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蔣孝嚴:老兵遺產應設基金會【榮民對國家貢獻良多,希望政府為榮民興建紀念碑】
2010/10/22 16:31:41瀏覽1747|回應14|推薦5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無主的老榮民遺產十年來高達近百億元繳入國庫,國民黨立委蔣孝嚴上午在立法院建議,政府應考慮成立專責的基金會進行管理,將經費用諸社會或照顧退伍軍人。他並建議,榮民對國家貢獻良多,尤其當年十大建設興建中橫公路,萬餘名榮民死傷兩百餘人,政府應為榮民興建紀念碑,告訴社會榮民的貢獻所在。

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答詢時則回應,他日前拜讀經國先生所著「投宿在沒有地名的地方」一文,對榮民對國家貢獻有深深體會。他說,曾有立委指現有的各地榮民醫院,病房、設備老舊,他將要求退輔會進行檢討,更新榮院的設施,若有新病房大樓興建落成,同樣也有紀念作用。

蔣孝嚴質詢時表示,榮民遺產繳到國庫數量非常龐大,過去10年近百億元,單單去年就有10億元,榮民伯伯非常辛苦,退輔會與國防部對繳庫的錢雖有一定作法。但他建議,這些錢都是榮民刻苦節省下來的,不少高齡榮民還面對不少詐騙問題,包括假結婚或真結婚騙財,年輕配偶「拿了遺產就走」,使這些8090歲的人晚景悽涼,希望這筆錢能用諸於社會或是關於退伍軍人的需要。

所以蔣孝嚴建議,這筆經費除繳庫外,政府是否可考慮將遺產拿來成立一筆基金,用來幫助有需要的榮民弟兄,「相信留下財產的榮民在天之靈也願意」。

蔣孝嚴並建議,此外,榮民對國家貢獻很大,經國先生十大建設的中橫公路,3年10個月完成,經國先生巡視兩次趟每一次就要19天,當時,上萬榮民弟兄投入興建三年多,犧牲兩百餘人,非常辛酸,希望政府為榮民興建紀念碑。

2010-10-22/聯合晚報/A10/焦點】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hnchiang01&aid=452481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榮民終生奉獻 馬總統感念
2010/10/29 18:01

在榮民節前夕,總統馬英九感念榮民為國奉獻。馬總統今天表示,榮民過去身為國軍,不僅光復、保衛台灣,年老了還省吃儉用,將積蓄捐出做公益,「是另1種形式的守護台灣」。

馬總統下午出席「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56週年暨第32屆榮民節大會」時表示,自他上任以來,全台18個榮家,他就去了5個,每次看到榮民就想到他們半生戎馬,功在國家。馬總統說,國軍在中華民國歷史上有4大貢獻,包括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建設台灣及守護台灣。

馬總統表示,近年國軍努力救災,最近大家也看得很清楚,因即時行動,使得國軍充分發揮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的理念;榮民雖因年老無法救災,但不乏捐款。

馬總統舉例,高雄縣榮民樊恩溥捐出一生積蓄新台幣200萬元;台中清水的尹殿甲捐出700萬元,馬總統親自探望時贈送他10萬元紅包,沒幾天又捐出去;台南市的李希文,去世前將800萬元捐給學校;花蓮也有洪中海捐出600萬元,幫助花蓮榮眷。

馬總統說,有錢人捐幾億元都不算什麼,這些榮民是拿政府有限的退休俸,省吃儉用,捐出做公益,「是另1種形式的守護台灣」。

馬總統表示,這幾年推動募兵制,對將來退輔工作也有影響,但保衛國家的目標不變,「不論兩岸關係改善到什麼程度,我們的國軍一定還是有建軍備戰的需求」,會繼續做好準備。

【2010/10/29 中央社】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家不知道的事:經國先生與中橫太魯閣祥德寺
2010/10/25 16:14
進入天祥,就可看到祥德寺座落於立霧溪對岸的高地上,古色古香的寺宇樓塔,周圍群山環抱,有如九朵蓮花,故有 「台灣的九華山」之稱。由於車輛無法到達,使祥德寺能在遊人如織的天祥,仍能維持清靜之地。

    祥德寺屬佛教臨濟宗的寺院,中橫公路開通之後,於民國57年 12月完成大雄寶殿,而後又再陸續增建天峰塔、白衣觀音等,成為天祥地區的勝景。除一般遊客外,常有許多信眾遠從各地前來禮佛或清修。寺區不只可以禮佛, 也可登高望遠,俯瞰天祥河階各據點及峽谷景致,而寺方也提供遊客各項佛教文物紀念品及簡易素食餐飲。只要從普渡橋步行進入,再拾階而上,沿著步道即可逐一參訪各據點。

     祥德寺的興建緣起應追溯到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任職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時代,當時,他率無數的榮民弟兄披荊斬棘,開闢中橫公路,惟因工程艱鉅,故殉職傷殘者不計其數。一日,蔣經國先生抵達天祥巡視工程,見溪谷對岸層巒疊翠,景色絕幽,讚歎之餘,特指示縣長 胡子萍先生,召集地方善心人士,在天祥興建莊嚴巍峨的佛教寺院,一方面為因工程犧牲的榮民超度,另一方面為社會大眾闢建一個清淨身心的佛教聖地。爾後,祥德寺於民國五十一年正式動土,歷經開荒闢野,數番辛苦,終於克服萬難,於民國五十七年底落成。六年的艱辛創寺史,為祥德寺寫下了歷久彌新的一頁。

     祥德寺殿內正中三尊大佛為三寶佛,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右邊為藥師佛、左邊為阿彌陀佛,三尊聖像的法相莊嚴宏偉,安謐寂定,令人不禁肅穆起敬,虔誠禮拜。尤其當大殿梵音繚繞於畫宇樑棟之間,多少暮鼓晨鐘早晚課誦的梵貝警醒著世人。而殿旁兩邊分別站立伽藍菩薩、護 法韋陀兩尊聖像,更是鎮衛祥德寺的護法大菩薩。

    世界最高36尺地藏菩薩於民國80年建造完成,高達36尺,是世界最高的地藏菩薩金身,其建造是緣自地皎法 師在祥德寺遇到令她萬分沉痛的棘手難題,因此興起了一個念頭,想帶寺眾離開,此時地藏菩薩現丈六金身感應地皎法師,預示她不能離開,對面山將會山崩,會死傷很多人,須盡快將其金身恭塑完成,數月後,對面果然陸續發生山崩,所幸無人傷亡,這無非是地藏菩薩的德澤再次普被苦難眾生。

     自民國57年祥德寺落成迄今,不論是尋幽攬勝的中外遊客,或行腳朝聖的虔誠佛子,上祥德寺之前,總必須先經一座橫跨立霧溪的吊橋,它就是遠近馳名的普渡橋。這座如長虹般的吊橋,多年來,不僅扮演祥德寺對外唯一通道的重要角色,更肩負著引渡眾生登躋菩提彼岸的神聖使命。

撰文主要依據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 祥德寺
作者:「古今寺廟巡禮」編者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山路西寶人為中橫開發留下見證 》by須文蔚
2010/10/25 15:58
  花蓮縣最高的數位機會中心設在西寶國小,驅車到天祥以後,再往上行八公里,攀升到海拔九一七公尺,才能抵達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學。小學周邊的住戶並不是原住民,而是五十年前開鑿中橫公路的老兵,安置在此地,昔日身強力壯的兵士,現在都已經是八十高齡的老翁,被這個冷漠的世界給遺忘了。

西寶國小的張世璿校長一直很投注在社區營造工作上,他深知老人家不斷凋零,有關於中橫公路開發的歷史見證,也將隨著築路人的入土,隨之深埋於地下。在二年半前,數位機會中心成立後,就和東華大學合作,邀請歷史系的陳鴻圖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社區記錄,為中橫開發留下紀念。

今年,適逢東西橫貫公路建成五十周年,由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董克景老師帶領的資訊志工團隊,來到西寶數位機會中心服務,在和張校長與中橫觀光休閒發展促進會研商後,決定快馬加鞭拍攝一部名為《山路西寶人》的紀錄片,用嚴謹、正式,而且具有美感的影像紀錄手法,把築路人的身影,有尊嚴地典藏起來。

這一批築路人才剛離開烽火連天的內戰戰場,在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七日,參與了東西橫貫公路的開工典禮後,就帶著繩索、鑿子、鐵槌與炸藥,開始與山壁搏鬥。在缺乏大型機械開發下,像是特技演員一樣,他們懸吊在懸崖上,鑿洞與埋炸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悲劇,期間因公殉難的築路人就有兩百多位,如果說中橫公路是血肉築成的,絕對不誇張。

在社區民眾與資訊志工的努力下,在中橫沿線西寶、清境、福壽山與花蓮榮家訪查,找到將近二十位的老人家,當年曾經參與築路的工作,年事最高的已經一○四歲,最年輕的也接近八十歲。攝影團隊一一細心訪談,原始的影帶拍攝了有十幾卷,讓這些老人家說出當年生活的艱難,他們不懂政治,安分地走進一個沒有敵人,但是天地更為無情的戰場。對照他們的談話,更可以發現這批純樸的士兵,一直都是那麼單純地相信國家,縱使有人遇到壞長官,伙食與薪水甚至遭到苛扣,過著清寒的生活,依舊刻苦地活了下來,講起老總統、蔣夫人和經國先生,依舊是充滿感念。

日前,在「中橫公路開通50週年」的紀念活動中,董克景老師帶領學生將紀錄片初步剪輯完成,也邀請了影片中的老先生們帶著家人,一起參與首映典禮。老人家看見片中剪輯了五十年前他們開路的新聞影片,對照著如今白髮蒼蒼,身形佝僂的影像,聽見同伴們講述著五十年來遭到人們冷落的故事,現場老淚縱橫者,不在少數。他們的家人更是驚訝地從影片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父親與祖父的勇敢與偉大。

《山路西寶人》的紀錄工作還沒結束,董克景老師帶領的團隊還要繼續在山間走訪,還有更多的故事有待發掘。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anecdote
2010/10/25 15:48
 朱慎光聽父親說,自九曲洞山溝一役之後,工程人員再也不敢輕易讓玩心十足的蔣經國自己再冒險了。倒是蔣經國自己常因此笑著向工作人員說,「好好幹,不要怕,你們看我連死都不怕了,你們還怕什麼?」並經常和大家談天說笑,甚至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與同袍親如兄弟

  蔣經國親自深入中央山脈,履勘東西橫貫公路興建工程的經過,根據公路局的史實紀錄,前後至少有十九次親自陪同中外來賓,至現場就施工情形進行說明。至於他個人親自深入山區,與施工人員就現場施工情形垂詢並慰勉的次數,則多到不可勝數。

  在東西橫貫公路的三年九個月又十八天興建過程中,蔣經國的職位由原來的救國團主任,升任到國防部長。但他在和工程人員的相處時,仍不時流露出患難與共,與親如兄弟之情。朱慎光說,他有一次看到他老爸在沖洗一張蔣經國與一位工程人員搭著肩,在河床木筏上合照的照片,就問他老爸,這個人是誰?經國先生為何對他那麼好和他那麼親近?

  他老爸跟他說,其實這個人和他一樣姓朱,只是當時的一位探勘人員,但他表現得相當勇敢,每次都率頭直衝,不怕危險。那一次在攻下山頭,安全經過一處山溝之後,經國先生就摟著他的肩頭說,「來,來,你不用那麼衝,辛苦了,我們合照一張吧。老朱這裡景觀不錯,來幫我們拍一張。」

  叫聲媽一輛戰車

  蔣經國也曾多次率領工程人員,向不時來到山區視察的蔣中正及夫人進行簡報。而他與夫人間的互動,也成了工程人員茶餘飯後偷偷閒聊的話題,其中有一個傳言:「叫一聲媽,就有一輛戰車。」也在當時廣為流傳。

  原來蔣經國與蔣夫人間,因非親生之故,所以蔣經國根本沒有喊蔣夫人一聲「媽」。當時在工程隊裡便傳出這種說法,就是蔣夫人在陪同蔣中正前往山區視察時,看著蔣經國為了探勘路況,工作非常辛苦,而當時台灣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尤其是軍事上的設備更是落後,便曾要求蔣經國,只要他肯叫她一聲「媽」,她就立即以私人的力量送他一輛戰車,叫一聲給一輛;叫兩聲,就給兩輛。

  蔣經國後來到底有沒有叫蔣夫人一聲「媽」?至今沒有得以證實,但這一傳言在當時開拓橫貫公路時,卻是傳得沸沸揚揚,幾乎當時在工程處工作的人們都曾聽聞,但就是沒有人敢證實,只成了當年開闢東西橫貫公路時,一段不為外界所知的小插曲。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經國先生險摔死
2010/10/25 15:41

  經國先生險摔死

  「九曲洞顧名思義洞穴特多,到處都是落差極大的峭壁山溝。」朱慎光說,他老爸當時在經過這一段路時也險象環生,當時一方面要幫著測量部隊拍照測量;一方面還得扛著重達三、四十公斤的攝影器材,自己在跳躍攀爬山溝峭壁時,也多次險些摔下谷底,所幸在山青及身強力壯的死囚協助下,才一步步經過難關。

  「經國先生在經過這一段路時,也是險象環生。」朱慎光聽他爸說,蔣經國有一次在經過一處不大不小的山溝時,眼看著工作人員一個個輕易躍過,他也一時玩性大起,勸退原想扶他一把的山青及隨行保護他的安全人員,想獨自一人試看看,「經國先生經過多年來的爬山涉水,體能是不差,但他畢竟有點年紀,加上個頭比較小,腿部的彈力差了些,一躍之下竟沒有過!嘩!大伙兒一驚之下都大叫起來,所幸經國先生雖然一躍未過,卻緊緊勾住山溝邊的樹藤才沒有滑下山谷。等大伙兒拚了命將他拉上溝邊時,他自己也臉色灰白,並不時喘著大氣,但仍舊笑容滿面地直說,沒事、沒事,要大伙兒放心。」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完工沒死就重生
2010/10/25 15:37
 完工沒死就重生

  蔣經國在燕子口講故事給死刑犯聽的事,最令他印象深刻。朱慎光說,「聽我老爸說,其實當年負責在前頭開路的先頭部隊裡,除了熟悉山路的原住民青年及專業工程師外,因探勘工程危險重重,所以大部分都指派犯有重罪,在軍監服刑的囚犯,或是被送往職訓所受訓的惡性重大流氓負責打頭陣,這其中還有不少是死刑犯。有一個說法是,如果工程完成他們沒有犧牲的話,是可以獲得再生的。 」

  「當時約在四十六、七年底的冬天,先頭部隊在山青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棘來到最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天祥一帶時,因時值冬天,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山裡,天寒地凍的。」朱慎光說,他老爸在和老媽徐壬妹講這段經過時,還不禁流下眼淚,因為那時在山區工作實在太辛苦了。

  「冰天雪地裡怎麼做工?山青們都會帶著酒上山,然後一面升火烤著魷魚嚼著、一面喝著酒,大伙兒就這麼一邊工作一邊作樂禦寒;有時候,帶上山的酒都沒有了怎麼辦?就有人乾脆拿藥用酒精加水充著喝,只為了禦寒。」

  九曲洞艱辛造景

  朱慎光說,這就是《克難歌》的來緣,「當時蔣經國也在探勘人員的陪同下來到這裡,他看著工作人員在天寒地凍的天氣裡工作那麼辛苦,便將大家召集過來,大伙兒圍著火堆團團坐著。他對著那些工程人員還有囚犯、死刑犯,講述起他年輕時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冰天雪地生活的經過,並一再鼓勵他們,他也是這樣活過來的。開路很辛苦,日子不好過,但只要大伙兒有決心、有毅力,天下沒有辦不到的事情,也沒有衝不破的難關。」

  朱慎光說,後來隨行的人員將蔣經國與死刑犯講述的這一段故事,編成了一首歌,叫做《克難歌》:「沒有跨不過的海洋,沒有鑿不通的山崗,天下沒有辦不到的事,任何困難都不在我們心中...」而這首《克難歌》後來不僅在東西橫貫工程處裡被廣為傳誦,也在軍中流行,並成了通訊學校的隊歌。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你不知道的蔣經國 》by林朝鑫﹝時報週刊﹞
2010/10/25 15:33

蔣經國當年親自多次深入中央山脈履勘探線,率公路局工程人員及囚犯開闢完成橫貫台灣東西兩岸的中橫路,其精神與勇氣至今仍無人能及。

當年巡視山區路況開拓情形,蔣經國和隨行人員都是搭著這種沒有加蓋的柴油車直上山區,一有落石就十分危險。

 朱紫雲曾多次陪同蔣經國深入中央山脈險峻的山區,拍下一張張當年蔣經國與工程人員開闢東西橫貫公路的紀實。朱紫雲的家人日前整理朱死後,塵封40年從未曝光的珍貴照片準備出冊。本刊取得獨家照片,看到蔣經國在山區鮮為人知的一面。

  朱紫雲在民國四十五年至六十年間,擔任公路局「橫貫公路工程總處」工程師時,拍攝下工程紀實,每一張膠卷都紀錄著當年深入中央山脈的工程隊,如何一鏟一土與山爭路,「人定勝天」的艱辛過程。其中最為珍貴的是,朱紫雲將每次陪同蔣經國深入山區進行履勘定線的過程,都一五一十透過鏡頭,忠實地紀錄下一張張現場照片。總數量約在上百卷之多。

  東西橫貫公路開工於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七日,歷經三年九個月又十八天,於民國四十九年五月九日正式完成通車,全長三百五十公里。根據公路局的紀錄,整個工程主要是由當時的台灣省公路局下設的「橫貫公路工程總處」負責辦理。不過,當時參與工程建設的,除了榮民工程總隊外,尚包括有陸軍步兵、軍事監犯、職訓總隊收容人、山青,以及暑期學生戰鬥訓練青年工程隊、公民營廠商...等,總人數約在萬人以上,總工程款約在四億三千多萬元。

  「其實當時工程最艱辛的部分是在開路前的探勘,那是要從山裡找路出來,當時又沒有現代化的精密設備,靠的都是一人一斧、一鋤一鏟。」朱紫雲的小兒子朱慎光說,當年他父親隨著工程隊進入山區,

  每次一去就是半年,回家時總是又黑又乾、瘦了一圈,然後休息十天半個月,又得回到山區。當時他最喜歡黏著返家的老爸問東問西,陪著他在暗房沖片、洗片,聽他講著山區工程人員開路的故事。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大禹嶺﹝中橫公路 的最高點﹞by經國先生命名
2010/10/25 15:15
沿中橫公路主線上行,大禹嶺位於花蓮、臺中、南投三縣交會之處,是中橫公路 的最高點,海拔2565公尺。舊名為合歡啞口,由於開鑿時艱難險阻不亞於大禹治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特別將此地命名為大禹嶺。大禹嶺不僅是立霧溪流域和大甲溪流域的分水嶺,同時也是中橫公路通往梨山或轉往合歡山區的唯一路徑,四周群山環抱,可以眺望屏風、石門、南湖、中央尖、奇萊北等群山,以及俯望深峻的溪谷。每年雪季,遊客必須由此轉搭計程車或徒步上合歡山區賞雪。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西寶農場與西寶國小的故事》by花蓮農場組長黃端呈
2010/10/25 15:10


在中橫公路上天祥西寶地區「更深的山裡面」,有一群孩子和他們的家人生活在那裡,他們是開墾中橫的老榮民與原住民婦女的子弟,由於父母都在山上果園或菜園工作,孩子們就住在學校裡,學校是他們共有的「家」,老師是他們的大哥哥大姊姊,也是一切知識的來源。

設立西寶國小係起源於民國51年間輔導會老主任委員經國先生巡視西寶農場,天祥、西寶地區榮民袍澤(包括場員及就業中橫公路道班)向經國先生陳情其子弟有的已過就學年齡,但因居住深山無法就學,經國先生指示當時隨行輔導會姚樹基處長及西寶農場邵子煌場長,要他們跟花蓮縣政府協商設校,縣府同意派具榮民身分教師柳 群先生於52年9月籌設富世國小西寶分班並擔任分班主任開始招生,校址選定西寶農場松莊,由農場提供土地且全力協助設置學校,因學童均係我榮民袍澤子女,故由農場出錢雇用保姆住校照顧學童食、衣、住、行等生活起居,據民國63年間曾經擔任西寶分校保姆之本場場員胡炳南伯伯之妻陸淑英女士回憶:早年山區交通不便,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買菜就由通勤老師每日由花蓮帶上山,較小的學童就由保姆及老師協助洗澡,洗衣服、煮飯都由單身工友一起幫忙協助,尤其山區小黑蚊子很多保姆陪同住校學童晚間睡覺時,常常需起床檢查蚊香之安全性,好幾次棉被都冒煙,趕緊丟到戶外不然就要引起火災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輕鬆,但是當時因為其子女3人也在就學,其他學童也都是其他同袍的子女,其後接替她擔任保姆為柳群老師之妻,因其二位女兒也在該校就讀,就這樣,師長通力合作以校為家,認真教學,學生程度頗高,參加校外比賽屢創佳績,尤其是參加國際兒童繪畫比賽迭獲冠亞軍,且學生均活潑可愛,應對大方,正因為這樣學校雖然迷你,能引起教育當局注意被譽為體制內森林小學,並未隨時代予以廢校,且在85年化為方案據以執行成立花蓮縣秀林鄉西寶國民小學。

民國85年間成立西寶森林實驗小學,保姆費始由西寶國小正式編列舍監幹事照顧住校學童,農場才停止本項經費支出。西寶國小校舍經教育部專案經費補助於民國90年間重建完成,目前學生人數約70人,係以生態教學與人文教學為主之森林實驗小學,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之優美迷你學校,已經有海內外一、二十個國家教育人員蒞臨參觀過名聞中外。

Epicurus' Garde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中部橫貫公路
2010/10/25 14:52
 

經國先生向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報告開發橫貫公路的計畫構想。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