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人類從地球上消失...... 科學家預測慘境(組圖)
2007/08/26 11:55:57瀏覽1938|回應0|推薦3

當人類從地球上消失……

艾倫‧威斯曼 (Alan Welsman)訪談錄

翻譯: 馮誌華

設想一下,如果人類不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成為歷史回憶中的名詞,世界將會怎樣?這或許是一個檢驗人類對環境影響的新主意。

你是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再沒有同類伴你左右——或許很多人都曾幻想過這樣的場景。如果這個幻想成現實,甚至包括你在內,所有人都從這個星球上突然消失,情況會怎樣呢?這個幻想現在成了《無人世界》(The World Without Us)這本新書的立足點。本書的作者是科學作家艾倫‧威斯曼(Alan Welsman),目前他受聘於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任新聞學副教授。在這個架空的思維實驗中,威斯曼並未對人類為何消失得無影無蹤進行嚴密闡釋。他只是簡單假定了人類突然消失這個前提,而後描繪了隨著時間的演進,在幾年、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內,地球上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根據威斯曼的說法,地球上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將立即開始走向崩塌。沒有了道路清潔工和養路工的維護,幾個月內,那些氣派的馬路和高速公路就會龜裂變形。隨後的幾十年裏,許多住宅和寫字樓將會倒塌,但一些不起眼的小家什卻擁有極強的抗腐蝕能力,比如那些不銹鋼廚具,如果恰好被埋在雜草叢生的廚房廢墟中,可以保存數千年之久;而一些普通的塑料制品可能在數十萬年內都毫發無損,直到微生物通過進化,能夠分解這類物品為止。

當人類消失地球會變成怎樣(圖1)

《科學美國人》的編輯史蒂夫‧米爾斯基(Steve Mirsky)近日采訪了威斯曼,試圖探明他撰寫這本書的緣由,以及我們可從他的研究中汲取何種教訓。以下內容是這次訪談的部分摘錄。

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了,曼哈頓壯觀的街景也不會存在太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副教授威斯曼在他的新書裏就描繪了這樣的情景:人類消失之後,高樓林立的紐約將逐漸變成枝繁葉茂的森林。

“當人類已成往事,我們所創造的那些物質文明,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呢?大自然會把所有的痕跡統統抹去嗎?有沒有可以留存永久的事物呢?大自然的力量會再一次將紐約拉回到17世紀初的叢林狀態嗎?”

人類消失後的第二天(圖2)

七天後(圖3)

“我曾與紐約的市政工程師和養護人員聊過,話題很有趣——紐約憑什麽與大自然對抗。結果我發現,那些看似金碧輝煌、規模宏大、永存不朽的紀念碑式建築,實際上脆弱不堪。它們擁有的一切功能,乃至它們的生存,全都是人類所賜。‘曼哈頓’在印第安人的語言中,原指遍布丘陵的島嶼。現在的曼哈頓已經變得平坦多了,到處是縱橫交錯的街道。過去的曼哈頓島周圍流淌著40多條河,還有許多泉眼。而如今,雖然這一地區降雨量和以前差不多,但地表水卻明顯減少了。這些水都到哪兒去了呢?全都藏在地下。一部分由排汙系統排走了,但排汙系統遠不如自然排水有效,大量地下水暗流洶湧,四處尋找出口。就算是陽光明媚的大晴天,為了保證地鐵暢通,排水系統每天都要從地下隧道排走1,300萬加侖(約合5萬立方米)的水,否則恐怕這裏很快就變成水鄉澤國了。”

四年後(圖4)

二十年後(圖5)

“地下水會腐蝕鐵軌,為此,曼哈頓在多處都建有水泵室。在水泵室裏,你可以親眼目睹室外潮水般湧來的地下水,而水泵室下方就安裝著抽水的水泵,這些水泵是依靠電力驅動的。目前,我們使用的大部分電力來自於核能和火力發電。這些發電設施很多都裝有自動防故障系統,無人監測時,會自動拉閘以保證電廠狀態不致失控。人類一旦消失,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電力中斷導致水泵罷工,地下水便開始蓄積到地鐵隧道中。短短48小時,紐約市的地下水就能匯成洪流,有些地方甚至會溢出地面。排水系統失效,下水道很快就會被不計其數的塑料袋等雜物堵塞。公園裏那些無人清理的枯枝敗葉,這時也會加入到堵塞物的行列,成為塑料袋的幫兇。”

“這時地下會出現什麽狀況呢?大面積的腐蝕。想想萊辛頓大道(Lexintgon)下的地鐵線吧,你在這兒候車時,也許會註意那些用於支撐天花板的鋼柱,上面可是真正的街道。但這些貌似堅固的鋼柱,很快就會被腐蝕,最終斷裂。數十年後,上方的街道也會垮塌,一些街道變成了河道,就像蠻荒時代的曼哈頓那樣。”

五百年後(圖6)

3.5萬年後(圖7)

“曼哈頓的許多建築地基都打得很牢,不過就算是那些全鋼結構的地基,工程師在設計時,也沒有考慮會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這些建築最終倒塌就成了必然。另外,由於氣候變化,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我們還要面對更加狂暴的颶風,它會不時地出現在北美大陸東海岸。一座建築倒塌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造成周圍很多建築倒塌,產生大片空地。而倒塌所掀起的風塵,會帶來植物種子。這些種子就在空地和龜裂的人行道上生根發芽。它們在落葉層中本來就可以順利生根,而來自混凝土粉末中的石灰,為它們營造了更適合生長的弱酸性環境。城市自此開始發展它自己的小生態系統。夏暑冬寒,不斷交替。每年春天,在溫差的影響下,街道上都會出現新的裂口。這些裂口在水凍融作用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寬,種子完全可以在這裏生長發芽,而這一切轉瞬即可發生。”

地球這幅壯美的畫卷中沒有了人類的身影,這顆藍色星球的生態系統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威斯曼認為,通過觀察目前地球上一些原始區域的生態狀況,我們可以從中窺見這樣一個假定的世界。

“為了能看看人類離去之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麽樣,我到了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考察,其中包括歐洲的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想象一下,當你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聆聽著大人講述格林童話,眼前會不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黑暗陰郁的森林裏,不時傳來幾聲野狼的咆哮;老樹的枝杈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苔癬。沒錯,位於波蘭和白俄羅斯交界處的這片森林,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公元14世紀初,一位立陶宛公爵(Lithuanian)(後來的波蘭國王)將這裏設為禁獵區,而後,俄國沙皇又將這裏作為皇家狩獵場。二戰後,它成了一個國家公園。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很多罕見的巨大樹木。那些高150英尺、直徑10英尺的橡樹和白蠟樹,樹皮已經長得足夠厚了,連啄木鳥都把這裏當作儲藏松果的倉庫。在這片神奇的原始森林裏,這只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而已。除野狼和麋鹿之外,這裏還是歐洲本土野牛的故鄉——現在這類野生種群已經所剩無幾了。”

10億余年後(圖8)

50億年後(圖9)

1萬億年後(圖10)

“我還曾拜訪過位於韓國和朝鮮交界處的非軍事區。這片大約150英裏長、2.5英裏寬的狹長地帶,卻擁有兩支彼此對峙的軍事力量。在這兩支軍隊之間的地帶,不經意中形成了一個野生動物樂園——如果不是這一地帶的特殊性,不少物種可能已經滅絕。這裏,你會聽到士兵們通過揚聲器向對方喊話的聲音,看到不停揮動著的宣傳標語——但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氛圍中,映入你眼簾的竟然還有悠閑越冬的鶴群。”

“為了真正了解無人世界,我意識到還應該熟悉人類進化之前的世界面貌。為此我來到了人類起源地非洲,這是目前世界上僅剩的還有大型動物自由漫步的陸地。其實,在其他大陸及許多島嶼上,以前都曾有過很多大型動物。比如美洲大陸的巨型樹獺,甚至比猛獁象還要巨大;再比如海貍,它擁有熊一般的體魄。是什麽把這些動物從地球的版圖上徹底抹去了呢?這個問題到現在仍存在爭論,但許多證據都將矛頭指向了‘我們’。在每塊大陸上,從人類進駐開始,動物滅絕的噩夢就持續不斷地發生。不過,非洲例外,這是一塊人與動物共同進化的大陸,這裏的動物甚至還學會了如何逃避人類的捕殺。”

“沒有了人類,北美洲可能會在短期內成為巨型鹿的棲息地。大片的森林將重新橫貫大陸。最終,那裏將進化出更大的食草動物。相應地,更大的肉食動物也將出現。”


仔細考量一下無人的地球,這本身是有實際好處的。威斯曼認為,他的研究方法為審視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開啟了另外一扇門。

“我並不是暗示大家,要為人類的突然消失而憂心忡忡,或擔心外星人的致命射線隨時會奪去所有人的生命。我們應該把人類消失這個假設作為一個切入點,來審視我們的地球。如果我們讀到一本書,詳細記述了人類一手造成的環境問題,預言了未來我們可能面對的災難,心中都免不了湧起這樣的念頭:噢,天哪,這回怕是難逃一死了!難道世界末日真的在向我們招手嗎?恐懼和沮喪常會縈繞在我們心頭。相反,我這本書開門見山地談到了世界末日,透過假設來體察世界,相信讀者會消除不必要的擔心。不管何種原因,首先預想人類完全消失,現在就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視角看看會發生些什麽。這是減少我們恐懼感和焦慮感的好方法。觀察無人世界中發生的林林總總,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當下世界在往何處發展。”

“比如,思量一下我們的創造物何時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包括殺蟲劑和一些工業用化合物在內的有機汙染物都非常難以分解。還有大量塑料,它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二戰之前,這一切幾乎都還未誕生。人類對地球的掌控能力越來越強,面對其他物種在這方面不成比例的失衡情況,你可能會想,我們不會有什麽樂觀的未來了。我在該書的末尾提出了一種觀點:人類要想作為當前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繼續留下來,就要更多地註重保持生態平衡。”

“可怕的核廢料和汙染物,這些都是拜人類所賜,其中有些甚至等到地球壽終正寢時都不會消失。但我從無人世界中看到的並不全是這些,還有那些人類創造的燦爛的文明成果。當我談及有關人類消失的話題時,一些人會有這樣的反應:人類的消失難道不是一種令人悲痛的損失麽?那些彪炳史冊的藝術作品、精美絕倫的雕刻、凝結了人類智慧與想象的建築,這些文明成果在人類消失後命運會如何呢?在它們身上是否會留下我們的氣息,表明人類曾經存在過呢?還有一些人起初認為沒有人類的世界會更加美好,但轉念一想,他們也認為人類的消失並不是什麽愉快的事情。為了使地球恢復到更加健康的狀態而讓人類全部消失,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一種因噎廢食的舉動。”

(文章来源: 環球科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118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