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3 21:45:03瀏覽2875|回應7|推薦11 | |
來源:和訊網 管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定律“彼得定理”,當一個人提拔到一定高度與高位時,會出現無法勝任新職位的現象。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招聘廣告,例如國企高管的職位,政府的職位,私企的職位,一定要達到什麽廳處級別多少年,什麽具有高級職稱,或者什麽相關職位工作經驗多少年?給人感覺,不是把人才放在重要崗位上與重要職位上。而是把當過高管或者當過領導的人放在崗位上與職位上。當然,招聘方有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應聘方要有做官經驗。做為管理領域的權威學者,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經驗豐富者守成者多,開拓者少;保守者多,創新者少;腐朽的多,新銳的少;害怕變革者多,勇於改革的少。這跟一個國家的背景文化與歷史根源有關。我們可以這樣分,這世上有三種人,一種是天才,是敢於把理論結合實踐的人,活學活用。沒有經歷過任何體驗,照樣能化腐朽為神奇,能創造事業神話。二種是實幹家,沒有知識,沒有經驗,卻會在不斷的體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地學習成長。多數成功人士屬於這一種。還有一種是表面上滿腹經綸,口若懸河,卻頭腦中實無一策,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屬於書呆子型或者趙括類的紙上談兵者。 在中國歷史長河上有這樣一位軍事學家,在軍事上是叱咤風雲,建功卓著,可用“用兵如神”來形容。他就是受過跨下之辱的軍事奇才韓信。他出身布衣,從沒有做過三軍總司令。但他掌握了兵權,卻能天下無敵,打敗任何軍事競爭對手。按照我們現代人的說法是,韓信是從員工一步到位成為總經理。沒有總經理的經驗,卻把總經理的工作做得很好,很優異。漢朝一大半的江山,可以說都是韓信打下來的。 韓信是淮陰人。剛開始是普通老百姓時,家里太窮了。個人既無政治背景,也沒有什麽道德高尚的品行使其揚名天下。只是一個讀了很多兵書的貧寒的知識分子。因為韓信的現狀,所以不能進入公務員隊伍。他又不會去打工、種田、經商。為了生存,只好寄食在別人家里。世態炎涼,人情冷曖,很多人瞧不起他,甚至於厭惡他。他經常在一個亭長家里寄食,亭長相當於現在鄉政府的官員。連續吃了幾個月,亭長的老婆,很反感他,不給飯給韓信吃。韓信很生氣,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離開了寄食的地方。 一次,由於肚子很餓,韓信在城下的水池里釣魚,想搞幾條魚充饑。有很多婦女在水里洗衣服。其中有年長婦女漂母,見韓信很饑餓,給飯給韓信充饑。這樣持續了幾十天。韓信很感激漂母,就對漂母說,將來自己發達了會重謝她贈飯之恩。漂母發脾氣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同情你是知識分子而給你吃點飯,那里希望得到你的報恩! 淮陰有個殺豬的混混無賴,沒事找事幹,侮辱韓信。說,韓信長這麽大了,喜歡帶刀劍,其時骨子里膽小如鼠。旁邊看熱鬧的人都起哄,殺豬的混混又當眾羞辱韓信,“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這些沒見識的潑皮混混,不知道帶劍是知識分子身份象征。韓信不想犯罪,只好忍辱負重地從混混的胯下鉆過。整個市場的圍觀的人,都恥笑韓信怯懦。 韓信在秦未陳勝吳廣起義的浪潮中,投軍加入了項梁的起義軍。項梁死後,又做了項羽軍團的一名普通軍隊幹部。經常向項羽提出合理化地軍事建議,項羽沒有采用。更沒有重視韓信與重用韓信。這名普通的軍隊幹部,後來成了項羽的掘墓人。韓信在項羽的軍隊里沒有施展才幹的機會,就轉投向漢王劉邦。職位是連敖。連敖,楚國官名,《左傳》載楚官有連尹、莫敖,其後合為一官名。韓信任的連敖只是個小官,並不是楚國所講的連尹與莫敖合為一官名。連敖既沒有多大的級別,也沒有多大的權力,只是個小官職,名字很好聽而已。不然韓信,也不會去逃兵的。韓信有次,與其他13人違反漢王的法律,要被處死。執行刑罰時,已殺死了其他的13人,準備殺韓信時,韓信看見劉邦的知心朋友夏侯嬰經過,於是說,劉邦難道不想得天下,為何要殺人才。夏侯嬰覺得韓信很特別,講這樣的話,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於是釋放了韓信,並跟他溝通了一下,覺得此人確實有才。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劉邦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掌管生產軍糧等事。 韓信經常跟蕭何溝通,蕭何又覺得韓信不是一般的人才。當劉邦的軍隊到南鄭的時侯,諸將在路上逃離的有幾十人。韓信估計蕭何等人向劉邦建言重用他,劉邦沒有這個想法,韓信只好也跟著逃亡。蕭何聽說韓信逃亡了,忙去追趕他。有人跟劉邦匯報,說蕭何也當逃兵了。劉邦很氣憤,如失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回到劉邦身邊。劉邦又怒又喜,罵蕭何說,你怎麽也逃跑了。蕭何說,我不敢跑,我只是在追回一個人。劉邦問,追誰?蕭何說追韓信。劉邦不信。蕭何說起了韓信人才的重要性,是國士無雙。劉邦要想統一天下,必須要有韓信輔助。劉邦說我看在你的面子任命韓信為將軍如何?蕭何說任韓信為將軍,官太小了,他一樣的會逃跑。劉邦說我任命韓信為大將吧。蕭何說,“幸甚”。後蕭何又出主意要劉邦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來封拜韓信為大將。大將相當於三軍總司令。劉邦依蕭何的主意,劉邦陣營的諸將軍,都各自以為自己會封大將,都很高興,等到封大將的是韓信,才大吃一驚,大跌眼鏡。大將是漢軍中的一個小官吏,一個曾受過胯下之辱,被世人恥笑的懦夫。 韓信受命為三軍總司令,劉邦馬上向其討教今後的戰略方向與決策目標。韓信把劉邦與項羽做了分析比較:勇悍仁強,劉邦不如項羽。項羽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重親疏遠,不守信譽,殘害百姓,使諸侯心中不平,百姓不親附,失天下心,再加上不能任賢信能。劉邦只要與項羽反其道而行就可以了。要劉邦任天下武勇,以城邑封賞功臣,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劉邦的有得民心之處是入武關,秋毫無犯。廢除秦苛法,法律只有約法三章。劉邦先入關中當王關中,是項羽不守誠信。比較而信,劉邦比項羽更得民心些。劉邦聽了韓信的話,大為高興,自以為得信晚。於是聽從韓信的軍事安排,準備全面反攻西楚霸王項羽。 八月份,劉邦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三秦地區是消滅了秦國以後,把它的土地分為三部分,封立三個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號稱三秦。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西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地區。韓王韓成與殷王司馬印投降。合齊國與趙國共擊楚國。到四月,到彭城,漢兵失敗而還。韓信復收兵與漢王劉邦在滎陽會合。然後縱兵在楚國京、索之間,使楚軍無心西顧。 由於漢軍在彭城失利,原先投降的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齊國與趙國都背盟反漢降楚。劉邦派使者酈生遊說魏王豹,沒有結果。劉邦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國。魏王盛兵蒲阪,塞臨晉。韓信設疑兵,兵分兩路,一路做個樣子在岸邊陳列船只,欲渡臨晉,迷惑魏軍。另一路從夏陽以木罌缻渡軍,襲安邑。俘虜魏王豹。劉邦後又派常山王張耳與韓信引兵東向,攻打趙、代地區。韓信與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攻打趙國。趙王趙 歇與成安君陳余聽說劉邦漢軍來犯,聚兵在井陘口,號稱有20萬。廣武君李左車向陳余提了個軍事建議:韓信太厲害了,但是有缺點,我們可以利用地形方面的優勢,井陘這個地方道路狹窄,使得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打仗最重要的是打擊敵人後勤保障。給我30000精兵,我從小路絕其輜重。你就深溝高壘,堅營勿戰。使韓信前不得鬥,退不能還兵。我的兵守在韓信軍的後面。使他們沒有搶掠的糧食。不要10天,就可殺了韓信與張耳。軍事戰爭,後勤保障特別重要,如果切斷敵方的後勤,就等於是斷了敵人的命脈。成安君陳余是個典型的書呆子。這個儒家學派的知識分子,常說什麽時候正義的軍隊是不玩陰謀詭計。他跟李左車說“兵法說,如果兵數大於敵方十倍就圍攻敵人。是敵人的兩倍就進行對戰。今天韓信兵號稱有幾萬人,其實不過幾千人。能大老遠地來攻打我,已成為到了用兵的極點。今天如果我害怕避而不戰。後有更多的軍隊攻打我,怎麽辦?其它的諸侯會認為我怯懦,而輕易侵犯我。於是沒有聽李左車的計謀。 韓信派出間諜了解情況,知道陳余的沒有采納李左車的計策。很高興!這才敢把軍隊向井陘口進軍。這是韓信的著名的以少勝多經典案例:背水一戰。 在離井陘口30里時,停止進軍。晚上布置軍事任務選輕騎軍2000人,每人手持一紅色漢軍軍旗,從小路萆山守侯等待機會。韓信告誡說,當趙軍見我軍撤退時,必會全軍出動追我軍,你們2000人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入趙壁,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漢軍紅色的旗幟。同時還命令裨將傳命令安排全軍官兵的夥食。說,“今日破趙會食”。諸將都不相信。只好假裝聽命令,“諾”。同時,還反兵法而行,安排1萬多人背水列陣。趙軍都恥笑漢軍。天明時,韓信立韓信的大將旗幟,打鼓行軍至進陘口。趙軍打開壁門與韓信軍隊作戰,大戰良久後,韓信與張耳佯棄鼓與旗,走向水上軍。趙軍見此,以為打敗漢軍無疑。全軍出動追韓信與張耳。韓信的背水的軍隊因沒有退路,只好奮力死戰。趙軍怎麽也打不敗漢軍。而埋伏的2000輕騎兵乘機完成工作任務,把趙旗都換成漢旗了。趙軍既打不敗韓信的軍隊,想要退還堅壁。那知道回過頭地看都是漢軍的旗幟。於是,趙軍全部大驚,軍心大大的動搖了,以為有大量的漢軍在壁內等侯著他們。趙軍大亂,趙將殺逃跑的士兵都制止不了這種情況。漢軍夾擊趙軍。大破趙軍,殺成安君,擒趙王歇。韓信,命令生擒李左車,優待他,並請他當他的參謀顧問。諸將對韓信是心服口服。 韓信向李左車請教,我想向北攻打燕國,東討伐齊國,該怎麽樣展開軍事行動?李左車很感動,為韓信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說硬攻力不能自拔,不如先休整軍隊,穩定趙地局勢,然後遊說燕國,燕國歸順了,齊國也會跟著歸順。韓信聽信了李左車的建議,果然,燕國歸順了。把這些戰爭情況派使者向漢王劉邦作了匯報,同時,請立張耳為趙王,鎮撫其國。劉邦立張耳為趙王。 韓信這邊節節勝利,劉邦卻被項羽的軍隊逼得喘不過來。楚軍急圍劉邦於滎陽。後劉邦逃到成臯,楚軍又急圍之。劉邦單獨與夏侯嬰跑到了修武的張耳軍中,一大早自稱漢使人趙軍營。張耳、韓信還沒起床,劉邦徑直進其臥室,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兵符,召集諸侯,調動了諸侯的位置。等張耳、韓信起床後才得知漢王來過,不禁大驚失色。漢王奪了兩人的軍隊,命令張耳備守趙地,任命韓信為相國。收集沒有調到滎陽的趙兵去攻打齊國。韓信引兵東進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酈生已說齊歸漢。韓信想停止,範陽辯士蒯通勸韓信說:“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只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70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50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韓信聽從蒯通說法,率兵渡河擊齊。這時齊國已決計降漢,對漢軍的戒備松懈,韓信乘機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齊王田廣驚恐,認為是酈生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齊王逃到高密後,派人向楚求救。 楚國使項羽親信大將龍且為將,領號稱20萬軍,救齊。龍且這個人一向看不起韓信,有兩點;一是韓信曾受到混混施予的胯下之辱。二是韓信曾是項羽手下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兵。有人勸龍將軍,不要輕易跟韓信打仗,要以逸待勞,以堅壁防守為主。等韓信軍糧不繼時,自然而然地使漢軍不戰自亂。龍且輸在輕敵。韓信與楚軍對壘時,命人搞了萬多個裝沙子的盛具,阻塞濰水上遊,引誘敵軍追擊。誘至於濰水時準備渡水時,決水沖垮楚軍。然後回軍攻打。這次戰役的結果是,龍且被殺,田廣逃之夭夭。追楚軍到城陽地區時,盡虜楚軍敗兵。 漢四年,韓信遂平定了齊國地區。隨著功勞的增長。韓信的權力欲望逐長,想要劉邦封他做代理齊王。當劉邦聽到這個消息,很是氣憤。因為楚軍主力部隊圍攻劉邦於滎陽,而韓信只想到自己的官職與待遇,只想到自己的榮華富貴,並不關心劉邦的死活。當劉邦想要發作的時侯,站在旁邊的張良暗示劉邦。劉邦才醒悟過來。如果不答應韓信的要求,韓信可能會很不滿,有可能就會反漢,自己創業,自己封王。劉邦是沒有能力控制的。於是劉邦就封韓信為齊王,而不是代理齊王。這樣做是要穩住韓信的心。 楚項羽死了得力大將龍且,這位自負的楚王才認識到這個昔日向自己提合理化的下等兵士已經是自己的勁敵。於是派使者遊說齊王韓信,要韓信投靠自己或者與之三分天下。韓信認為項羽以前待自己很薄,官不過郎中,科級幹部。位不過執戟,跑腿的。講的話,項羽不理睬。出的主意,項羽不采用。所以跳槽到漢軍。劉邦待項羽很好,又是封高官,又是禮敬有加,又是言聽計從。比較起來,還是劉邦對我好些,背叛漢王劉邦的話,有違道義,不吉祥。齊人有個叫蒯通的知識分子,想要找個老板打打高級工。想要說服齊王韓信自己創業,為自己打下江山。蒯通以看相為名,遊說齊王韓信。主要目的是說服韓信脫離漢王劉邦,自己君臨天下。韓信認為自己有功於漢,而且功勞大,漢離不開他。再加上劉邦給予他的小恩小惠蠻多。不忍心叛變。於是感謝蒯通的好意,沒有聽取合理化建議。如果韓信聽了蒯通的話,而采取行動的話,那麽中國的歷史就會要改寫。那麽統一中國的就會是韓信。蒯通知道說不動韓信,就假裝神經病,扮神棍,為自保命之計。 劉邦,這時已經不再真正信任韓信了,在圍攻項羽於垓下,除掉了敵手項羽的勢力後。就剝奪了韓信的兵權。過了一向,還把韓信從齊王變更為楚王。 身為楚王的韓信,感恩圖報。報答三個人。第一個人是漂母,這是真心要感謝的對象。漂母在他挨餓的時侯給他飯吃。賜千金。第二人是下鄉南昌亭長,這個人曾讓他寄食過。雖然受他妻子白眼與侮辱,但是畢竟在他家吃過飯。賜百錢。第三個是那個混混。本來韓信可命人把這混混的腦袋砍下來。但是不能這要做。韓信對諸將說,這位壯士,侮辱我時,我怎麽不能順手殺了他?但是殺了他是殺之無名。我還要受牢獄之災。如果我一命抵一命的話,我韓信就沒有今天。所以,我是忍到了今天。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心胸狹窄的人,韓信封這名混混做了楚國中尉。 韓信跟項羽陣營的一名將軍鐘離昧關系很好。項羽死後,鐘將軍投奔韓信。劉邦跟鐘離昧有個人過節,聽說姓鐘的在楚國境內,於是發詔書要韓信逮捕歸案。韓信喜歡陳兵出入。被有人誣陷,誣告韓信謀反。劉邦聽從了陳平的計策,到雲夢巡狩會諸侯。其時,真實的目的是誘捕韓信。韓信還蒙在鼓里,但是內心很猶豫,並且對劉邦的來臨不安。想要造反,又覺得自己無過錯,劉邦應該不會對付自己。想要去見劉邦,又怕被劉邦逮捕。有謀士就出餿主意,要韓把鐘良昧這位朋友的人頭獻給漢王劉邦,因為鐘離昧是劉邦的仇人,這樣做可取悅劉邦。韓信跟鐘離昧商量這件事,鐘將軍很氣憤,說“漢所以不擊取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然後罵韓信“公非長者”,自殺了。韓信持鐘離昧的人頭向劉邦邀功。那知道劉邦把他的五花大綁起來。韓信說,“果若人言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平定,我這條良狗當烹!”劉邦回答說,有人告你謀反。把韓信押到洛陽。赦免了韓信的死罪,只是降了爵位,從王爵降為侯爵,為淮陰侯。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深知高祖劉邦畏懼他的才能,所以從此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出行。韓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悶悶不樂。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陽侯灌嬰等處在同等地位感到羞恥。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並說:“大王竟肯光臨臣下家門,真是臣下的光耀。”韓信出門後,笑道:“我這輩子居然同樊噲等同列!”高祖劉邦高興時常同韓信閑談將領們才能的高下,劉邦問:“如我能將幾何?”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劉邦問: “於君何如?”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笑著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言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韓信利用被軟禁的時間,與張良一起幹了一件工作,一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共得一百八十二家。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我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韓信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象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一樣被劉邦困著。有一次,陳豨被封為巨鹿郡郡守,前來向韓信辭行。韓信辭去左右,拉著陳豨的手仰天長嘆道:“你可以同我說知心話嗎?我有話想同你講。”陳豨表示一切聽從將軍的命令。韓信說:“你所管轄的地方,是屯聚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親信寵愛的臣子,若有人說你謀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產生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定會大怒而親率軍隊征討。我為你在京城做內應,就可圖謀天下了。”陳豨平素就了解韓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計謀,表示一切聽從韓信的指示。 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軍平叛。韓信故意稱病,不跟劉邦出佂。同時,派人到陳豨的住所丟信息,“弟舉兵,吾從此助公。”韓信與家臣親信密謀在晚上假傳皇帝命令赦免囚犯奴隸,組織成軍隊攻打呂後與太子。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後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後無明確證據,只有把韓信騙來,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韓信因為和蕭何的友情,入朝進賀,呂後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一代軍事天奇才韓信死時33歲。劉邦聽說韓信死後,是又喜又同情他。喜的是,自己的劉氏江山,沒有權臣勁敵,可以安穩一代傳一代地接替下去。為自己的後世子孫掃除了權力的障礙。同情的是,可憐這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學家、天才、奇才、大功臣與世長辭了。劉邦本來想要遷怒於蒯通。想要烹殺蒯通。蒯通喊冤為自己辯護。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韓信並不想反,只是被劉邦不信任,並且被打壓的情況下,才遂生反心。也可以說,韓信是被劉邦逼反的。其實,韓信要學王翦將軍向秦始皇一樣向劉邦多要田宅與金銀財寶,或者又象張良一樣修道學仙,再或者象範蠡一樣泛舟商海,這樣才能讓統治者皇帝放心。這樣才能明哲保身。 高級管理人員可從韓信的故事從總結如下經驗教訓: 一是管理者要有創業精神。個人與團體要善於利用所擁有與掌控的資源,不斷地通過創新追求事業成長與創造價值的活動,來達到事業成長的目的與意義。要有能努力尋求機會的組織,以理論聯系實踐為重點,以社會責任與效益為核心。 二是要會利用獲取競爭情報手段。無論是那方面的管理,處理什麽樣的問題,情報系統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系統。當然,在獲取商業情報時,要註意的是,不要解犯法律。有很多手段可以用,比如假裝記者,向管理者套取信息。派員工到競爭者那里去工作,了解情報。收集競爭者廢料與垃圾,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信息。購買競爭者股票獲取年度報告與公司其它信息等等。 三是要善於識別環境機會與競爭優勢。管理者要識別幾種潛在的機會來源。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提出了幾種機會來源:意外之事、不協調之事、過程的必要性、產業與市場結構、人口統計數據、認知變化、新知識。 四是要善於與上司相處。工作的完成情況,有時也在於上司的支持度。上司在各種資源的支援下,員工們的工作就能完成得好。沒有支援,員工們的工作有時就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上司升上去了,你就有可能接替原上司的位置。 五是做決策時,要果斷不要優柔寡斷。果斷的決策,雖然有冒險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往往搶占先機。及時的果斷決策,就是在把握機會,本來這世上的機會並不多,有些機會是稍縱即逝。優柔寡斷往往浪費時間,錯失良機,得不償失。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