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8 16:59:20瀏覽2014|回應0|推薦5 | |
反應停”事件被美國科學雜誌《月球》列為20世紀十大科學錯誤之一 反應停,又名沙立度胺(Thalidomide)、酞咪脈啶酮,是20世紀50年代德國研制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科學家們說它能在婦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緊張,防止孕婦噁心,並且有安眠作用。因此,此藥又被叫作“反應停”。 很多人吃了藥後的確就不吐了,噁心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於是它成了“孕婦的理想選擇”(當時的廣告用語)。於是,“反應停”被大量生產、銷售,僅在聯邦德國就有近100萬人服用過“反應停”,“反應停” 每月的銷量達到了1噸的水平。在聯邦德國的某些州,患者甚至不需要醫生處方就能購買到“反應停”。 到了1960年,歐洲的醫生們開始發現,本地區畸形嬰兒的出生率明顯上升。這些嬰兒有的是四肢畸形,有的是腭裂,有的是盲兒或聾兒,還有的是內臟畸形(後來的追踪調查顯示,其實早在1956年12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因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反應停而導致耳朵畸形的嬰兒就出生了,但當時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 1961年,澳大利亞悉尼市皇冠大街婦產醫院的麥克布雷德醫生髮現,他經治的3名患兒的海豹樣肢體畸形與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服用過反應停有關。麥克布雷德醫生隨後將自己的發現和疑慮以信件的形式發表在了英國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上。而此時,反應停已經被銷往全球46個國家! 此後不久,聯邦德國漢堡大學的遺傳學家蘭茲博士根據自己的臨床觀察於1961年11月16日通過電話向Chemie Gruenenthal公司提出警告,提醒他們反應停可能具有致畸胎性。在接下來的10天時間裡,藥廠、政府衛生部門以及各方專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後,因為發現越來越多類似的臨床報告,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不得不於1961年11月底將反應停從聯邦德國市場上召回。 但此舉為時已晚,人們此後陸續發現了1萬到1·2萬名因母親服用反應停而導致出生缺陷的嬰兒!這其中,有將近4000名患兒活了不到一歲就夭折了。而且,因為在此後一段時間裡,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一直不肯承認反應停的致畸胎性,在聯邦德國和英國已經停止使用反應停的情況下,在愛爾蘭、荷蘭、瑞典、比利時、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和日本,反應停仍被使用了一段時間,也導致了更多的畸形嬰兒的出生。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造成了12000多個胎兒缺手缺臂畸形,還致1300人患多發性神經炎。 1961年反應停被禁用。 經過媒體的進一步披露,人們才發現,這起醜聞的產生是因為在“反應停”出售之前,有關機構並未仔細檢驗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記者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引起了公眾的極大憤怒,並最終迫使沙立度胺的銷售者支付了賠償。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西德、美國、荷蘭和日本等國,由於服用該藥物而誕生了12 000多名這種形狀如海豹一樣的可憐的 〞反應停〞事件是一件可怕的醜聞,更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它以高昂的代價促成了著名的“赫爾辛基宣言”——這一國際醫學界的基本道德標準的誕生。 人們不應該忘記一句老話:凡藥都有三分毒。切忌對藥物、尤其是化學藥物的隨意濫服。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 互動百科 和搜弧網之〈反應停︰五十年恩怨〉http://health.sohu.com/20/88/harticle15828820.shtml 小綿羊評︰ 現代醫學是在不斷地自我否定中成長起來的。今日的仙丹可能未來十年就會被證明是毒藥。西藥的研發是個並不完善的過程,所有慢性病靠西藥都不能解決。可能解決一兩個指標,但是卻讓人體體能更差。 西藥的藥毒勝過病本身的毒害。 在疫苗不良反應解二連三地發生的時候,有良知的醫務科研工作者應該盡量去完善現代科學在免疫學上認知的不足,完善醫學理論。 就像海豹兒一樣,假如那個時候就發現基因和基因會被藥物干擾,還會害這麼多人嗎?﹗藥廠還有何可拗的?﹗ 所以,疫苗害到人的時候,要去發現其背後的醫理。不要對無辜的社會大眾拗什麼證據。他們又不負責醫學研究﹗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