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年初冬小旅行之月(1)
2016/03/22 00:12:51瀏覽157|回應0|推薦2

2015年12月6日(週五),是我固定每月定期發表「每月行程報告」之日,也就是每月的第6天,這天是在節氣「大雪」之前。

11月7日(週六)首次參加朋友推薦的「小李優良旅遊」北海岸一日遊行程,早上在會合點上車後,即直奔第1個景點「基隆情人湖」。

情人湖原名「五叉碑」,後來因救國團基隆團委員會經常在此辦活動,予以命名為情人湖。湖區規劃有觀景亭、情人吊橋、觀景水岸平台、風車、環山和環湖步道等設施,步道兩旁林木蓊鬱,而各種植物則展現四季風貌,在享受芬多精森林浴的同時,沿途並可欣賞湖光山色,相當詩情畫意。往情人湖的北邊走去,有步道可登上面海的山嶺,從稜線的步道上觀看大海,不僅可以見到岸邊的澳底漁港,亦可遠眺基隆嶼及野柳海岬,令人心胸頓時開朗舒暢。

情人湖名字的由來另一種說法,因為風景區內有一大一小兩個相連的湖泊,像是情人互相依偎陪伴,因此而得名,也因為這樣,情人湖有一個相當浪漫的傳說,聽說情人湖上的情人橋有某種特別魔力,情人到此遊玩時,只要攜手一起走過情人橋,就會有好的姻緣,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也有許多新人特地前往此地拍攝婚紗照片,情人湖旁造型別緻的風車也為這個傳說增添了更多的美感。

第2個景點「獅頭山公園」,原名「金山中正公園」,位於突出於海岸的金山海岬,由原來的軍事海防要地轉型為賞景觀光勝地,由於以前為軍事經常管制區,一般民眾不得而入,因而保存著許多自然原始的環境生態以及未遭污染破壞的海岸景觀。從獅頭山頂可以走濱海神秘步道通往水尾漁港,山頂的步道及砂岩山體下,保有四通八達的碉堡坑道、營房、砲台及2座懷念蔣介石的「介字亭」,保存良好的軍事建築彷彿無聲地訴說著當年枕戈待旦的英勇歷史。

獅頭山海拔高約70餘公尺,山上林木成蔭,春夏季節花木扶疏,鳥語花香。四處設有觀景涼亭,視野極佳,望東可見野柳岬,西邊則是磺港漁港與中角山海景,沿步道往北邊走去,有一座傳統式紅色涼亭-中正亭,北方海面可清楚望見著名的金山地標「燭臺雙嶼」。

中午則是在金山老街的市場附近用餐,並帶朋友到金山著名的媽祖廟「慈護宮」參拜。之後到新近落成的「和昇之星」飯店的造景看看,「和昇之星」是以郵輪為造型訴求的中型海景飯店。

第3個景點是西元1897年完工的「富貴角燈塔」,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岬角。原名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1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

最後在著名的「劉家肉粽」短暫停留後即返回台北市,在停留期間則與朋友研究當地的「石門婚紗廣場」的造景,能拍的景點是有幾個。而行程充實的北海岸一日遊行程,在此告一段落。

11月9日(週一)在近午時刻辦好事後,到松山文創園區內生態池旁的「閱樂書店」喝下午茶也休息一下。眼睛瞄到桌上陳列的書籍中,有一本大學軍訓用書「孫子兵法-政治作戰概要」。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一般來講,用兵打仗應遵循以下的法則:整個制伏敵國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擊破敵國則是次等的策略;整個征服一個軍才是上等的策略,而部分擊破一個軍則是次等的策略;因此,即使作戰一百次取勝一百次,也不是最完善的計謀。只有在以強大的戰力為後盾的前提下,巧用計謀不用交戰而征服敵人,才是好中之好的最佳方案。」

「軍、旅、卒、伍」均為古代軍隊編制:5人為伍,百人為卒,500人為旅,1萬2500人為軍。謀攻之道,目的在於「全勝」。將敵軍擊破殲滅,甚至殺得不留一兵一卒,我方損失必然也不輕,孫子不主張用血戰以換得勝利,因代價大;以謀略勝敵,不在破君損國,非戰爭不可,亦能衡量敵我雙方之眾寡,分採不同戰法。孫子戰略思想的核心為上策伐謀,中策伐交,下策伐兵。如不自量力輕啟戰端,則徒取破國傷眾之災。

其用兵指導法則:使敵國完整歸順、不遭戰火蹂躪,為上策;反之,擊破敵人、血戰千里,則非上策。兩軍對陣,使敵方全軍降服,是上策;殲滅敵軍、殺人盈野,為下策。因此,百戰百勝,不能算是最好的;不必血戰就能使敵人屈服,才是最完美的戰略。

謀攻篇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是將戰爭分成四等,謀略外交為優先,武力戰和攻城戰列最後。以伐謀、伐交屈服敵人,勝方不費一兵一卒,即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列為其兵法思想的最高目標。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ke822&aid=5091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