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02 12:03:59瀏覽528|回應1|推薦10 | |
最近這一段日子,媽媽都一直住在我這裡,讓我方便照顧她。 前一陣子帶她去作心導管檢查,除了血管硬化、心律不整以外,似乎狹心症的症狀沒有那麼明顯,暫且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她住在我這裡,互相作伴,吃得好,睡得更好,整個精神氣色好很多,昨天哥哥嫂嫂開車接她回去,看她高興地眉開眼笑,作子女的我們真的心生歡喜。 自從爸爸往生以後,媽媽一直獨居,兒子家似乎有一道看不見的門堵在那裡,我知道她心裡難免感傷,不過因為她可以體諒哥哥的為難,且哥哥也能隨傳隨到,所以到目前為止仍相安無事。 當女兒的只能當它是一道無解的習題,儘我的能力幫助母親安享晚年,其實她來我這裡,也是互相作伴並且方便照顧我。 隨著母親節即將到來,在我心中還有一個令我特別懷念、影響我一生的人,就是我的外婆。 小時候,印象裡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外婆,也就是媽媽的媽媽,就已經住到我們家了,由媽媽照顧她。 外婆出生的年代是清末民初,也是日本殖民時代,所以她的雙腳還看的到綁過小腳的痕跡,腳背隆起,感覺走路不能跨大步。 那是個沒有女權的年代,外婆沒有受教育,只能任勞任怨,以夫為天,辛苦過日子,即使有莫大的委屈也只能往肚子裡吞。 聽母親說,她出生沒多久,外公就帶著兩個在外生的小女孩回家,外婆能說什麼,只能忍著將她們帶大,而且還刻意不敢對自己親生的女兒太好,免得得罪先生,落人話柄。在她的字典裡只有「順從」兩個字。 記得小學以前我們住在中山區,那是一間日式房子,有前院也有後院。那個時候還是燒煤球,沒有電視的年代。 當時,媽媽是上班族,小學老師的工作已經忙不過來,還有四個小孩要養。 所以家中燒飯洗衣的工作就由外婆幫忙,也可以說我是外婆帶大的。 媽媽出生在日據時代(1927年),受的是日本教育,當時日本的小學教育已是國民教育,接下來是日本所謂的高校,然後又考上女子師範學校。 本來學業一帆風順,不幸當時正處於大時代的動亂時期,當她拿到一紙畢業證書可以開始教書時,那張證書形同廢紙。因為政府換了,以前她會的語言不能使用,必須重新學習新的語言,而且要有合格證書才能開始教書。 而我們這一代則是戰後嬰兒潮的年代,小時候父母親有安定的工作,倒也過著單純平靜的日子。時代巨輪轉動,三代不同的命運,各自有其天命。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外婆突然不告而別,神不知鬼不覺的落髮為尼。 當時我還小,不懂外婆在想什麼,其中發生了什麼恩怨情仇,或許覺得有家歸不得,住在女婿家總讓她心裡難過。 外婆有兒子,為何無法接納她,我也不懂。但是我看得出來,外婆嘴裡不說,心裡卻傷心,和媽媽現在的感受相同。 她的個性溫和順從,不與人爭,所有的苦都往肚子裡吞,終究抵不過內心裡堅毅不平的聲音,最後作出人生第一次女性自主的選擇——出家。 我常常想,出家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至少有些人用此方法逃離現有社會的不公不義,是無聲的抗議也好,總是有一條路可走。 外婆曾到寺廟裡掛單,來來回回住了一陣子,但是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總有一些毛病,後來媽媽還是將她接回家。 雖然她在家修行,仍然每天穿著袈裟,唸著我聽不懂的經書。其實外婆沒有受過教育,但是她卻唸得很認真、專注,用漢語發音,連我都覺得佩服。 隔一陣子,她就挨著鏡子自己剃頭,在看不見的頭後方常常剃出一道道傷痕,看了心裡真不忍。 然而每當提起那無情的舅舅,身心雖已出家,外婆仍然不捨、哭得很傷心,之後我們也不敢刻意提起。 外婆就這樣過了一生,沒有地位的女人,心裡最疼的是兒子,辛辛苦苦將他養大,卻不願負起照顧的責任。男人的心是什麼作的?為何無情到連自己的母親都看不起? 外婆往生時告別式仍由母親一肩挑起大任,終於將外婆的牌位放到廟裡,和佛陀住在一起了。 母親盡到最大的孝道,看在我們晚輩的眼裡,是最好的身教。 舅舅及其兒子卻連靈堂都不敢出現。 喔!不對,是因緣果報現前,舅舅早他母親數年前就已中風,孫子仿效他也不養他、不照顧他,還鬧上法院,不久就往生了。 所以,「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這是現世報最好的寫照。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