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路線辯論 管碧玲:應打品牌行銷戰
2006/03/09 02:51:54瀏覽1483|回應1|推薦1

全球布局觀點的積極管理才是正確的方向。

對大陸依賴無法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經濟民族主義並非意識型態,而是一種「品牌行銷」,可透過政策工具,扶植策略性產業,並符合全球運籌的台灣產業。

2000年民進黨執政時經濟成長率5.8%,2004年5.7%,2005年則是4.1%;2000年出口成長率22%,2004年21%,2005年則為8.8%。失業率也從2000年的2.99%升至2004年的4.44%。

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大多集中在中國,導致台灣經濟愈依賴中國,台灣近年的經濟成長率卻愈來愈差,這也是學界對「積極開放」有疑慮之處,陳總統「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不全然是政治考量。

2000年政黨輪替後,台灣不論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經濟論壇(WEF)或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BERI)等,多項全球競爭力的排名都持續進步,民間儲蓄率也緩步成長,但國內投資活動卻連續衰退,問題在大陸的「磁吸效應」,大量資金流向對岸,有效管理淪為政策口號。

根據中研院研究,2005年全國稅收1.56兆元,較2004年增加1,770億元,超徵金額高達1,846億元,主要是台商回流導致所得成長及稅收增加。所以某種程度改變對中國過度依賴,對台灣是正確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是可支持的方向。

台灣的經貿論述若只窄化在中國,或窄化成開放不開放,就失去全球布局的全面論述,發展以全球布局為核心的經濟策略,兩岸將只是其中一環。台灣現在已經有「斷鏈危機」,因為投資都放在中國,一面依賴、一面被斷鏈,沒有品牌,只是代工業,不可能永續經營。

現在政府仍缺乏耳聰目明的機制,來做真正有效的管理。我比較懷疑積極管理到底做不做得到?兩岸交流能否設定開放或管理的時間表?是否能有風險管理的指標?

我還看不出來誰能做背後堅強的推手,因為權力都在總統手中,體制受限、人事模糊,台灣經濟發展戰略一直缺乏靈魂人物。


【2006/03/06 經濟日報】■ 記錄:記者林安妮、林政忠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anMom&aid=198913

 回應文章

不認同
應該從人民的角度出發 少作秀才對
2008/05/27 01:02
一個比爛的民進黨政府 想打品牌行銷戰

就好比一台爛車 卻想打品牌一樣

應該先把自己修理好 才上路吧

果然去過哈佛上什麼課的就是不一樣

這麼爛 還能想到要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