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大醫院針對四十五歲以上的三○二名醫生做健康檢查,發現有十二名醫師罹患肺癌,兩名醫師罹乳癌。大部分報導認為與壓力有關。
雖然壓力可能會導致身體健康問題,然而壓力導致癌症的證據仍然非常薄弱。明顯的心理壓力和癌症間的關聯可能出現在幾個方面。例如,人們在壓力下可能產生的某些行為,如吸菸、暴飲暴食、飲酒,而增加罹癌風險。或親人罹癌的人可能有較高得到癌症的風險,原因為具有共同的遺傳風險因子,而不是因為家庭成員診斷癌症所產生的壓力。個人容易得到肺癌的因素包括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疾病史、遺傳基因和家族肺癌史等。
吸菸是引發肺癌第一元凶,室內氡氣汙染在歐美國家是誘發肺癌第二大因素。台灣室內氡氣汙染經由土壤來源的機率較小,但仍可能有經由建材而來的氡氣汙染。其他環境因素包括空汙、引擎廢氣、高溫煮食油煙、拜香燃煙、石棉建材、輻射鋼筋和背景輻射等。
醫療人員可能暴露的風險因子包括X光輻射線、核醫診斷藥物、化療藥物、電刀煙霧、滅菌氣體、牙科作業粉塵、致癌性病毒及輪班工作等。
在一個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蒐集十八萬多名女性護理人員的研究中,發現罹患肺癌、乳癌、甲狀腺癌和子宮癌的風險較高。研究者推測乳癌發生率高的可能因素為輪班工作致褪黑激素缺乏和輻射線暴露,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素為輻射線,而肺癌原因仍不明,或許與輪班工作或致癌物的暴露有關。
工作場所長期暴露於某些化學物質可能導致肺癌。某些作業如油漆工作、煉焦爐作業、硬金屬作業、橡膠作業、電焊作業等,也可能與肺癌相關。
高劑量輻射線導致的癌症很多,包括白血病、甲狀腺癌等。近年在輻射防護改善後,醫療放射工作人員的癌症死亡率並不會比一般人高。
如後續研究確實發現醫療人員肺癌發生率升高,但其他輻射相關癌症(白血病和甲狀腺癌)未增,化學物質也須列入高度懷疑,尤其可造成吸入性傷害的物質。醫療人員整體健康通常比一般民眾好,然未來研究若證實醫護人員罹肺癌風險升高時,醫院應思考如何強化院內潛在致癌物質的管控及加強早期發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