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泡腳養生技巧&注意事項【原文:天天泡腳養生】
2023/04/17 05:39:58瀏覽12|回應0|推薦0
天天泡腳養生法

 


朋友們忙碌了一天后,一定要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給身體放鬆、調節

不要小看這半個小時,只要天天堅持,僅泡腳這一項保健方法就能使你多活10年。

1.泡腳的方法

泡腳要用桶來泡,木桶雖然保溫效果好,但太沉太貴,使用不方便,

可以到超市買高一些的塑料桶代替,一邊泡一邊加熱水。

現在有很多電動泡腳盆,如果能做得高一些,像桶一樣深,那就更好了。

 

2.泡腳的時間

一般人都會選擇在臨睡前泡腳,這樣一是方便,二是利於睡眠。

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特別是老人,可以在下午的4~5點左右,

也就是膀胱經和腎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泡腳,這時補腎的效果最好。

每次泡腳一般以泡到全身發熱,有微微出汗,

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腳後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

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喝溫水或生薑紅糖水,讓身體內部多產熱,

通過出汗讓寒濕及時排除體外。

孩子泡腳多數是用在冬季或受涼感冒時,感冒時要泡出汗為止。


3.泡腳水的溫度

視每個人具體耐熱程度而定,剛開始泡時溫度可以低一些,

然後再慢慢地增添熱水,不斷加溫,泡到全身發熱為止。


4.為什麼有的人泡腳時不易出汗?

長年堅持泡腳的人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有那些才開始泡腳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況,

原因還是體內寒濕重。只要堅持泡腳,慢慢排掉身體內的寒濕,就會很容易出汗了。

 

5.為什麼有的人泡腳後身體會出現不適?

有的人泡腳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

是由於水溫過高,易使雙腳血管過度擴張,

人體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以致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基本上都是氣血兩虧的病人,

這樣的人不但泡腳會引起不適,洗操更會引起不適。

因為身體內的血少,血液跑到雙腳的多了,主要臟器就缺血了,

遇到這類病人,我會告訴他們,泡腳的時間要少一些,

同時要注意食療,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從根本上改變缺血的狀況。

聽了我的囑咐的病人,在增加營養的同時配合泡腳,

堅持半個月至一個月下來,再泡腳時就不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了,

這時再慢慢增加泡腳的時間及溫度,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時就可以了。


6.糖尿病人應該怎樣泡腳?

很多的報導說有糖尿病的人泡腳後會引起血糖升高,我也遇到過這樣的病人,

我會告訴他們在泡腳後再搓腳心,每隻腳100下,

這樣處理過後,血糖就不會再因為泡腳而升高了。


7.泡腳的水中需要加東西嗎?

最好不要在泡腳的水中隨便加東西,

因為由於熱力的作用,泡腳用的藥物是很容易吸收的。

身體內寒氣重時可以加艾葉一起泡,

但不能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葉加一小把就可以了。

記住,千萬不能在泡腳的水中經常加鹽,

那樣會傷腎,容易引起全身浮腫,

在我的病人中已有很多因看一些保健報刊上推薦以後

用鹽水泡腳而引起全身浮腫、內分泌紊亂及原有的腎病加重的。 

腳氣嚴重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中加入醋,能殺菌、止癢。

能堅持長年用溫水泡腳已經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

別老想著加各種的中藥,如不適合你身體的狀況,反而會適得其反。


8.其它保健方法是否可以在泡腳時一同使用?

在泡腳的桶中鋪上鵝卵石,一邊泡,一邊踏石子按摩,

效果自然好,但只限於年輕人,老人及病人不適合。

老人和病人在泡腳時,因他們的身體主要都是氣血兩虧,

在熱力的作用下越是按摩腳,就越能引血向下,

而在雙耳、頭部、雙臂的按摩能將氣血往上引,

改善平時不通的心腦血管,促進其血液循環。

頸椎不好的人,泡腳的同時最好將雙手也一起泡,對治療頸椎病很有好處。

當泡腳泡到身體發熱時,乘熱勁將頸椎、肩膀、腰背活動活動,

人會感覺非常輕鬆、舒爽,這時去睡覺,一定能睡得特別舒服,

長久下去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都會慢慢地恢復甚至增強。

我經過多年臨床觀察發現,只要是長年堅持泡腳的老人,

都沒有明顯的心腦血管病的表現,也沒有人患癌症。

所以,每天堅持泡腳,讓血液循環加快,身體內所有的寒涼就能及時排出,

每天讓經絡活起來,暢通起來,再配合食療補足氣血,人就沒有理由生病。


9.小孩子是否適合泡腳療法?

泡腳的目的是增加血液循環,補陽氣,

孩子是純陽之體,是沒有必要多泡腳的,洗洗就可以了。

但對於體質比較弱,手腳冰冷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冬季給孩子泡泡腳。

還有當孩子受涼感冒時,隨時給孩子泡腳去寒是很有必要的。


10.泡腳可以治療眼圈發黑嗎?

用這種方法治療睡眠不夠引起的黑眼圈只適合肝火旺、年紀輕的朋友,

而女士、體弱多病的人和老人患了失眠,只有食療配合泡腳,睡眠才會有改善。

 

11.泡腳後為何頭上不出汗而身上出?

上身出汗代表氣虛,下身出汗代表腎寒。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a5168&aid=17893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