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醫生看對科系列:神經內科vs神經外科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3期 (100年9月號 )
找對醫生看對科系列:神經內科vs神經外科
求診時究竟該掛神經內科或是神經外科呢?具備求診的相關知識,就能找對醫生看對科。
文∕丁彥伶
諮詢∕林欣榮(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媽祖附設醫院院長)
游家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
頭痛、手臂擦傷,或者是懷疑腦部長腫瘤,當身體感到不舒服到醫院求診,
卻搞不清楚要掛神經外科或是神經內科,讓陪伴家屬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其實,判斷方式不困難,抓準了大方向,就不怕看錯科。
簡單的判斷方式
「最近老是覺得頭痛,該不會是腦瘤吧?會不會要開刀啊?應該掛腦神經內科還是外科呢?」很多人
擔心自己的健康出問題時想就醫,到了醫院常常不知道該掛那一科,尤其如果科中還分「內、外」時
,更不知道該如何掛號,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媽祖附設醫院院長林欣榮,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腦神
經內科醫師游家銘提供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式給民眾:有外傷、需要搶時間的掛神經外科,而慢性、
沒有即時危險的問題掛神經內科,這樣判別準沒錯。
例如因為車禍造成頭部外傷、嚴重中風昏迷、疑似腦出血,或是腦血管瘤破裂,以及腦瘤等這類分秒
必爭的狀況,就直接掛神經外科,而一般的痠痛雖然可以先看神經內科,但如果是很嚴重的坐骨神經
痛,勢必要手術解除症狀,也可以直接掛神經外科。
還有一些是神經外科專長,例如手汗症、狐臭等,這類病症因為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大,也沒有在
神經內科的服務項目中,是直接掛神經外科門診的項目。
神經內科服務的項目
游醫師表示,在神經內科一般性疾病常看的是頭痛、頭暈以及手麻腳麻;而在老年性疾病中最常見的
則是中風、失智、行動遲緩以及癲癇,大多以慢性的症狀為主,但也有急性的病患,例如腦中風,意
識清醒的患者,也是神經內科的服務項目。
在醫院神經內科的簡介中,通常可看到以下幾個治療大項目:
- 腦中風等各種腦血管病變:
例如突然或急性發生肢體無力 、麻或失去知覺等感覺功能異常 、視野缺陷、語言或說話功能障
礙、意識不清、複視或眼球運動障礙、 臉歪嘴斜、吞嚥困難導致容易嗆到 ,或是突然步態不穩
、平衡機能障礙及動作不協調等症狀,可能是腦血管病變,都應立即掛神經內科門診或急診。
- 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行動遲緩或肢體不自主運動等動作異常的疾病:
- 巴金森氏症、杭廷頓氏舞蹈症以及小腦萎縮等各種脊髓性及肌無力、多發性硬化症等肌肉病變。
- 各種壓迫性神經病變,例如骨刺、椎間盤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
- 糖尿病、腎臟病等疾病所引起的代謝性神經病變,例如糖尿病引起的手腳麻木等末稍神經病變等。
- 各類型腦膜炎、 腦炎、癲癇、肢體麻痺、肌肉痠痛或疼痛、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顏面神
經麻痺、眩暈、耳鳴以及自律神經失調。
- 睡眠障礙:例如失眠、不寧腿症候群、記憶力衰退 ,尤其是近期記憶失常,常忘了剛說過的話或剛作過的事、忘記東西放哪去了、容易迷路、計算能力和定向感變差等失智症狀。
================================================================================
所謂「不寧腿症候群」為下肢運動障礙的睡眠障礙,患者常覺腳有麻痛、酸脹、蟲爬或瘙癢等感覺,
休息或夜間尤其明顯,常需拍打、按摩患肢或下床活動才能緩解,常伴隨睡眠中下肢抽動、痙攣而影
響睡眠。
===============================================================================
神經內科的各式檢查:
- 超音波、腦電圖、神經電學及誘發電位檢查等檢查項目:
- 例如當有暫時性腦缺血,懷疑可能有頸動脈狹窄、腦部梗塞或是腦血管畸形時,可安排頸
動脈超音波檢查。
- 若懷疑有顱內血管異常,也可安排穿顱超音波;有周邊神經異常,例如久走會引發的間歇性跛行或是懷疑周邊動脈血管狹窄或阻塞時,可安排肢體動靜脈超音波檢查;
- 有腦部退化的可能性時,腦電圖則可提供初步的腦部疾病診斷,而神經電學及誘發電位檢查,則可診斷神經壓迫程度、周邊神經炎及各種神經病變,
- 神經學及神經心理檢查,從患者的認知功能檢查異常程度,評估患者是否失智等腦部退化
的診斷。
- 配合放射科的電腦斷層檢查、血管攝影檢查及核磁共振檢查,也可更進一步對中樞神經、
周邊神經系統和腦部、脊髓等部位,進行完整檢查,分析是否有腦病變、周邊神經病變、
椎間盤突出、骨刺及神經根病變,也可以對癲癇病灶進一步定位。
神經外科服務的項目
瞭解神經內科的服務項目,要再分析神經外科的服務項目就很簡單了。林院長表示,舉凡神經內科透
過藥物等內科療法無法解除或緩解症狀,可能要透過手術才能解決的項目,都是神經外科的服務項目
,例如骨刺、椎管狹窄等神經壓迫症狀,如果藉由藥物及復健的方式無法改變神經及肌肉疼痛,或是
肢體無力症狀,可能必須開刀處理時,就要請神經外科,進行頸、胸、腰椎的椎板或內側關節面切除
的減壓手術,或是骨融合手術,以及脊椎固定器治療。
常見的神經外科治療:
- 巴金森氏症:
使用藥物的效果已經有限 ,可能必須要進一步在腦深部植入電擊晶片時 ,神經內科也要轉介到
神經外科進行手術植入 ,而嚴重的癲癇,甚至是嚴重的憂鬱症或強迫症 ,也是可以透過神經外
科在腦部植入晶片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出血性腦中風嚴重梗塞或者是腦血管破裂出血:
要透過神經外科採開顱手術去除腦部血腫及進行顱內減壓來緊急搶救, 而腦動脈瘤 、動靜脈畸
形,則是透過神經外科和放射科合作,共同進行血管栓塞等治療。
若有水腦、腦膜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腦部積水 ,也是由神經外科開刀植入引流器 ,進行腦部引
流治療。
- 腦部的良性或惡性腫瘤:
是神經外科的特有專長項目。腦瘤治療通常是神經外科結合放射科 ,共同進行腦部定位手術或
光子刀等不同的定位放射治療。
- 手汗、頭臉多汗、腋汗及頭臉多汗等交感神經引起的多汗症。
- 半邊顏面神經麻痺、痙攣以及有三叉神經痛者,是透過顯微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有部分的神經外科 ,持續性的進行腦神經科研究,包括巴金森氏症的幹細胞移植等,則只限於
部分較具規模的醫院。
外科手術後追蹤:
通常神經外科開刀治療好的患者,例如腦瘤、腦血管畸形等,仍然交由較瞭解病患的神經外科醫師做
後續追蹤,尤其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有變化。另外經由神經外科醫師判斷後,認為患者將來只需藉由
藥物治療控制,便會將患者轉回神經內科。而巴金森氏症植入電擊器治療,則經常是結合神經內科、
神經外科及放射科共同治療,其後續追蹤,可能會內科及外科共同執行。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3期 (100年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