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2016/05/03 06:11:44瀏覽167|回應0|推薦8

聯合/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2016-05-03 02: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隨著蔡英文政府人事到位,新政府的政策也開始接受各界檢驗了。從兩岸立場、電價漲跌到美豬進口等多項重大政策,選前主張已引發爭議,選後轉彎更令各界譁然。然而,在準內閣的「共識營」上,蔡英文似乎只把各界的譁然歸咎於準閣員「八秒鐘的失言」。

在 朝執政,要調整在野時的不成熟主張,以免硬幹造成無法收拾的政策災難,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在現實權衡下利大於弊的政策轉變,自不必一概否定。不過,自詡 將是「最會溝通」的新政府,不能在網路熱議的「蔡英文的髮夾彎」上急馳而過,卻連一點像樣的說明都吝於提出。當然,若因提不出像樣的說明,而寧可閉眼咬牙 飆出彎道,則更可怕。明明大家看到彎道已近在眼前,卻看不到過彎技巧,但聞「還沒定案」或「沒預設立場」等話術,難道想趁人們在彎路上暈頭轉向之際倏忽甩 尾?

蔡英文強調溝通,而且是具有民進黨特色的溝通。三月拜訪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四月會見環保團體,蔡英文都表示要把民進黨內的「拍桌子」文化帶進新政府,希望大家時時提醒執政團隊,「如果有必要,你們也可以拍桌子」。

若 以「拍桌」作為溝通方式,就民進黨立場反覆的政策而言,數一數可以拍桌的議題已經一手數不完;甚至,算一算應該準備掀桌的各類團體,恐怕也算不清了。而如 果只把「轉彎」問題簡化成「失言」風波,那該拍桌加掀桌的,更不知凡幾了。問題在,會不會有人拍桌是一回事,拍桌之後有沒有效又是另一回事。

先 問,會不會拍桌?觀察重點,在各個社會運動團體的真本色。對學運、工運、環運等團體而言,民進黨不僅是其在立院衝撞的前鋒,更是並肩街頭浴血的夥伴,雙方 關係一向「是友非敵」。但以扁朝為例,民進黨登上廟堂之後,昔日理想與街頭戰友皆可拋,正是社運團體的難堪處境。究其原委,或因若干社運人物被收編後,加 官晉爵,囊括資源,當然噤聲,甚至曲意附和;或因從意識形態出發,既然打倒國民黨目的達成,其餘都好說,畢竟「歹子嘛得惜」。至於那些堅持初衷者,獨行躑 躅,恐怕就無力拍桌了。

蔡英文顯然了解在朝與在野的不同考量,以及政府與社運之間的必然緊張,因而以鼓勵「拍桌」來寬慰環團。如果蔡英文聽 到環運律師詹順貴入閣,「心裡顫抖一下」,那麼各路社運團體面對綠朝戰友將採取什麼立場,就更值得思量了。以美豬為例,民進黨過去反對立場鮮明,如今卻說 「哪有能耐阻擋」,已為轉彎預留退路了;而社運團體昔日痛責馬政府時的疾風暴雨,如今卻已化作蔡英文髮夾彎上的和風細雨,這符合民眾期待與社運團體的自我 定位嗎?

再問:拍桌有沒有效?觀察重點,則在國民黨能否奮發再起,以及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搖擺投機有多大的容忍度。國民黨大選潰敗後,一蹶不振的情況至今尚未平復,如果走不出內鬥與失志的惡性循環,連嗆聲和抗議都沒本事的國民黨,如何用拍桌文化來監督新政府?

但 就算在野黨再弱,無論如何,執政者的政策轉彎或固執不變,最後仍須通過民意觀感的檢測,沒有遁逃的餘地。如果急轉彎說得出道理,也拿得出實際成果,再怎麼 險峻的髮夾彎,自然也能安然通過。然而,如果言行反覆只為投機取巧,卻難以言之成理,徒然暴露自己缺乏價值信念與一貫立場,甚至讓民眾看破其奪權野心與攪 局私心,那就有失速或墜崖之險。

執政之路蜿蜒曲折,過彎必須謹慎;若不理性務實,即沒有永續執政的可能。蔡英文車子已經開進了髮夾彎,如果容我們拍桌而問:新政府做好務實執政的準備了嗎?林全內閣做好決策轉彎所需要的說明和道歉了嗎?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668649-%E8%81%AF%E5%90%88%EF%BC%8F%E6%8B%8D%E6%A1%8C%E8%A9%A6%E5%95%8F%E8%94%A1%E8%8B%B1%E6%96%87%E7%9A%84%E9%AB%AE%E5%A4%BE%E5%BD%8E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mt2016&aid=5546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