計沒著落,多次上訪未果,最後被迫揭竿而起。然而,在村民激烈抗爭甚至流血喪命後,事件通常仍未解決。 發生在城市的同樣性質問題,就是拆遷。其典型情況是,發展商從政府手中買到土地,然後在政府支持下限定日期要居民搬遷;若條件沒談好,居民不肯搬,當局就開始強拆;居民如堅守到底,當局就用「暴力抗法」的罪名將其拘捕。9月發生在湖南農業大學的拆遷事件中,校方規定,職工如在限期前不簽約搬遷,將被停工停薪,退休職工則停發生活補貼。該政策及校方暴力逼遷引來民意洶湧,該校一名女工為此當眾服毒自殺,幸好獲救。 ■下崗 國企轉制 損害工人 城市中另一常引發示威的問題是失業。一些轉制的國企工人失業,生計艱難;與此同時,不少國企管理層卻通過各種方式將公產轉為私有,獲取暴利。今年已發生多宗因國企轉制損害工人利益而引起的罷工及靜坐事件,例如四川成都南光軍工廠,數百老工人長期佔據舊廠區,抗議上億元國有資產被管理層賤賣,結果爆發衝突;工商銀行被遣散的全國職工代表多次到北京抗議,但在全國總工會調停後仍無結果。 ■教育 民辦高校 貨不對辦 民意調查顯示,當今內地民眾最關注、同時認為政府做得最不夠的,是教育和醫療。以往這類問題由於一般只牽涉個人利益,不會釀成騷亂,但現在情形已經不同。 今年以來,全國計有河南鄭州、湖北荊州、江西南昌、廣東廣州發生過學生騷亂,原因各有不同。私立鄭州昇達學院的學生破壞校園設施,是因為學校招生時欺騙學生說可提供國家承認的大學畢業證,結果貨不對辦。江西南昌服裝學院、贛江職業技術學院等數家院校,同樣因欺騙學生可以拿到大專學歷而引發事端。廣東電子商務技師學院學生鬧事的原因則更簡單:學校飯堂的飯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