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公衛學者、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系教授韓柏檉(左)5年前罹患肝癌,腫瘤重達2公斤,有如金煌芒果一般大,歷經開刀、化療,最近一年病情才穩定。署立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張東晟(右)建議,定期篩檢是治療肝癌最好的方法。 記者黃義書/攝影 |
害怕做肝病篩檢,沒想到體內竟「養」出19公分的大腫瘤。知名公衛學者、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是B型肝炎帶原者,卻一直逃避檢查。五年前赫然發現肝癌,且腫瘤長到跟「金煌芒果」一樣大,重達兩公斤,歷經開刀切除,後續還做了25次化療、12次電腦刀,最近病情才穩定。
韓柏檉從小就是B肝帶原者,30年前念博士班時,還曾因急性肝炎住院治療。雖然有公衛的背景,但逃避的鴕鳥心態,他一直沒有做肝病篩檢,只藉由吃營養品、多休息,以為養生就有幫助。
五年前,他覺得肚子悶悶脹脹的,而且會背痛,開始「心裡毛毛的」。就醫一檢查,發現體內竟有19公分大的肝癌,腫瘤重達約2公斤,跟一顆碩大的金煌芒果差不多大,馬上開刀切掉三分之二的肝臟。
但手術後發現,癌細胞已侵犯到肺部,韓柏檉接著繼續做了25次的化療、12次電腦刀放射治療,並合併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等,加上運動、飲食調理,才擺脫癌細胞的糾纏。
署立雙和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東晟表示,肝臟沒有神經,不會感覺疼痛,所以肝臟的病變往往很難察覺。一般肝腫瘤約3到5公分,大到10公分左右多半會破裂,長到19公分非常罕見。
張東晟說,國人的肝癌大多數是從B肝和C肝轉變而來,透過篩檢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為B肝、C肝帶原者。目前這兩種肝炎都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要治好肝炎,可大大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
B、C肝帶原者即使肝炎控制得不錯,仍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只要進行簡單的腹部超音波跟抽血檢查,發現異常再進一步使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就可確診,不會讓肝腫瘤長太大才發現。若延遲發現侵犯到血管、其他器官,治療會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