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2 11:16:03瀏覽5743|回應0|推薦9 | |
來源:千年等一天博客 1889年4月20日,有一個“魔孩”誕生了,後來的他讓全世界的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當中,猶太人因為他遭到了滅頂之災……我想說到這裏大家應該知道是哪個人,對,就是二戰的罪魁禍首——希特勒。在人們心目中,他就是惡魔的代言人! 不過大家知不知道,希特勒在一戰時只是一個小兵!很不幸,上帝讓他留下來挑起二戰!哎……不過上帝可能是想讓他給後人留點什麽,上帝本意是想讓他留點好的,沒想到他利用他的才能使自己變成一個政治狂人,傷害世界人民。 希特勒為什麽能成為一個政治狂人呢?他只利用了一點——他的可怕的演講才能!就是演講,也可以說是花言巧語,正是因為憑借三寸不爛之舌,阿道夫·希特勒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搖身一變而成為一個“風雲人物”。 在當時,國民心中潛在著種族主義情緒,希特勒更是深知這一點,他在嶄露頭角的過程中,深思熟慮,巧妙地利用民眾的愛國主義熱情打動人心,將領導權奪到自己手中,其中的手段就是演講!希特勒善於抓住人的心理,並加以利用,同時加上自己的身體語言(據說他有一次在短短的十多分鐘的演講中就用了36個不同的手勢和更多的表情),深深感染了在場的人們,每一次的演講人們都蜂擁而至,每一次都非常成功,每一次都讓聽眾情緒激昂…… 希特勒留給後人學習的唯一一點就是演講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比他聰明,只是我們不懂得怎樣去抓住聽眾或觀眾的心理。演講最重要一點就是你怎樣去讓你的聽眾或觀眾聽到他們想要聽的內容,做到這一點,你的演講就是成功! 我們要學習希特勒的在演講中加入表演術,能夠毫無畏懼地表達自己並使用獨特的、個人的、富於幻想的方式,來說出要對聽眾說的話。而表演本身,就融人了表演者的個性,才華和機智。一個好的演員不會是一個蝶曄不休的說話者,她的表情、眼神、手勢、動作,甚至一個特寫,一個靜默的背影都比語言本身更打動人心。但是一個演說者更重要的當然是說話。借鑒和學習表演藝術是為了使自己的演講更生動、形象。 演講可以說是一個邊緣學科,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很簡單的,也可以說是難如登天的。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演講得到更好的效果,還是要多多練習的,更多的實踐!單單一直去看什麽演講的技巧是無法真正提高自己的演講才能的! 我常跟人家說笑,說我的偶像是希特勒,他們都說我是“戰爭狂人”,呵呵,其實我也沒那麽強!我的“偶像”的意思其實就是在說“希特勒的演講才華讓我非常敬佩”,敢問這世界有幾個能做到只用“說”就能讓自己達到顛峰!!!凡事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人也是!千萬不能一葉遮目不見森林!我們也可以從某個“壞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的!關鍵是自己怎麽去解讀!!! 以下文字摘自周紀寫的《素描希特勒》 希特勒的演講才能,體現在哪些地方? 一個年僅20歲的法律系學生在聽到希特勒早期的演講後評價說:“我首先感到的是,這個人很真誠,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講出來,而不是故弄玄虛,把自己還沒有絕對把握的東西告訴聽眾。”一個名叫奧托.施特雷塞爾的觀察家說:“他試圖了解每一個他所接觸的人,他讓人們去自由感覺,表達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說出他們最想聽的話。” 而希特勒也努力精益求精,使其形象和技巧更加完美。他常常穿著軍用雨衣,戴著一頂黑絲絨帽子,手持一根很粗大的節杖。他不停的做著手勢,觀察著觀眾們的反應,然後進行引導,從聽眾們發出的音效來判斷,以此不斷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他僅用一些小手段就一次次的征服人們。 一位諷刺作家說“這個人並不存在,他只是他所發出來的噪音。”開始《慕尼黑郵報》奚落他:“其活像個喜劇演員,他的演說像雜耍。”但後來也不得不承認,“在慕尼黑鼓動暴民最有能耐的就是他。” 提到希特勒的演講技巧不得不說說他的手勢。叔本華曾說過:“一個民族越是生氣勃勃,越是使用手勢,並存在某些特殊的、傳統的手勢,這些手勢只能在當地使用,只具有地方意義。”“手勢作為交談的一種輔助,就像一支曲調中的低音部,在和弦中,如果低音部使三重奏保持音調正確,低音部就增強了演奏效果。” 而希特勒就專門在一位精通肢體語言的星相學家的指導下,設計演講的手勢,並常常對著鏡子和相機反復排練著,以求達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 與羅斯福在“爐邊談話”的習慣不同,他在廣播室裏語音過快,吐字不清。能夠掌握並運用語調和手勢調動起大廳裏成千上萬聽眾的情感,這最合乎他靈感發揮的韌性和隨意性。他就像一位得到上帝真傳的演員,每每賣力的“演出”著,每次演講之後渾身濕透,體重減輕4——5磅,而演講期間要喝下多達20小瓶的礦泉水。 當時一個追隨者說:“有時候我幾乎覺得,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無條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而波蘭記者阿克塞爾.海斯特回憶:“從他的演講中我們聽到了被壓抑的激情和愛意,表達這一切的是愛的語言,他的叫喊充滿著憎恨和情欲,他的話語充盈著暴力和殘忍。所有的語調和聲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們如同被壓抑太久的邪惡沖動。”詩人勒內.希克勒則把其演講戲劇的效果說成是“強奸和謀殺”。 當時美國的使者史密特被派往德國調查納粹黨的情況,在他與希特勒碰面後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傑出的在野黨領袖。我很少傾聽一個如此瘋狂又如此通情達理的人發表議論。”希特勒的演講常常爭取留用余地和運用弦外之音的方式增強其說服性,他可以像一個卓越的鋼琴家那樣能撥動中產階級的心弦。 當面對忠實的聽眾,他充滿了激情和戲劇性,仿佛失去控制;但面對非納粹黨員,他講的聽起來蠻有道理,從而更具說服性。而在主要信奉路德教的地區,他演講中就可能帶一定的反天主教傾向,反之亦然。以當時若特海姆城為例,那裏的極大多數人都信仰路德教,所以納粹就強調“積極基督教思想”從而贏得了支持。 與此同時希特勒把語言暴力發揮到了極致,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他紛紛將他們挑落馬下。馮.米勒教授回想起啤酒館暴動中希特勒的演講時說:“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來,在幾分鐘或者幾秒鐘內能讓群眾態度轉變如此神速的情景。” 奧匈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的兒子奧托.馮.哈布斯堡在一次觀察後發現:“跟他站在一起的共產黨,在開口之前,就被他打動了,他是個有某種磁性的天才。” 作為將領布勞希奇說:“我和這個人爭辯的時候,感覺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埃哈德.米爾希說:“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錯算術題的小男孩。”憑這樣的本事希特勒不無驕傲的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並且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真可謂一人之變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