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26 13:12:13瀏覽506|回應1|推薦29 | |
仰望西峰大峭壁 或許是一種本能吧, 每次進入山林, 總是會在沿途注意途中的許多一草一木, 或是一些外觀看起來較為特別的石頭與地形 ---------à 把一些地形地物陸續裝進腦袋裡面, 並且記得看到它們的大概時間與地點, 萬一在不慎短暫迷失之後, 重新看到某些 “ 有印象 ” 的某個地景, 就知道自己曾經走過此處, 也會較容易走回 “正途”, 即使繼續前進的方向受阻, 至少還有正確的退路. 畢竟, 絕大部份的山林旅途, 都是自己獨自一人, 隻身前往, 如果因為某些因素而無法順利到達預定目標, 至少也要幫自己留個 “退路”….潛意識或是天生的某種本能, 就是會去注意這些沿途的地形地物, 或許, 前往 玉山西峰 或是 玉山主峰 ( 以及 北峰/東峰 ) 可以不需要特別去注意這些, 因為路線與目標都算明顯, 反正, 天生就是 “習慣於” 如此啦. 登山的過程, 理應要勝於結果…山神之子 對於山林的看法, 應該更是如此吧……. 登上山頂基點, 頂多兩或三張登頂照 ( 只拍一張怕萬一拍攝失敗 ) 就夠了, 天氣與視野良好的天氣狀況下, 360度不同角度拍個 10 或是 15 張, 也差不多都拍完了…. 不過, 沿途能夠拍的東西, 卻可能高達百張或是更多. 2009年 大霸尖山 重新開放之後 ( 2004 夏天因颱風而封閉了整整五年 ), 變成需要多走 20公里的林道 (單程), 往返高達 40 公里的 “多餘路程”, 大約要多耗費 12 小時的走路時間, 期間當然有許多使用 “偷吃步” 的人們 ( 偷偷搭車, 在 生活小故事 或是 山林旅人 的 大霸行 文章提到過 )… 早先, 自己也對於前往 大霸尖山 “必須” 多走那 40公里左右的 “坎坷路程” 其實也覺得蠻不以為然, 如果能夠省點事, 會有多好….最終, 自己卻仍舊像個苦行僧一般, 實際走過那段長路好幾回….也有幾度踢完那條又臭又長的林道. 2012年末或是 2013年初吧….雪霸國家公園為了 “體恤” 許多登山客, 決定發包一些出租車輛, 登山客只要花費一些小錢, 就能夠省下一大段漫長的路途….前往 大霸 確實是更方便了, 相對的, 大霸群峰 對於 山神之子 的吸引力也因此降低了, 本來熙來攘往的林道, 因為天災而變得荒涼許多年, 許多野生動物因此有機會漫步林間, 然後, 又開始回復沿途熙來攘往的車輛穿梭… 少掉了 “踢林道” 的這段門檻 ( 原本讓許多人裹足不前 ), 現今, 大霸地區 又再度成為很容易前往的 “郊山”…也終將變成滿山人潮絡繹不絕的菜市場….對於某些人或許算是好事, 對於野生動物或是山林 ( 以及生態保育 ), 應該是壞事吧….野生動物能夠自由活動與不受干擾的空間又被限縮了. 回正題…玉山途中的陡峭石壁… 玉山西峰 3518m, 大峭壁底部約 3173m, 無法確知這個峭壁到底有多高, 可能有兩百公尺以上的落差吧, 每回經過峭壁底下, 總是忍不住的一直抬頭仰望, 這個屬於大自然或是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壯觀景象 前往 玉山 的途中, 幾乎都是一邊山壁, 一邊陡峭懸崖 ( 很多地方是 棧道, 山壁邊架高的人行通道, 棧道沒什麼特別的, 就不多加敘述或是貼圖了 ) 對面山壁的 皺折….而且是呈直立方向的, 蠻特殊 西峰下, 大峭壁的一隅 反正就是一大片非常高聳的岩壁 找一些樹枝與小草當前景 來張直立的, 更顯示峭壁的 高不可攀 ( 應該是沒有人能夠爬得上去, 可能有七八十度以上的坡度, 幾乎接近垂直哩 ) 換一張寬景的, 真的很宏偉 峭壁底部, 有一些 鐵杉 在夾縫中努力生存 距離峭壁不遠處, 有個崩塌地區, 步道上有許多落石….通過此區域要加快速度, 不宜逗留, 大自然一直都有潛在危險 在 玉山主峰附近 或是主稜線上的崩塌懸崖與亂石, 在台灣很多高山地區的樣貌其實都差不多 ( 破碎地質, 崩塌與裸露的地形或是危崖 ), 好天氣時站立於峰頂, 也只能看看四周群山 ( 無數其他高山也能看著 360度的群山 ), 因此, 站在玉山的峰頂,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反而是, 行程途中的這座雄偉峭壁, 更讓人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峭壁底部, 跟這座峭壁相比, 也讓人真正感覺到人類的渺小以及不起眼. 玉山途中, 仰望著這座峭壁, 還真的是一種蠻特別的感覺, 也感謝 山神 賜予良好視野, 經過峭壁底下剛好都是無雨無霧, 能夠把峭壁完整的拍攝下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