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裔在美國150年: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轉載)
2007/06/23 08:18:51瀏覽7404|回應0|推薦4

華裔屬于最早移民美國的族裔之一,華人大批移民美國的歷史至今橫跨了一個半世紀。這150年的歷史見證了華裔移民在新大陸頑強求生、艱辛創業,尋求新生活的不懈努力。生長在美國的第二代華裔作家張純如,在她出版的英文書---華裔在美國---一部敘事體歷史書中,以紀實體歷史的形式給我們細細講述了華裔在美創業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故事。以下摘編了張純如新書中的一些精彩細節,與讀者一起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1848年 --- 到“金山”去淘金 

華裔移民歷史最早起于當加州發現了黃金,掀起淘金浪潮的1848年;最早的華裔移民來自廣東省,千百鄉村農民借債或賣身,漂洋過海 到“金山”去淘金。金山指的就是美國加州。從歷史記載上看,1848年二月,也就是加州發現金礦消息傳出的第二個月,兩名中國男子及一名女子乘坐美國鷹號(American Eagle) 海輪,從廣州(Canton) 橫渡大洋抵達加州的三藩市,成為最早登陸並留居在“金山” 的華裔移民。隨後兩年,一波波的華人接踵而至,大部份人隨即轉往金礦Sutter’s Mill淘金去,少數留守城市的華人則聚集在三藩市當時的Dupont街及Sacramento街上,為淘金者逐漸形成後來的“唐人街” 。


Grant Avenue Street scene late 1800


in the early 20th centu

1850年之前,在美國的華人不足50人。1851年,就有2716華人為追逐拾金夢抵達了舊金山,1852年抵達加州的華裔淘金者激增至兩萬多人。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因淘金失敗而從邊遠的礦區返回三藩市,留居在唐人街。三藩市因此被稱為 Dai Fou ,廣東話音“大埠”( 大城市) 。 1849年,第一家中餐館開在Jackson街。  

古語有曰:民以食為天,這個最早的唐人街區內,最初的生意形態是服務華裔同胞的飯館。1849年12月10日的San Francisco Daily Alta California日報上就報導了一個盛大的場面,約有300多名華人聚集在三藩市的Jackson街上一家店名為Canton的中餐廳共享晚餐。能吃上一頓中餐大約是這些漂洋過海、遠離鄉土的淘金者略解鄉愁的唯一方式吧。喜歡吃中餐的不僅僅是華人。不久,許多白人淘金者也發現這種新奇的中國食物Chow Chows十分可口美味,這一發現鼓勵了更多華人去開中餐館來招待白人和其他淘金者。 1851年第一家華裔洗衣店開張, 除了開雜碎餐館之外,早期華裔又注意到另一個服務行業 ---代人洗衣。當時的白人都是雇請洗衣店來洗燙衣服。經營洗衣店能賺錢不少,但是卻被認為是身份低下的職業,大多白人都不肖于經營。有的富裕的加州人干脆將衣服寄到香港去洗,一打襯衫的費用是十二美元,來回時間是四個月。夏威夷的洗衣館很快以每打襯衫八元把生意搶了過來。1851年,李華(譯音Wah Lee) 開起了舊金山第一間華人洗衣店,收費是五美金一打襯衫,而且高高懸掛起WASH’NG AND IRON’NG (洗衣燙衣) 的招牌招徠生意。

經營各式東方禮品的華裔店鋪也逐漸散見街頭,向過路的淘金者兜售瓷器花瓶、玉器、玉器雕刻、中國像棋、中國國畫、中國茶具等。這些店面通常掛起閃爍的金字招牌,高懸紅燈籠、紅綢緞帶來吸引路人目光。

開洗衣店不通英文? ---劃幾個圓圈圈收費

為什麼早期華裔移民偏好開洗衣店? 開洗衣店是自己創業的最快渠道,不需要開業資金-- 只要備有一塊搓衣板、洗衣肥皂和一個燙衣鐵斗;不需要特別技能 --只要有一雙勤快的雙手,就能開業。洗衣被視為低下的服務行業,其他白人不肖經營,而且有市場需求,所以華裔移民很快成為洗衣店行業的主力早期華裔移民都是單身男性,開洗衣店,連住房都解決了,就住在洗衣店後背的一個角落。日夜連續十多個小時洗衣、燙衣,以勤奮的體力勞作換來的收入遠遠高于在築鐵路或在農場做農工。開洗衣店的華裔有許多是沒有文化的,更不諳英文。要如何向顧客收取洗衣費呢? 沒問題,他們準備好幾張紙,在每張紙上劃出與銀幣大小相當的圓圈圈,大圓圈是half dollar 50¢ ,中圓圈是25¢ ,小圓圈是10¢。每次收費時,就將大圈、小圈的示意圖遞給客人看,客人按圈圈的大小及圈圈的個數來付錢。

1853年 --- 都板街店租每月五百元  

1853年,由華裔開辦的小商店已佔據了舊金山的大半條都板街 (Dupont Street,大約是現在的Grant Street) ,這是市區內最佳的零售地段。這些店面都屬于白人,租給白人店家,租金約每月$200,但租給華裔店主,則收高價租金$500。(編者按,1856年一位中等收入的白人月薪不足$50,按此折算,每月$500的租金應該相當于目前的$40,000) 。因此許多白人都爭相將店面出租給華人謀求高利。

1856年第一本中文商號索引發行  

1856年出版的一本書名為Oriental的中文商號索引,也許是美國最早的中文黃頁簿,列出了33家貨品商店,15名藥劑師, 5間中藥店,5家餐廳,5家理發店,5家肉鋪,3家提供長期食宿的旅店(boarding homes) ,3間木材坊,3家裁縫店,2家打鐵匠店,2家烤面包店,一木雕店(carver),一家篆印雕刻店,一個翻譯官,以及一個代理美國貨的經紀人。

美國中文電話簿

美國的第一種外語報紙是中文報紙  

當年來到舊金山的華人大多數是不識字的鄉民,少數有文化者很快學會了英文,于是經營文書服務,為同胞代書家信及為商家作翻譯。雖然遠離中華鄉土,但崇尚文化的華裔迫不及待地辦起自己的報紙。最早的一份中文報是1854年在舊金山出版的Gold Hills News (<<金山新聞>>) ,兩年之後,在Sacramento的唐人街(當時華裔稱之為 “二埠” , 即 “第二唐人街”) 又多了一份中文報紙Chinese News (華文報) ,此時距離第一批華人抵達舊金山的1848年僅有六年時間。與美國其他早期移民族裔如德裔、法裔相比,華裔對自身文字的重視令美國史學家都驚嘆。中文報紙因此也是美國社會的第一種外語報紙。

2005年10月12日,美國中文報紙《僑報》、《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等用多個版面詳細報道了神舟六號發射成功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

十萬華裔勞工築鐵路  

1865年,華裔移民的人數已增長到五萬人(50,000) ,90%是青年男子。這些人來到 “金山” 已不是去淘金,而是去了修鐵路。當時承包修築鐵路工程的Central Pacific公司最早主張雇用中國勞工,因為他們勤快、順從、吃苦耐勞、工資低。最初雇用50名中國人,很快雇用更多當地華裔勞工,隨後更是不斷從中國廣東直接征召華裔勞工來美,前後有10萬華裔勞工參與了修築美國鐵路。

19世紀70年代,大量華工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修築鐵路。圖為加州民眾樹立的銅雕“開路先鋒”,以紀念華工對經濟繁榮做出的貢獻。

華人修築鐵路的進度還是最快的,在1869年四月曾舉行過一次築路的速度測試,8名愛爾蘭人與8名華人勞工聯合操作,12小時45分鐘內鋪完了超出10英哩長的鐵軌道。而白人勞工每天鋪路進度只有一英哩。當時華裔勞工自帶帳篷,住、吃都在工地,每天苦干12小時以上,每月每人只能領到工薪$30美元。白人勞工每月工薪約為$50美元。因此雇用華人勞工的承包商賺了大錢。而美國勞工階層卻認為中國人是競爭對象,搶了他們的飯碗。這也是其後1870-1880年代引發了美國的排華浪潮的主因之一。

1869年5月10日,東、西兩岸的鐵道線終于在猶他州的Promontory Point接軌,完成了橫貫美國東西的大鐵路的修築工程,華人負責修築了西邊的一段690英哩鐵軌道,愛爾蘭人修築了東邊的一段1086英哩。這項對美國工業化發展至關重要的交通大動脈的建設,華人有一半的功勞。 南遷開發農場 修完鐵路,也意味著十萬華裔勞工的失業。金山夢的破碎,使得許多華人返回 “唐山”( 中國) 家園,但也有數萬人留居在舊金山、沙加緬度的唐人街內。由于鐵路使得東西運輸順暢,加州農場的新鮮農產大量運往東岸。加州農業農場開發又帶來了新的商機。留下來的華裔大批轉去當農工,開發農場。

華人漸而往南遷到加州的Fresno農場一帶。也有一部份轉往美國南部地區如田納西州、新奧爾良等州的農場。由于當時的法律限制,不允許華裔擁有農場的土地產權,華人只能當農工。一些有了積蓄的華人後來就移到城市中,開起了雜貨店。

華人果樹專家呂金功 


 

19世紀有一位成就卓著的華人果樹專家呂金功(Lue Gim Gong)鮮為人知。呂金功1868年離開廣東台山,年僅十歲。他先到三藩市,後來到了位于南亞當斯和馬賽諸市的制鞋廠做工。後被著名外交官安森‧伯林革姆的佷女凡尼收做了養子。凡尼去世後,呂金功繼承了她一萬兩千美元的遺產和兩座位于佛羅里達的植物園。在佛羅里達,呂金功將他的一生獻給了園藝事業。他成功的種植出了抗霜凍並可長久保鮮的橙子。這項創新不僅獲得了大獎,人們並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橙子。他的創新還包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抗霜凍葡萄柚,改良型甜隻果,櫻桃干,在溫室內生長的可在感恩節前就成熟的桃子。為美國的水果農業作出了杰出貢獻。

1870年代華裔商業之興旺時期  華人的蔬菜小販依然挑著扁擔在三藩市街上叫賣,市內的洗衣店被華人洗衣工控制著,許多華人並開始進入了批量生產工業,集中于四種工業︰制鞋業,毛紡織業,煙草業和制衣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成為了工人。到1870年為止,華工的數量佔了城市中四種主要工業行業工人總數的一半。這些工人的雇主大多數也是華人。

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三藩市大約共有五千名華裔商人。其中的許多人生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震撼了主流社會中的白人,並使他們對華人刮目相看。1866年時,這些商人就擁有了這個城市一半的煙草工廠,到1870年的時候, 十二家拖鞋廠中的十一家里面清一色的就只能看到中國工人的面孔。這五千華人精英所涉及的領域包括農業產品的中間人和批發商,零售行業, 水利石英采礦業和勞工承包商。

成功的華裔商人不僅賺到錢,更也隨之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地位。在封建制度的舊中國,商人即使再有錢,仍然不受社會重視,難以躋身貴族或上流社會。但對于移民來美國的華人,在經商致富的同時,經濟上的成功使得商人倍受尊重,令他們晉升至富裕的上層階級。 成功招徠妒忌,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

物以稀為貴,最早抵達美國的華人曾受到尊貴的禮遇。1851年之前,華裔移民人數約二、三百人,為舊金山帶來許多新鮮事物與文化,引起美國社區的極大好奇心,將華裔當作貴賓來招待。1850年,舊金山的市長John Geary還特別要求華裔社區代表參與加州成為美國第31個州的慶典。但隨著華人人數激增、華人社區不斷擴張,特別是1870-1880時期一批成功華裔商人的涌現,白人就感覺到威脅。對華人的態度由友善變為敵對。   

美國勞工階層認為華裔勞工搶了他們的飯碗,而中上層白人則認為華裔社區的繁盛對美國社會構成威脅。這種恐慌心理最終促使亞瑟總統于1882年五月六日簽署了 “華人排斥法” (Chinese Exclusion Act)。這條臭名昭著的法律禁止新的中國移民進入美國,並引發了1880年代的美國國內一系列以暴力驅逐華人的事件,造成排華浪潮。由此起,美國華裔移民史陷入低潮時期。

餐館 --- 華裔創業的基礎行業   

到1920年的時候,粗略的估計有四分之一的在美華工都在從事餐館的工作。這些餐館絕大多數都是家庭店的模式 -- 也就是說,餐館的店主既是大廚,又是洗碗工。而他的太太就做女侍應和收銀員。

這類中餐館不經營地道的中國菜,而供應迎合美國人口味、看似中國菜的菜單。比如說︰煎面 (“fried noodles”) 就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制作出來的。一次一個華人大廚無意中將一把面條丟到油鍋里。後來,當他發現他的客人喜愛這種炸得焦黃的脆面時,他將這種煎面加入了他們的菜單。這種美食一下子在他們的客人里傳開了。其它餐館也紛紛效仿。

  據說,雜碎也是偶然發明的。有一次,一群喝醉了的白人深夜闖入一家即將打烊的中餐館,要點菜;慌張的店主為避免惹事,趕忙將幾盤切好的蔬菜、肉片混炒在一鍋,澆上濃濃的醬汁,取名<雜碎>(chop suey) ,端上桌給客人吃。意想不到,客人吃了大加贊賞。<雜碎>(chop suey) 因此廣泛流傳,成為日後美國中餐館的必備菜肴。

  簽語餅/幸運餅(Fortune Cookies) 是另一個美國中餐館必備的特色食品。它的發明人據說是于1916年在洛杉磯開設面條店的江大衛(David Jung)。剝一個簽語餅,讀一下餅中夾著的字簽,測測今天運氣,已成為美國人到中餐館就餐的一大飯後樂趣。

中藥店---華人的家傳生意 


與中餐館一樣,中藥店也屬于典型的家族生意。歷史學家劉海明(Liu Haiming) 描述了1900年一間洛杉磯中藥店常義堂( Chang Yitang) 的經營情形。常家住樓上,樓下做了醫生的辦公室,丸藥廠,藥店和茶屋。在常的辦公室里,他通常會先替病人號脈,然後談談病情並開出藥方。在廚房里,他的太太Nellie會沏好茶,然後讓他們的佷兒連同餅干一起送去給等候室里的病人們。他們還出售自制的草藥丸,這是一項極其辛苦的工作,要由幾個人一起合作。他們要用足底或膝蓋將草藥碾成碎末,然後放進他們叫做“石船” 鐵制容器里,這個容器之所以叫作石船是因為他外形與船類似,只不過在側面加了兩個把手。之後粉末要經過篩選,然後加上蜂蜜,倒出後搓成小粒的藥丸,再由烘干機烘干後裝瓶通過郵寄的方式出售。

郵購萬金油,超值靈丹妙藥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洛杉磯有位中藥店主梁湯姆 (Tom Leung)以積極主動的行銷策略而令其中藥店名聲大振、生意興隆。梁頻繁的在洛杉磯的報紙上刊登廣告,向外界聲稱自己是皇家名醫之傳人,在聖誕節時給他的病人們寄賀卡,還將日歷和印有他的草藥公司的名字的尺子作為禮物送給他的病人們。由于生意在當地做得很好,他又開展了郵購業務 -- 給那些填寫了自己慢性病癥狀的病人們郵寄中藥。梁最著名的暢銷藥品是萬金油,他用它給病人治好了從牙疼到蚊蟲盯咬等數不清的毛病。他還將萬金油命名為“世界上最具超值效果的靈丹妙藥”。隨著他的名聲傳播,他很快變成了可以負擔得起豪宅,雇得起佣人,廚子,和家庭教師的有錢人了。

但是,在十九世紀早期,中藥師因為無執照行醫而被罰款或抓進監獄的例子屢見不鮮。Tom Leung被送進監獄不下壹佰次,他早就習以為常了,認為入獄是他經營中藥店的生意成本。坐牢甚至被排上了他的日程表。他還教會了秘書如何在警察到來之際立即向銀行借到保釋金。被俘事實上帶給了他意想不到的收獲︰免費為他做了廣告。就連他的太太都說︰“他給抓進去的次數越多,他就越出名。”

顧客以木棍指點購物,華裔開雜貨店溝通有法, 華裔創業最成功的領域還包括零售業。華裔開設的雜貨店(grocery stores) 、日用百貨店(department store) 不僅限于唐人街內,更遍布加州各城市的白人社區,以及後來延伸進入美國中部、南部各州。

美國內戰結束後,華人在南部經營起日用雜貨店,服務對象基本是初獲自由的黑人奴隸。這些黑人不樂于到白人經營的商店購物,而情願光顧華裔開設的雜貨店,以避免遭歧視。由于語言不通,華裔店主就在店面擺放十數條棍桿,專供顧客用來指點想買的貨品。對每種貨品,店主都留下一個樣品,訂貨時拿給供貨商看。華裔雜貨店主一家通常住在店面後邊的貨倉內,將三、四張長條板凳拼在一起就是張床。

華裔雜貨連鎖店主榮登時代雜志

1920年,最著名的華裔百貨店老板是Joe Shoong ,他1903在加州Vallejo市開了一小小的雜貨店,不斷擴張成為全美國的一元平價百貨市場(Dollar Stores), 至1920年,Joe Soong已在全美擁有50多家連鎖分店,面對的顧客都是主流社會的白人,而且絕大部份的雇員也是白人。Joe Soong成為當時加州排名第二的大富翁,並獲當年<<時代雜志>>(Time magazine) 評為 “最富有的著名華裔商人”( “the richese, best-known Chinese businessman in the U.S.”)

二戰時期美國華裔踴躍入伍效忠  

二戰是美籍華人們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由于美中兩國在戰爭中有著共同的敵人,所以美國華裔在戰爭中的努力使中美兩方同時受益。當時在美的華裔男性紛紛踴躍報名入伍,為美國而戰。華裔新聞工作者Charlie Leong說︰“于我們這一代的男性來說,二戰是我們那時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們終于可以在美國社會中大顯身手了。” 戰爭使華裔走出了唐人街的貧民窟,穿上軍裝,效忠美國,獲得美國人的認同。

華人老兵歐陽金海曾參與諾曼底登陸戰役,經歷了反法西斯戰爭,在戰鬥中英勇負傷,後來獲得了美軍最高嘉獎——兩枚紫心勛章。

1960-1980年代,台灣留美學生人才輩出。來自台灣的華裔僅在移民後的第二代就使他們的事業達到了頂峰。在一九七六年,MIT 的丁肇中教授(Sam Chao Chung Ting);由于發現J/Psi 分子中含有新型的夸克和它的對抗分子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八十年代的時候,另外兩位來自台灣的杰出華裔科學家,楊振寧(Chen Ning Yang)教授與李遠哲(Yuan Tseh Lee) 教授,憑在分子放射踫撞方面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原伯克萊加州大學校長田長霖的聲望更高,他是第一代移民、來自台灣的留學生,成為全美著名高等學府的校長之成功故事,是華人社區津津樂道的典範故事。

當代華人學者、企業家 --- 美國高科技領域的佼佼者  

作為台灣移民的後裔,張純如在書中指出台灣移民對學術方面的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也幫助美國實現了它的工業高科技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曾一度稱霸電腦軟體業的Lotus軟體發明人王安,就是來自台灣的移民企業家。1951年王安以$600美元創建王安公司(Wang Laboratories) , 1967年王安公司上市,創下當時美國股市史無前例的公司發售初始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最高交易記錄,令王安一夕之間成為身價億萬。只可惜八十年代後,王安公司因經營不善而倒閉。

王安 An Wang(1920-1990):文字處理機之父、王安公司創始人

作為華人電腦之王,王安的輝煌與悲劇色彩是成正比的。這位從哈佛下海的華人,於1951年創辦王安實驗室,八十年代達到事業頂峰,在全球計算機和辦公電腦設備領域領銜群雄。個人財富一度達到20億美元,為全球第五富翁及華人首富。1985年,王安公司首次出現虧損,其後持續下滑。1990年,王安因癌癥病逝,此時帝國已搖搖欲墜。1992年,公司宣布破產保護。1998年,終被人購並。因為戰略失誤,王安也因此與DEC的奧爾森、蘋果的喬布斯等成為計算機史中的最大的悲劇英雄之一。

另一位華裔高科技創業先驅是矽谷長青樹企業家來自中國的第一代移民李信麟 (Sen Lin Lee) 。當年才卅五歲的李信麟創辦了第一家公司魔鬼系統(Diablo Systems),他研制出了第一台輪式打印機並投入大量生產。一九七二年,施樂公司急于尋找一種能和IBM的球型打印機競爭的打印機,于是,他們花兩千八百萬美金買下了Diablo。李信麟因此創造了早期的矽谷神話。之後,他與別人合伙成立了奎茂(Qume )有限公司,專門生產計算機的外圍設備,發明了雛菊印表機讓競爭對手IBM為之喪膽。在一九七八年, ITT 投資了一億四千六百萬美金買下了Qume公司。李被提升為Qume公司的總裁,並擔任ITT的副總裁和商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主席。不僅如此,早在一九七八年,李信麟就設計出了IBM相容個人電腦,還是小型雷射印表機的發明人。一九八九年,奎茂的英文名字Qume還成為矽谷的一條路名,與之交叉的道路則是‘Fortune(財富)’。在事業方面,他擁有國際電訊公司(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百分之七十的股權,該公司每年營業額高達一億五千萬元,其中關系企業Cortelco制造的電話數量,佔全美第一。

李信麟 David Lee is one of Silicon Valley's first Chinese entrepreneurs, with busines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elsewhere.

二十世紀末網絡新經濟,華人精英風雲顯赫  


林傑屏 David Lam, founder of Lam Research

王嘉廉 Charles Wang,founder of Computer Association

楊致遠 Jerry Yang, founder of Yahoo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網絡新經濟時代,從最早的香港移民David Lam創辦Lam Research公司、王嘉廉(Charles Wang) 創辦CA (Computer Association) ,到近期的陳丕宏的宏道公司(Broad Vision) ,進而到楊致遠創辦雅虎(Yahoo.com) 成為網絡經濟的標志,這一串串華裔在科技界的傳奇故事就更為讀者熟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1043717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09:36 【udn】 這裡更便宜!玉器 聯合 第二 瓷器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