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1 08:35:39瀏覽3918|回應2|推薦2 | |
引用文章喜瑪拉雅山旁的 "2012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Noah's Ark)」是出自聖經《創世紀》中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講述上帝看到人類的種種罪惡,憤怒萬分,決定毀滅這個已經敗壞的世界,只給義人諾亞留下有限的生靈。上帝要求諾亞用歌斐木建造方舟,以庇護動物與其家人躲過大洪水。 按《創世紀》第八章所載,方舟最後停靠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拉特山〈Mount Ararat〉上。1919年,俄國飛行員羅斯科維斯基拍下了第一張諾亞方舟的照片,照片中顯示,一個模糊的暗色斑點出現在山頂厚厚的冰層下,因而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 今天,通過飛機、偵察衛星等拍攝到的圖像,美國國家安全分析師波切爾‧泰勒(Porcher Taylor)經過十年的研究,宣佈在北緯39°42′10〃、東經44°16′30的亞拉拉特山西北角有「異常物(Ararat anomaly)」,他認為那就是諾亞方舟的殘骸。 諾亞方舟的「遺跡」位於亞拉拉特山西北山麓4663米處,幾乎完全沉沒於冰川中。一眼望去,人們往往會認為它只是塊形狀奇異的岩石。據《創世紀》記載,「諾亞方舟」長寬比例為6比1,這個比例與衛星拍攝的亞拉拉特山西北山麓神秘物體的長寬比例相近。 不過美國波士頓大學遙感研究中心主任法洛克‧埃爾巴茲則完全持另一種態度,他認為首先必須熟悉陽光照射在已發現物體上的效應。斜坡極其微小的改變也會令陰影形狀發生變化,影響最終的圖像判讀。他認為,一直被解讀為『亞拉拉特山神秘物體』 只不過是具有部分陰影的巖脊的自然地形,上面覆蓋著不同厚度的冰雪。 亞拉拉特山異物經常易被人們與距其29公里(18英哩)處,同樣位於亞拉拉特山區的「Durupınar結構」混淆,該地海拔僅1,989米,也接近公路,因此較易被研究,其同樣有一個極似且近對稱船形的地形,因此也被其發現者宣稱為挪亞方舟遺蹟,但最後被研判為自然形成,非人造物體,不過該地形長達164米,與傳說中的諾亞方舟大小較接近。 左為一名隊員正在查看木製結構的部分,右為木構造建築的部分牆壁 牆上的木欄上有木釘,推測是用來套着繩索圈養動物 (左)舟內最大的空間高約5米多,寬约12米,頂上有方形的小口。(右)遺跡內採集的物品 中國香港福音機構影音使團帶同歷史上首支華人探險隊曾在2010年4月表示,他們在該山附近積雪和火山殘骸下找到了7個大木艙,測試發現這些殘骸的年代可追溯至2800年前,所以他們相信找到傳說中的諾亞方舟船身殘骸。但由於至今尚未找到有關此次洪水的大量地質證據,西方考古學家認為,這個探險隊並未提出具說服力的證據。更有學者專家認為香港華人探險隊找到的只是一座廢墟。 近年來,有一種說法,認為方舟擱淺在亞拉拉特山脈面向黑海的一個山坡上,而且很可能因為黑海水位暴漲而沉入黑海海底。 在近東和中東一帶的古文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古巴比倫、希臘及羅馬也有類似諾亞一家人獲救的故事流傳。有人認為諾亞方舟不過是一項古老的傳說,然而科學家最近卻根據黑海一帶的自然環境推斷,當地的確可能發生過毀滅性的大洪水。 1949年在亞拉拉特山上拍到異樣物體的照片 隨著各地冰河融解消褪,全球海平面跟著升高,而地中海與黑海的水位落差,逐漸被拉大到500米左右。後來,可能是一場大雨或一場地震,使兩者間的堤壩垮掉,地中海的海水以200倍於尼加拉瀑布的水量及沖力湧入黑海﹔兩年後,地中海和黑海的水位才達到平衡。 今天,黑海和地中海雖有一個水道相通,但黑海基本上是個封閉的水域,多瑙河、聶伯河及頓河的水不斷流入黑海,在它的上層形成一個淡水帶,黑海下層則是鹹水帶,這個鹹水帶不同於一般海洋下層有海流相通,而是呈停滯狀態,因而形成了特殊的「無氧」環境。 理論上,在這種無氧環 境下幾乎不可能有生物存在,所以任何物品、沉船甚至人體遺骸一旦下沉到這個水域,就好像被扔進一個真空儲物柜一樣,永遠不會腐爛。按聖經所載,方舟是用歌斐木造的,假如方舟最後落到黑海海底,那麼它可能還完好如初。(待續) 黑海的海水明顯分為兩層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