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2 17:14:42瀏覽302|回應0|推薦0 | |
所有新興經濟體的國家必須認識到:美元、歐元非任何國家的主權貨幣,隨時可能成為廢紙,因為沒有主權國家的保證。應當逐步減少這兩種貨幣作為外匯儲備。其次,不要進入由歐羙控制著的國際金融市場,因為遊戲規則在別人手裡。
對中國和臺灣來說,危機就是轉機。這不是一句空話!中國要轉型,臺灣也要轉型。
一般認為:海島型的小經濟體,不得不向外發展,只有靠貿易起家。而大陸型大經濟體,可以自給自足,內生性積累發展,即以內需為主導。例如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等。
因此, 中國轉型有兩大重心:一是普及免費義務教育、普及全民免費醫療及普及全民社會保険。今後不再“GDP掛帥”,而以三個“普及率掛帥”。這就將人民的購買力釋放出來,形成消費導向的內需經濟。二是經濟發展移往民間企業。由於社會產生了大量需求,民間企業自會迎合這些需求。政府必配合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對金融制度厲行改革,使之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服務業。必須割斷華爾街臍帶,資本帳只對作為實體經濟生產要素的資本開放,對虛擬經濟的金融資本即熱錢,一律禁止。不要相信全球化的鬼話,只堅守國家利益。資本主義鼻祖亞當斯密斯(Adam Smith)也是只談“國富論”,而非全球化的“球畗論”。應以內需造就大陸型強國,拋掉經濟學上所沒有的“三駕馬車”謬論,返樸歸真。中國需要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大力發展大眾消費,將成為中國未來振興的希望。
臺灣轉型不易,但不是不可轉型。
臺灣的優勢:主要是軟實力。一百多個國家地區給予免簽證,背後代表的是,這些國家地區對臺灣的形象、人民的素質投下信任票。大量的向外發展的中小企業,與溫州人相似,但不會像大陸人遭到當地人抗拒。台商靈活的變形蟲分工組織,高效的民生工業、輕工業生產能力,高教育水準。這就是臺灣的核心競爭力。恰好是中國大陸所缺乏的。
黃金十年也罷,黃銅十年也好,臺灣目前迫切要做的是由“外銷產品”到“外銷中小企業”。向被美元、歐元波動破壞了人民生活的地區,如南歐,支援中小企業投資當地的民生工業,幫助解決當地的生活與就業問題。但千萬別碰虛擬經濟金融產品!中國的中小企業亦可假道臺灣出航,以取方便減少困阻。與臺灣企業合作,強勢互補雙方有益。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