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Resolute to the end Jun 15th 2012, 17:05 附註5 鄧小平與江澤民和胡錦濤的接班
2018/06/25 12:14:54瀏覽118|回應0|推薦0

以下摘自多維新聞網,有關因八九學運而起的接班的順位由來。江澤民是當時的海派,於「洋務」上於1980年代活躍於中國黨政高層,又和學生們及年青一代的比較會打交道,而不孛離一黨專政的人民思想。但這並不是他成為第一人選的由來。筆者曾經多次提及,是有了學生運動,讓鄧小平把接班順序換了一些。在1992年確立了由胡錦濤接班,而能追溯自1982年胡在甘肅就被提作中央候補委員,與1985年起的西藏政協主席的工作,確立至少是鄧所要求的,在江之後的再下一代年青些的班底人物。

六四風雲:鄧小平是如何選中江澤民與胡錦濤的 [收藏] [facebook] [twitter] [微信] + A - 2018-06-23 23:46:11

 

六四”事件之前鄧小平罷黜胡耀邦,“六四”期間又罷黜趙紫陽,指定江澤民接班。1992年,鄧小平又為江澤民隔代指定接班人胡錦濤。鄧小平選中江澤民和胡錦濤出於什麼考慮,江與胡憑什麼優勢獲得鄧小平的青睞。

1989年“六四”事件後,鄧小平向江澤民交班(圖源:AFP)

 

江澤民:夠格的知識份子 1989年“六四”期間,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密赴北京西山,接受鄧小平的召見。鄧小平提出由江澤民擔任中共總書記,並鼓勵他:“我們都支持你。我們將幫助你克服任何困難,你不必擔心。” 江澤民之所以能進入鄧小平的視野,同他在上海期間表現出來的政治立場、工作能力密不可分。早在1986年全國學潮時,作為上海市長的江澤民出現在大批學生面前,用英語全文背誦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葛底斯堡演說》,把在場的大學生驚得目瞪口呆,尖銳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就緩和了。

 

1988年春節上海鬧甲肝,很多人都不願意去上海,鄧小平不為所動,堅持從杭州轉道到上海,出席上海各界春節聯歡晚會。引人注目的是,江澤民始終站在他的身邊,這向外界表明了鄧小平對江澤民的信任。1989年鄧小平第二次到上海與江澤民一起慶祝春節。

 

六四”期間,江澤民在處理《世界經濟導報》事件中體現出“著眼於大局”的能力。“我們在《導報》事件上是嚴格遵守黨的原則的,”江澤民後來談道,“我們從大局出發,嚴格區分了黨員和普通群眾。欽本立假裝服從,企圖欺騙黨。他違反了黨最基本的紀律,理應得到處分。”這種在關鍵問題上表現出來的寸步不讓的原則性,正是當時的中共接班人所需要的。 1989年5月,在上海外灘舉行的絕食抗議進入第三天后,許多人開始昏倒。淩晨,江澤民手拿擴音器走到了人群中間。“你們的愛國熱情值得讚揚,”江澤民向學生們保證,他會繼續同學生們進行討論,但“這樣的對話只能在冷靜和理性的氣氛中進行”。很快,學生們停止了絕食。

 

鄧小平認為,新的領導班子要取信於民,除了旗幟鮮明反腐敗外,最關鍵的是要真正堅持改革開放,這樣人民才會放心。顯然,江澤民一直支持鄧小平的改革設想。並且有專業知識、政治經驗以及外交才能,能比較透徹地瞭解改革中的問題。此外,他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掌握外語技能,並受過科學訓練。鄧小平曾稱江澤民是一個“夠格的知識份子”,能夠向外部世界展示出一個新的接班人形象。

 

從鄧小平在西山同江澤民談話,到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只有幾個星期的時間。這段時間裡,鄧小平為平穩移交權力,有條不紊地做著安排。江澤民也努力學習如何做好總書記。1989年5月31日,鄧小平在同李鵬、姚依林的談話中強調:“希望大家能夠很好地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很好地團結。只要這個領導集體是團結的,堅持改革開放的,即使是平平穩穩地發展幾十年,中國也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會見與會者(圖源:Getty)

 

胡錦濤:有讓人服氣的資本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閉幕後,鄧小平與胡錦濤握手(圖源:新華社)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開,時年39歲的甘肅省建委副主任胡錦濤當選中央候補委員(1985年增選為中央委員)。時年56歲的當選為中央委員。大會閉幕後,鄧小平、陳雲等元老專門接見了39位新當選的年輕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並同他們一一握手。3個月後,胡錦濤從甘肅進京,出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後升任第一書記。

 

1985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再次拔高了幹部年輕化的位置。鄧小平以自己的經歷為鑒:“我二十幾歲就做大官了,其實也不比現在年輕人懂得多,不是照樣幹嗎?”他對已經嶄露頭角的年輕幹部自有一套培養思路:“不能只靠人家扶著。他們受到了鍛煉,提上來別人也會服氣。” 就在這一年,胡錦濤離開團中央第一書記的位置,去接受鍛煉,到貴州省擔任省委書記。這時的胡錦濤才42歲,是當時最年輕的省委書記。

 

1989年前後,西藏部分喇嘛和教徒製造騷亂。根據《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的記載,鄧小平為了控制騷亂,決定派胡錦濤去西藏擔任黨委書記。這是一次臨危受命,也是對年輕幹部的一次嚴峻考驗。關鍵時刻,46歲的胡錦濤處亂不驚,穩住了西藏局勢,成就了胡錦濤“讓人服氣”的政治資本。 1990年12月24日,鄧小平同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談話時說:“後年黨代會(中共十四大)要選一些年輕一點的精力充沛的人進政治局,進常委會更好。”

 

1992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實現了鄧小平的願望,49歲的胡錦濤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負責中共組織和人事工作,胡錦濤比其他6位常委的平均年齡小16歲。當天,美聯社駐北京記者發出電訊稱,胡錦濤被選舉為黨的最高機構成員,是一位“出人意料的人物”。然而,只要瞭解鄧小平的用人觀,就會明白這絕非“出人意料”。在起用年輕人時,鄧小平從來都是膽識過人。 ...轉自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1529899308606...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reyCHsharkroro&aid=11281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