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養生大師」59歲腸癌逝 注重養生是不是徒勞無功?
2019/07/11 16:40:44瀏覽317|回應0|推薦2

這位名人是梅墨生先生。他是中國當代十大畫家之一,也是詩人、學者、太極拳家、教授、研究員、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副秘書長、中國武術七段、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據說他也是台灣藝術大學的客座教授。

梅先生14歲習長拳,25歲習太極拳,一生注重中醫養生,曾在各大報刊雜誌發表過許多養生經典理論文章,教育大家注意養生。但是,他卻在2019-6-14死於大腸癌,享年59。

梅先生的去世除了震驚中國畫壇、書壇之外,也因為他的「養生大師」名號而引發一股「養生無用論」的熱潮。許多網友冷嘲熱諷,紛紛表示養生無用,運動無用,忌口無用,等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傳席更發文說:「历史上著名养生专家多活40多岁…太极拳名家大多五十多岁…凡是长寿的人都不锻炼…梅墨生59岁在养生专家中算是最高寿」。(附註:陳傳席與梅墨生曾有過節,他的言論已引起同行撻伐。)

看到這些言論後,不禁讓我想起我發表過的三篇文章:

在2018-3-5發表的《我的養生之道》,我有說:「拿自己做為“養生之道”的榜樣並不恰當。畢竟,(1)每個人過去的背景和現在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適合我的養生之道,不見得適合你,(2)再怎麼會養生,我也不敢保證我就會比你更健康,長壽,或快樂」。

在2017-3-27發表的《癌:為什麽是我》,以及在2016-4-16發表的《世紀大騙局》,我有一再強調「機率」的重要性。我還特別舉例說:西方醫學會告訴你,因為你每天吸一包煙,所以你得肺癌的「機率」會比不吸煙的人高出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會得肺癌。

我也有說:如果你常運動,西方醫學會告訴你,你得心臟病的「機率」會比不運動的人少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不會得心臟病。

也就是說,醫學上的建議都是根據統計數據而做出來的。如果你遵循這些建議,那你生病或早死的機率就會較低,但是卻不能保證你就一定會健康長壽。

事實上,梅先生雖然鼓勵大家養生,自己卻沒有真正做到養生。他曾跟一位記者說,他常常工作到半夜,長期如此,健康亮起紅燈。另外,他又屬性情中人,在體制內因為個性獨特,常常受排擠、得罪人,經常是懷著鬱悶之氣。去年年底他便感覺腸胃不適,但卻自認養生有方,必遠離重疾,所以堅持不看醫生。直到今年初開始出現血便,他才被家人逼往醫院,但是為時已晚,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

由此可見,梅先生的早逝一是由於「癌變機率」,二是由於「工作過度」,三是由於「常懷鬱悶之氣」,四是由於「就醫過晚」。這四個因素湊在一起,很顯然就大大勝過「運動」和「養生」,才會導致梅先生的早逝。

也有網友發表意見說,如果不是「運動」和「養生」,梅先生說不定會死的更早。

唉!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我們所能做的也只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作者: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版主林慶順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的教授(22年,現已退休),擁有40年的醫學研究經驗,及在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版主是用醫學研究及寫作的經驗來經營這個網站,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主要目的是要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與誤導。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12805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