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06 11:50:09瀏覽6222|回應21|推薦163 | |
靠海的城市, 自然會延申出關於海的韻事。 在舊金山, 靜坐在岸堤上看海是件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潮來, 潮往, 潮漲, 潮落, 浪潮的聲音是叫人又愛又恨的音樂。浪琴之角的位在地點可以左看金門大橋的淒美姿態, 也正位於惡魔島的前方, 絕對不會錯過任何美麗觀賞角度。 起源於Exploratorium的工作藝術家Peter Richard與石雕家George Gonzales, 妙用了在市區北邊的一處破舊淘金時期的荒廢公墓的石材, 在舊金山Presidio(城寨區)北角一塊突出的岸邊上, 建立了這座浪琴之角(英文名Wave Organ , 金芭為它取名為浪琴之角)。這座羅馬式廢墟形態的石園角是採用25管PVC來穿插在花崗岩與大理石之間。而為什麼要叫浪琴?乃是因為運用浪潮撞擊這些管子而產生的音管擴聲原理, 坐在這些石椅上可以傾聽這些不間斷的浪潮之音。不就是浪潮的琴嘛? (走下去浪琴之角之前就可以望見惡魔島) (坐在石椅上, 透過背後的音管帶來音樂饗宴) ( 各式音管豎立起來, 也帶來趣味) 聽說最好的時段是在凌晨漲潮時刻。 鑒於音管的高低起伏設計, 潮來潮往衝擊之下, 宛如是個巨大的貝殼, 貼近著耳朵聽來, “轟。。。轟。。。“ 一聲又一聲, 也許如那遠方的轟隆戰鼓, 也許如風雨前的悶雷響, 但我卻連想起了玉置浩二(Koji Tamaki) 那首老歌“戀的予感“的前奏, 帶點淡淡哀愁也帶點灑脫。 我其實來的不是最佳時刻, 而陰天的舊金山漫走於岸邊的, 只有我一個與一隻咖啡紅的小貴賓, 主人不知道在何方呢。這地點其實頗為偏僻, 雖然位於舊金山Yacht Club裡, 但是需要經過石塔之後再往前走, 泥濘又彎曲的小路以為是末路了其實不是, 反而是又一村的奇蹟似的發現了它。我與牠一路相伴行走, 點綴間的是那些不懼怕我們的海鳥們。 (我這天的唯一行走伴侶) ( 一隻疑似翅膀受傷的海鳥走過來。。。) ( Pelican) ( 雖然陰天, 但是偶爾露出的陽光卻帶來彩色繽紛的海灘顏色) ( 這是我這天最喜歡的一張影像) (十一月路邊還有這些嫩黃小花呢) 海岸邊的大石其實是我們容易忽略的美麗東西。經過長年浪潮的拍打, 有些石頭已經形成許多特殊的凹洞痕跡, 甚至有些因為石頭特有的顏色與結構, 帶來藝術之感呢。 陰天, 心當然有點沈。不過感謝他帶來笑果, 難道? 他還以為萬聖節還沒過嗎?我忍住笑意跟他揮了揮手, 他讓我拍了一張。 但願夢裡有這些浪潮樂音相伴, 我會努力將枕頭想像成貝殼的 :-) 。 地址: 1 yacht Rd., 路底 San Francisco CA 94123 ( 加碼:玉置浩二 - 戀的予感MTV)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