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氣候暖化回不去了 學者建議疏散台北人口
2013/05/30 01:26:27瀏覽1633|回應0|推薦2

引用文章超級大災難?世界末日的9種可能

夏威夷大氣監測站測得的二氧化碳濃度本月已突破400ppm,地球溫室氣體濃度達到新的里程碑。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對此表示,未來全球暖化 的速度只會加速,影響的層面也會更廣泛且加劇;「全球都將面對一個高溫的未來,只是現在會越快、來得越強。」雖然天災一定會發生,國家以及民眾仍應藉由環境保護、避災規劃,對抗天災的侵害。

另一方面,全球因天災遷移的人口將數以億計,台灣也難以倖免,汪中和持續幾年積極建議台北人口應疏散,而疏散最好的辦法就是政府首先離開、遷都,只要政府一離開,很多人就跟著要離開,台北盆地人口1/3就疏散掉了。

汪中和說,400ppm這個數字令人心情沉重,而台灣社會卻仍漠視。從1986年CO2含量衝到350ppm,全球保育人士即連年不斷訴求降低排碳,維持在350ppm、世紀末溫度上升不要超過2℃,但5月揭開的數據,說明了溫室氣體持續攀高,暖化止不住,速度令人憂心。

汪中和表示,預估2038年以前就會超過450ppm,目前一年大約增加2以上的ppm,一旦超過450ppm,到了本世紀末,地表的溫度就會升高到2℃以上,預計是3℃或更高,帶來的衝擊是上世紀的兩倍以上,就像飛機離了跑道起飛,加速爬升,未來面對的衝擊、壓力會越來越高。自然災害不斷在全世界 反覆出現的世紀,21世紀是個搶糧食、能源以及水資源,也是一個大規模遷徙的世紀

台北盆地應疏散人口

除了氣候極端變化,更令人擔憂的是海平面上升的危險,衝擊力遠超過氣溫的上升。因為氣候災難的關係,人們必須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遷移到陌生卻不得 不去的地方。當然包括台灣。台灣則可能造成百萬人在各地流動,如果沒有好好的安頓,社會的動盪是非常可怕的。汪中和認為,政府應該讓人民安居樂業,而不是告訴人民這裡不能住,這是無用的。

以台北首善之都為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維持其運作,卻無法逃避人口過於飽和所衍生的現象。「台北盆地其實是沒有未來的,以百年的尺度來看,台北盆地就算不遷都,也無法住下去,因為將來一半以上都會被海水淹沒,所以還是會離開,而且是被迫離開,與其那時候離開,不如現在就規劃,慢慢的疏散。」

「政府一定要先準備好,找一個更好的地方,人民願意離開危險的地方搬進一個安全值得去的地方」汪中和說,政府資源應該往這方面配置。假設以100萬人來考量,若以20萬人為規模打造新市鎮的話,則需要5個新市鎮,都市規劃可以完全不同。

政府一直希望擴大內需,「以國家角度來看,建造一個新的城鎮,以生態保育的觀念做,回應氣候變遷,這個內需將十分龐大,投資也會非常值得。」

然而現況卻是政府的都市規劃,完全未有前瞻眼光,缺乏避災的考量,放任財團炒作地皮累積財富,「政府在這方面非常的失職!」

淡海新市鎮  在氣候暖化時代是錯誤投資

以淡海新市鎮為例,剛好坐落於台北盆地北邊,非常靠近海平面上升會衝擊的地方,雖說本身不會被淹沒,但它周圍低漥的地區完全被淹沒,道路完全不通,汪中和認為,這種投資是一種浪費和錯誤。

避免選在沿海地區,受海平面上升暴衝、巨浪影響,另外在活斷層附近也不合適,因為會受到地震直接的影響。

汪中和表示,新市鎮規劃需要國家來主導,要有上位的主體計畫,之後才能定位,落實執行。但是政府完全沒有這樣的遠見,只有東做一塊、西做一片,有如玩拼圖一樣,未完成前誰也不知道全貌是什麼。 氣候變遷快又普遍

300萬年來 ,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第一次飆破400ppm,它代表著累積的熱能很快,按照氣候的習性,地球要修正成過去的數值,都需要百年、千年以上的時間,「人類已走上一條不歸路,就像去旅行沒有回程票」汪中和說,過去要經過好幾萬年才會升高100的單位,現在卻是百年的時間就達成了。

速度太快,熱能累積太多,因此整個地球的環境都在激烈的調整,無論是是大氣、海洋或岩石圈,將來都因熱能累積的太多太急,產生劇烈的變化,極端的天氣、海洋的變化甚至於地殼的運動,都比過去要活躍。

目前全世界1年增加2個單位;在自然條件之下,萬年以上才會增加1個單位,因此人類必須大幅度改變行為,更重要的是調適,做好防災避災的準備。「人類可以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不要讓它增加這麼快」

地下熱能威脅設施安全

汪中和還說,台北盆地是全台灣熱島效應最嚴重的地方,熱能終年累積在盆地裡,不但夏天時十分炎熱,不斷在地底下累積的熱能,使得台北地底下的溫度不 斷的上升,從觀測數據也證明這個現象。累積的熱能至少產生3種無法預期的狀況。首先,地底下溫度上升,使得地下水隨之膨脹;膨脹後帶來額外的壓力讓地下所有的建設,包括高鐵、捷運,所有鐵路地下化的設施,都受到影響,安全性必須重新評估。

其次,浮力增加。台北自從禁抽地下水,水位已經開始回升了,也就是地表4、5公尺以下都是滿滿的水,水受熱了以後會增加浮力,所有地下建築物除了遭受(水膨脹)側向的壓力,還有額外的浮力,而這種浮力在很多地方是不均勻的,比如說,一座捷運的地下涵洞,長達幾十公里,在浮力不均勻下,每個地方上升程 度不一,使得安全性受到威脅。

當地下的溫度增加以後,不但地下水溫、浮力、浸水壓力都增加,流動性也跟著提高,有如潤滑劑一樣,讓斷層更容易活絡。 熱能造成潤滑作用恐刺激斷層

汪中和解釋,台北有3個斷層,北邊的山腳斷層,中間的新莊斷層以及南邊的台北斷層,後兩者過去都沒有活動過,被視為死的斷層。過去不活動是因為沒有條件,不像現在這麼熱、水的溫度這麼高、流動顯著,基本上是被鎖死在當地;一旦條件改變了,斷層兩側潤滑作用也會提升,受到外部地震刺激,斷層也會跟著錯動。

汪中和認為,台北因為自然條件改變,除了強降雨帶來淹水的壓力外,也加劇地震帶來的影響。全台西部更因人為開發,從基隆到屏東,早已連成一個大都會,因此任何地方,不管是在中部或南部,發生一個921那樣的地震,幾十萬棟的房屋倒塌、設施受到影響,管線破壞,就會讓台灣的整合出現破口,陷入癱瘓。

保護環境抵抗災難

莫拉克發生在南部的山區,造成慘重的傷亡,但這種規模的雨量若下到台北市,災情將更慘重,約有1/3會淹掉,數百萬人必須疏解、遷移、救難,這是難以想像的。台灣經歷莫拉克以及幾次風災的洗禮,對於災難的預防準備仍不足,若再一次莫拉克的尺度,因應仍是不夠的。

即使大環境不好,但小環境仍然可努力減少衝擊和傷害。汪中和舉南亞發生大海嘯為例,同樣是海岸,但是有紅樹林或沒有紅樹林的海岸,災情是完全不同的。「海嘯無法避免,但當環境保護好、能抵抗災難,我們所受的衝擊就會降低」

既然無法阻止氣候不暖化,也沒有辦法讓海平面不上升,卻可以建設家園足以抵抗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把傷害降到最小。汪中和認為,政府優先工作是朝這方向努力,任何建設的終極目標就是想辦法讓台灣遇到災難衝擊時,損失控制到最小,人民受到最大的保障。

防災政府做不夠 民眾還是要做

台灣除了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還必須面對地震的挑戰。汪中和說,我們沒有條件不做好這些預防,而且全台灣都有機率發生地震。

按照過去歷史的紀錄來看,每一次日本發生重大地震之後,台灣也會跟著發生。2011年日本發生這麼大,災情這麼慘重的地震,一定影響台灣的地殼應力,板塊活躍性提高,地震風險逐年提高,汪中和說,目前地震仍無法預測,而台灣在防震意識非常薄弱。

台灣只要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災情就會非常嚴重,一定要做好準備。日治時代台北即曾發生過規模7的地震,幸運的是規模雖大卻很深,未造成災情;不過,當時的環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當時台北盆地大約十幾萬人,地廣人稀,也沒甚麼重要的建設;現在則有600萬人口,加上地上、地下建設,若再發生相同規模的地震,傷害不可同日而語。

一旦台北遇到規模7的地震,整個國家會變得非常危險

政府必須事先規畫好救災事宜,在北、中、南、東,都要有緊急應變中心,政府現在就該朝這個方向準備,但講到現在政府都認為不太可能,對此汪中和只能嘆氣,「只好靠我們自己自力救濟」

汪中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先檢查自己家裡是不是在活斷層上面,如果是,傷害一定相當慘重,應立即遷移;如果不在斷層上面或離斷層還有一段距離,例如500公尺,接著要看房屋結構抗震夠不夠,如果是921前蓋的房子,就須加固或補強。

2.告訴家人做好防災的準備,例如地震之前,每個人都有一個救難包,重要的證件、飲水或急救藥品放在裡面。

3.重要的資訊放在安全的地方,家裡的東西都固定好,地震來的時候不會因搖晃摔落被砸傷;家人之間都要說好,如果是發生在白天,家人分散各地,要怎樣會合,聯絡方式是甚麼;如果是在晚上,甚麼地方是最安全的可暫時避一下,等到強震過後再到安全的地方疏散會合,這些都是可以事先規劃準備的。

台灣氣候變遷2011關鍵報告:21世紀末升溫2-3℃

國科會氣候變遷團隊昨(9日)發表「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指出,台灣在本世紀末溫度將上升2~3℃ ,且極端高溫的情形會較為嚴重、低溫事件發生機率減少。雨量方面,推估未來冬季雨量減少3~22%,夏季雨量增加2~26%且降雨強度增加,對未來的防洪操作與水資源管理是一大挑戰。

台灣升溫高於全球平均值 未來持續上升

該報告指出,台灣年平均溫度在1911年至2009年期間上升了1.4℃,增溫速率相當於每10年上升0.14℃,較全球平均值高 (每10年上升0.074℃)。

台灣近30年 (1980~2009) 氣溫的增加明顯加快,每10年的上升幅度為0.29℃,幾乎是百年趨勢值的兩倍,與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結論一致。

未來台灣在暖化的氣候下將持續增溫,多數氣候模式顯示台灣地區的溫度在世紀末將增溫2~3℃。在日最高溫與最低溫部分,東亞地區非常可能 (以多模式系集分布分析,機率超過90%) 在未來呈現上升趨勢,意味著極端高溫的情形會較為嚴重,反之,低溫事件的發生情形則是相對減少。

夏季降雨強度增強  乾溼季更趨極端

報告指出,台灣的降雨部分,出現降雨日數減少,但降雨強度增加的現象。乾濕季越趨明顯的現象與全球趨勢類似。

在未來暖化情形下的推估,台灣未來冬季平均雨量多半都是減少的,約有一半的模式推估減少幅度介於 -3%至-22%之間。而未來夏季平均雨量變化,約有一半的模式推估夏季雨量增加幅度介於+2%至+26%之間。

不過,團隊也強調,即便是針對台灣地區小區域的變化,科學家對未來升溫推估值的信心相當高。但在降水方面,由於不確定範圍大,模擬結果的可信度較低。

研究團隊建議,氣候變遷的推估複雜度與困難度相當高,尤其是在未來「量」的改變部分,政府與民眾須瞭解科學的極限,在氣候變遷的趨勢上加強風險溝通。

「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是國科會「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的一部分,內容由該團隊科學報告工作小組召集人、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研究員許晃雄邀請團隊學者,費時一年共同撰寫而成。

※ 台灣氣候變遷關鍵議題

(資料出自「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

一、相對於全球的氣候變遷趨勢,台灣整體的變遷趨勢如何?

就目前所觀測到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溫度在1911年至2009年期間上升了1.4℃,增溫速率相當於每10年上升0.14℃,較全球平均值高(每 10年上升0.074℃)。另外,台灣近30年 (1980~2009)氣溫的增加明顯加快,每10年的上升幅度為0.29℃,幾乎是百年趨勢值的兩倍,與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結論一致。然而,報告中也澄清台灣的年增溫率計算方法,並說明全球增溫有地域性的差異,增溫速率較全球平均值高,並非台灣獨有的現象。

在雨量部分,台灣年平均雨量雖有數十年尺度的乾濕變化特徵,100年的線性變化趨勢並不明顯,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降雨日數有較一致的變化,普遍呈現 減少的趨勢。同時,統計資料顯示大豪雨日數(日雨量大於200mm)在近50年和近30年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存在著大約50~60年週期的年代際變化現 象。

未來氣候變遷推估方面,多數氣候模式顯示21世紀末台灣地區的溫度上升幅度介於2.0℃至3.0℃之間(相對於20世紀末)。在雨量部分,台灣北、 中、南、東四個主要分區的未來冬季平均雨量多半都是減少的,約有一半的模式推估減少幅度介於 -3%至-22%之間。未來夏季平均雨量變化,約有一半的模式認為未來夏季平均雨量變化介於+2%至+26%之間。這種原本多雨期間的雨量增加,而少雨季節雨量減少的未來發展情境,對於台灣未來的水資源調配是一大挑戰。

二、颱風、暴雨、乾旱、熱浪、寒潮等災害性天氣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程度為何?未來是不是會更為劇烈或頻繁?

資料顯示西北太平洋颱風以及影響台灣的個數與強度,受年代際變化(Inter-decadal Variability)影響較大,直接受氣候變遷影響之線性變化趨勢則並不明顯。根據大多數氣候模式預測,在暖化的氣候條件下,未來颱風個數偏少的機率偏高,但颱風增強的機率會有增加的可能,意味著未來一方面颱風個數變少減少水資源的挹注,另一方面極端颱風降雨事件出現的機率有增加的可能,提高颱洪災害的風險

全球乾濕季的降雨變化分析發現,降雨在雨季有增加的趨勢,而乾季降雨正在逐漸減少。此一結果意味降雨的季節差異會更加明顯,降雨兩極化現象在乾濕季 分明的地區可能會更加明顯,台灣也觀測到同樣的現象。在未來變化方面,上述全球乾濕季越趨明顯的趨勢在21世紀將持續維持,台灣地區出現降雨兩極化的機率也偏高,此現象對台灣未來防洪應變操作以及水資源管理是一大挑戰。

受暖化影響,台灣地區高溫日數增加,寒潮事件發生頻率逐漸減少,且強度也有逐漸減弱的趨勢。在極端氣溫變化的未來推估方面,多數模式顯示,極高溫的發生日數將大量增加,極低溫日數則會大量減少。夏季持續高溫的熱浪發生頻率將大幅增加,對能源使用、健康照護、農業等部門都會帶來衝擊。

三、氣候變遷與聖嬰現象、北極振盪等氣候變異的關係?

氣候變化具有多重時間尺度的特性,聖嬰現象、北極震盪等現象屬於氣候自然變異的一部分。過去一百多年的全球氣溫變化,除了長期的上升趨勢,還有周期長達數十年的年代際變化。這些年代際變化可能是海洋環流引起的自然氣候變化,不見得與人為全球暖化有關,真正原因仍不甚清楚。

最近研究發現,年代際變化與長期暖化趨勢的合併效果可能造成近數十年全球暖化加速的現象,但年代際變化本身無法解釋百年的長期趨勢。近年來觀察到的 異常氣候在將來持續暖化的大環境中,發生頻率與強度是否會有明顯改變,則是值得吾人密切注意的訊息,也是氣候變遷研究與推估中相當重要且待突破的一環。另 一方面,如何定量評估人為全球暖化的可能影響程度與氣候自然變異的差別,仍是發展中的關鍵技術,仍未有定論。

四、台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在未來災害的趨勢推估上,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在氣候暖化影響下,未來極端事件(如熱浪、豪大雨、乾旱、颱風強度增加、海平面升高)發生的 機率偏高(66%~90%),再加上全球經濟發展與人口成長趨勢,世界銀行預估未來災害的次數、受影響人口與災害損失將會大幅增加。

台灣的災害特性與全球趨勢一致,以水文氣象災害為主。根據近年來的災害統計(水災、坡地、旱災)分析,台灣的災害次數增加且災害特性改變(近年來多屬水土複合型災害),災害程度也有加劇(災害損失增加與牽涉層面變廣)的現象。但須加強說明的是,台灣近年災害的程度加劇,除了伴隨者氣候上極端事件的增加外,台灣環境變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包括921地震後的影響、地層下陷問題、山區的過度開發與建設、都市化與經濟發展需求…等,都是導致災害更為嚴重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對災害日增,須同時兼顧氣候與環境變遷之問題。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stery2011&aid=769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