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1 12:20:32瀏覽3969|回應0|推薦4 | |
文/富喜工 人有七情六欲便生出許多心來,這個心不是胸腔那顆實質臟器的心,而是人的心情.女人的嫉妒心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的嫉妒,民間來說就是”吃醋’.事實上,這個嫉妒準確來說是人的性愛嫉妒.從生活的現象上看,這種嫉妒有兩種形式.一是婚前的嫉妒,就是希望和要求對方不能沾別的異性的苛求而妒忌的心理.以對方的清白忠貞為最大心願的一種想法,而這樣的嫉妒表現往往是男性占多數.另一種是婚後的防範嫉妒,表現為惟恐他〔她〕所愛的人被別人占有的嫉妒恐懼的心理.相對來看,這樣的情況女性是多數都有. 嫉妒的產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由於男強女弱.男性是強者,所以嫉妒源於強烈的占有欲,女人是弱著,嫉妒是怕被別人拋棄的恐懼. 女人只要對自己的愛情或魅力信心不足,就會心有疑慮;只要嫉妒心不死,就要註意配偶與異性的可疑接觸. 如果偶爾吃醋也不是壞事,吃點醋還是蠻可愛的.女人這個時候吃的醋,會給你這個大男人一種甜蜜與關懷的感覺,那是愛你並深深愛著你的表現. 但是,女人如果經常的吃醋或是過分的疑心,那是相當可怕的.在階級鬥爭的時代,就阻礙了男人的事業,毀了男人的前途.無論過去、現在或是將來,都可能會把愛情葬送在人生婚姻的旅途中. 女人有了嫉妒心,在家里掀桌子,砸玻璃,也只是家里的事情.問題是許多女人把事情鬧到單位或是把別人牽扯進來,那幾乎就是成為公害.降低了自己家庭的地位,損害了男人的形象,還有可能讓別人不得安寧.這就是說,女人在家里打翻醋壇子還可以說的過去,要把醋水灑向社會那就麻煩了. 有多少女人因為男人回家晚而醋意打發特發,深更半夜捉奸的有之,跑到單位打鬧的有之,在鄰里指桑罵槐的也有. 女人的嫉妒心,並不僅限於愛情,當工作或是生活出現了比她自己有能力的競爭的人之時,就產生嫉妒心和憎惡感.所嫉妒的一般是同時期進入單位的人,或是期望著獲得同一個差事、等待高就同一個位置的人. 對於女人來說,別的女人都是競爭對手,她們都可能具有嫉妒和被嫉妒的因素和條件,同時也都具有這樣的心理. 新婚姻法雖然規定了男女平等,但是在事實上女人盡管有的有工作,多數還是以家庭為中心,社會活動能力還差,對男人的依賴還存在.一旦失去男人的呵護,會很淒涼.而能從她身邊奪走這個男人的,也是與她沒有多大差別的其他女人.因為女人的能力是沒有明顯的差別的.無論大學或是中學畢業的女人在家庭生活里,差不多是相同的.守著柴米油鹽過日子.決定女人價值的,如果說是學歷,不如說是洗衣,做飯,理財的能力.真正有能力的也是少數中的女人,當然她也是有嫉妒心的. 女人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不被奪走,她一定會點燃嫉妒的火焰,以此來保護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這就是女人的嫉妒心. 女人為什麽會有嫉妒心? 一 女人嫉妒的生理原因 英國科學家發現 :女人愛嫉妒出於生理原因 女人善妒的名聲由來已久,那麽她們好妒忌的這種習慣,究竟是天性使然還是世人對她們的曲解呢?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女性善妒還真的有可能是出於生理原因。 這份刊登在英國皇家協會出版的《生物周刊》的報告稱,女性的妒忌與其生理周期有直接關系,通常在每個月的排卵期內,女性的妒忌程度便會不自覺地達到高潮水平,她們往往會直接或者在潛意識中排斥和貶低其他女性的吸引力,以便爭取配偶或者自己所喜歡的男子。 同時報告還表明,這種“妒忌潮”會隨著女性排卵期的結束而逐漸退去,同時女性此後對於其他同性的評價也會逐漸轉為正面。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費舍爾表示,盡管人們對女性總會給予“溫順”和“合作”等正面評價,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女性的確是顯得更具有“競爭性”,當女性處於生理的發情期的時候,很可能更為頻繁地使用“貶低”的方法,降低對其他同性的生理評價。而有趣的是,在女性生理期或者說是妒忌期,她們會積極地關切同性的容貌,反而對男性外表的關註呈減少趨勢。 費舍爾分析認為,這說明“妒忌”也是女性在自然選擇中產生的一種適應社會性的本能,也就是說,在生理發情期產生的強烈妒忌如同動物界在求偶期為了繁衍而相互爭奪的生存本能一樣,是自然選擇造成的生理特性,這部分也符合了生物進化論的解釋。 二 性生理是產生嫉妒的強烈動因 文學史上的幾大著名悲劇,尤其是《奧賽羅》,描述得很清楚。 性嫉妒(sex jealousy) 對現實或想象的優於自己的性愛競爭者所持怨恨的情感。當同性別的人出現,而自己的性愛對象有被占有或被奪取的可能時,可產生各種復雜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先是註視、疑慮、擔心或跟蹤,繼而轉為憎恨、敵視,甚至采取暴力行為。 這些情感反應和行為可能為性嫉妒的外在表現或延伸。性嫉妒的原始形式可見於動物界的領地受侵犯,性愛對象有可能被占有時,雄性動物之間的殘酷鬥爭。在人類,性嫉妒是導致家庭暴力、虐待妻子、殺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個體心理發展過程看,性嫉妒開始於嬰幼兒時期。嬰兒為爭奪母愛,可表現出抓扯與母親親近的別家孩子,幼兒則可再次出現遺尿,即向嬰兒幼稚行為退化的現象。 進入少年時期,對自己喜愛的異性與他人接近會感到被異性忽視而傷感,或對嫉妒對象進行冷嘲熱諷、語言攻擊,處於戀愛之中的青年男女,普遍都有過嫉妒的情感體驗。這種嫉妒可演變為戀人之間的猜疑、誤解、爭吵以及人際之間的各種糾葛,使戀愛過程變得迂回進行,甚至關系破裂。一般說來,雙方相愛越深,一旦引發性嫉妒的後果也越嚴重。自信心缺乏和要求愛情專一是嫉妒產生的兩個重要原因。結婚前後,父親與女婿,母親與兒媳之間的情感不融洽是性嫉妒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關於性嫉妒的產生原因有各種心理學解釋,S.費洛伊德把嫉妒分為3種類型:1、競爭性和正常的嫉妒;2、投射性嫉妒;3、幻想性嫉妒。他認為嫉妒起源於兒童情感發展早期的“戀母情結”,男人不僅為自己所愛的女人受痛苦的折磨,並且仇恨自己的同性競爭對手。投射性嫉妒則源於自己的懷疑,通過防禦機制將嫉妒投射到他人身上。幻想性嫉妒則是殘留的同性戀的繼續,但采取偏執狂的方式。 C.R.羅傑斯反對弗洛依德的觀點。他認為青年人缺乏自信,感到對自我認識的威脅和矛盾而出現嫉妒。A.H.馬斯洛認為嫉妒行為是在“友情和愛的需求”這一需求層次上,由不安全感產生的。依賴性的愛,自私的愛是嫉妒行為的根源。艾利克森則認為嫉妒存在於人生的各個階段,成年人對異性占有欲的產生,導致性嫉妒的出現。而行為學家則把嫉妒看做一種學習行為,與社會和文化密切相關。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嫉妒以本能為基礎。就動物界和嬰幼兒的性嫉妒行為分析,主要受生物本能的支配。隨著年齡的增大,人格和社會文化因素以及性別角色的傳統觀念對性嫉妒的產生更為重要。 在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中,每個人都享有性愛自由,同時也都尊重別人的性愛自由;每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性愛中並不註重占有或取得,而是將“給予”放在首位,這樣嫉妒心理自然便淡化或消失。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