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生存十大危機之三-----經濟面臨兩頭落空危險
2016/04/09 05:23:15瀏覽584|回應0|推薦17

 

一、台灣的生存有賴國際貿易,RECPTPP兩頭落空危機嚴重

    香港中評社4日發表社評指出,民進黨團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出爐,以高強度監督設下重重障礙,且不對2013年簽署的服貿協議表態是否承認,為未來兩岸經貿協議埋下隱憂。在拼經濟的路徑上,台灣新當局一面倒重押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美國國內的反TPP氣氛,台灣正面臨可能兩頭空的危機。加入TPP是迫於美國政治的考量,加入RCEP才有實質的經濟利益,根據國貿局統計,2013年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額佔39.%,貿易順差700.1億美元,是同期美國順差69億美元的10倍以上,顯見中國大陸市場遠比美歐市場重要,而台灣對日韓均為逆差,所以政府雖想同時要加入RCEPTPP,實際上TPP談判很困難同時美國會剝削台灣經濟利益,簽定TPP未必順暢,而大陸與東南亞國協之RCEP屬於地理政治較具長久性,所以民進黨應考慮實物與大陸簽訂服貿方為上策。同時要全面發展重工業才有產品與日韓競爭,提升職業教育停止12年國教亦很重要,在自由經濟時代,光簽TPP不提升競爭力是不行的。

    台灣對外經貿佈局,在馬當局時代主要是雙線進行,個別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甚為有限。主要的兩條路徑,一線是兩岸合作,包括簽署ECFA、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加入RCEP、亞投行、一帶一路等;另外則是美國線,最主要是加入TPP 520台灣新當局上路,如果兩岸互信建立不起來,少了穩定政治基礎,以兩岸合作為主軸的經濟路徑有可能會全部斷鍊。台灣新當局的兩岸經貿這塊如果不見了,只好全部押寶美國主導的TPP,目前看來這也是危機重重。 TPP是奧巴馬所力推,美國年底就要選舉,目前兩位主要候選人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希拉里都不捧場,尤其是高唱保護主義的特朗普。主要是美國近來經濟也出現困境,總統選舉挑起的民粹主義不滿TPP開放市場可能造成更多美國人失業,反TPP氛圍在擴散中。儘管美國近來一直陸續有官員訪台協商TPP,藍綠也都敦促美國協助,但台灣要加入TPP必須付出昂貴門票,奧巴馬任期已進入尾聲,不可能有飛快進展。

  台灣最壞的情況就是兩岸經貿合作斷鍊,RCEP、服貿、貨貿全沒了,TPP也進不了,兩頭落空。與台灣產業重疊率甚高的韓國與美國所籤的美韓FTA實施到今年1月滿3年,對台灣貿易衝擊日益嚴重。根據台灣“經濟部”1月公佈報告,近3年台、韓對美國出口呈現台消韓長現象,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衰退1.13%,但美國自韓國進口大幅成長23.4%。台“經濟部”還提出警訊美韓FTA中,不少降稅期程都安排在5年內,也就是說,未來兩年,韓國更多物品出口到美國可享有零關稅,對台灣衝擊只會更嚴重。顯而易見的是,當台灣同時有TPPRCEP在進行談判,TPP門票應是比較便宜;反之如果被美國認定他們是唯一的浮木,失去任何談判籌碼,屆時美國開出天價TPP門票要求台灣埋單一點都不意外。更何況TPP能否獲得美國國內支持談得下去還是未知數。如果TPP根本就談不起來,RCEP也落空,兩岸關係弄僵,台灣要對外簽FTA或類FTA勢將困難重重,也是可預料到的。

 

二、TPP對台灣的不利影響

     日本雖為第三大經濟體,但在TPP談判中亦遭致農業損失慘重,TPP表面上打著自由貿易的旗幟,事實上涉足的領域遠不止經濟,但僅僅在經濟領域,TPP 已然對國民的生活主權造成嚴重威脅。除了去除關稅壁壘之外,TPP還要求各國進一步開放公共事業、醫療、金融等等產業、統一各項管制法規等等非關稅壁壘。光就農業、醫療而言,就會造成重大衝擊。TPP 帶來系統性滅農,陰影如影隨形,台灣農地零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加上產銷環節冗雜層層剝削,兩造夾殺之下,農民生存不易,再加上各種政策圈地營利,整個大環境已經在系統性滅農。台灣整併糧食產業鏈、保護本地農業發展都還來不及,如果對美、紐的大面積企業農進一步開放,只是雪上加霜。TPP要求貿易自由化,各會員國一定會要求台灣取消稻米保價收購,除了農民大受影響,農會原先為了放置公糧,購買倉儲、烘乾機,勢必受到衝擊,但政府至今沒有提出配套措施或替代方案。不論農民或農會職員,都有將近6成認為,加入TPP後,農業會惡化或不好,希望政府強化農產品行銷通路、讓農產價格穩定,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等,作為因應措施,也有40%農民,希望政府直接補貼損失。TPP要求延長藥品專利、擴大醫療商品化的方針,將對醫療體系造成衝擊。

()規則制訂不利台灣

    儘管TPP允許其他國家加入該協定,但整協定一旦簽好就不會因其他國家的加入而改變,協定將對新成員關閉,新成員要加入將被迫接受已經談妥的規定,這對台灣是十分不利的,台灣已被邊緣化無法參與制訂貿易規則。

()貨品貿易的市場開放

    目前TPP針對貨品貿易的市場開放,無對敏感項目的保留。

()跨境服務貿易之市場開放

     預期未來在TPP中,服務貿易與貨品貿易一樣可能達成高度的自由化。對台灣影響極大。

()非關稅障礙之去除

    由美國所主導的貿易協定時,並不只是撤銷關稅,還伴隨著國內制度的改變等,這一點務必注意檢討。美國的真正意圖在於以TPP為基點,數年後逼迫亞太發展中國家更加開放其不完善的金融市場,並通過智慧財産權保護由頭肆意尋求“賠款”。

()TPP含有極具爭議性的ISDS機制

    ISDS機確保外國投資者與地主產生爭端時交由第三方國際仲裁機構(而非地主司法體系)進行仲裁,然而仲裁機構通常採黑箱機制,並向投資者與財團利益靠攏,而否決地主國的法律乃至立法,透過控告來阻撓地主國中健康、環境保護法規的立法與施行。

 

三、台灣應努力的方向

    蔡英文選前以台灣加入TPP列為重大政見,但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直言,當前美國川普現象蔚為風潮,現在連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也反對TPP,「其實TPP已經胎死腹中了,沒有TPP了!」許信良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經濟更為重要。。許信良強調,美國過去很在意族群問題,現在卻可公然大談,這跟台灣年輕一代很相似,因貧富不均,年輕人沒工作,薪水廿二K,這樣的經濟環境,很容易被政治人物找代罪羔羊,像美國把中國大陸當代罪羔羊;而台灣年輕人前途茫茫,只好怪罪跟中國關係太緊密。

    台灣政府官員對TPP的認知對於拼經濟而言實在不及格且很危險,令人更擔憂未來台灣的經濟發展,首先各國都想增加自己的貿易出口量賺取外貿順差以提升自己國家的經濟,自由貿易協定是雙向的,若自己出口貨品少、貨品品質差同時競爭力差的話,FTATPP的簽訂只會讓進口增加,擴大貿易逆差並無法提升經濟。所以政府要告訴人民提升競爭力在經濟貿易自由化時代的重要,同時也要告訴全國人民加入TPP所需付出的代價,不可把經濟問題過度簡化成加入TPP就有助我國廠商拓展海外市場的競爭力,或加入TPP就可拯救台灣的經濟,因為美國主導TPP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及自私的計謀在內。TPP不是單純的自由貿易機制,將不可避免會擴展到政治及軍事領域。

() 內部改革增強競爭力

     台灣內部要對產業進行改造及扶持,對附加價值高的汽車等重工業不要猶豫,要效法南韓向先進國家宣戰,重視科技研發,提高自己在國際競爭能力,應重點加強知識產權及勞工環境標準建設。要加強對勞工、環境及知識產權的保護,積極打擊仿冒行為。目前農業抵擋不住美、加、澳的入侵,應及早發展精緻高品質農牧業。

() 採取TPPRCEPFTAAP並進策略

     由於東盟加三已成形,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南韓是東北亞區域性大國,俄羅斯經濟自2012年以來恢復景氣,印度是南亞大國,台灣應先加強上述亞洲市場的拓展,其關鍵要解決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關係,除維持兩案和平關係外,台灣政府應更積極與大陸談判訂定至少不低於南韓與中國的FTA條件,同時在兩岸都可接受之類邦聯關係由中國締約的FTA延伸至台灣適用,若不與中國大陸談妥,即使美同意台灣加入TPP,其他國家也會欺負台灣。加入TPP對台灣固然重要,但若條件極苛,則未提高競爭力情形下將未蒙利先受害。例如,對農業市場的開放、藥品定價與補償體制的規範、以及更嚴格的智慧財產權規範等議題,這些問題對台灣而言無疑是沈重的挑戰。加入TPP的過程牽涉到與數個雙邊國家的談判過程,台灣能否順利加入TPP,還是會牽涉到中國大陸的支持與否,如果中國大陸不支持的話,則這些雙邊談判可能就無法順利完成。台灣在準備參加TPP的過程之際,仍需繼續目前正在進行的雙邊談判或複邊談判,如此一來,即使無法在短期內完成TPP的談判,台灣還是可以藉由其他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在國際經濟中找到突破點。

() 突顯台灣在美國的地位

    台灣在圍堵中國大陸的角色上愈來愈不受美國重視,因此花2400億鉅款的三項軍購並未實質提升台灣的亞洲地位,唯有與中國大陸更緊密的接觸才會引起美方重視,以較優條件獲取入TPP門票。

() 作好自由化文宣

     臺灣應積極克服各項擴大開放的挑戰,向民眾說明自由化的優缺點並做好推動深度自由化之準備,以實現提昇國家競爭力之目標。與大陸的服貿卡在立法院虛耗,而在野黨又極力醜化煽動民眾反服貿,這樣台灣怎有活路?所以政府應運用公權力正面迎戰辯護經貿自由化政策。

()暫停12年國教發展經貿教育

      面對自由經濟貿易的慘烈競爭,行銷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及高附加價產業所需人才培養才是當務之急,12年國教顯然不是在拼經濟應立即停止。

()發展鋼鐵、汽車及機械重工業及石化火車頭工業

   若僅靠電子代工及中小輕工業,在新一輪TPP貿易競爭中,台灣會敗給中日韓很慘。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5293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