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鬼谷子政治秘笈第二章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2016/03/31 09:39:52瀏覽540|回應0|推薦8

鬼谷子政治秘笈第二章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原文】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以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譯文】

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至於賢良與不肖,智慧與愚蠢,勇敢與怯懦,都是有區別的。所有這些,可以開放,也可以封閉;可以前進,也可以後退;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靠無為來掌握這些。考察他們的有無與虛實,透過對他們嗜好和欲望的分析來揭示他們的志向和意願。適當貶抑對方所說的話,當他們開放以後再反覆考察,以便探得實情,切實把握對方言行的宗旨所在,讓對方先封閉而後開放,以便抓住有利時機。或者開放,使之顯現;或者封閉,使之隱藏。開放使其顯現,是因為情趣相同;封閉使之隱藏,是因為誠意不一樣。要區分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計謀研究明白、透澈,計謀有與自己不同的,也有與自己相同的,必須有主見,並且區別對待,還要注意跟蹤對方的思想活動。

 

【延伸閱讀】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本章主要講使用人才一定要度量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所以,用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任人唯賢。《尚書》有云:「任官唯賢才。」孔子在回答仲弓問政時也說「舉賢才」。

《呂氏春秋》和《左傳》中都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祁奚請求退職,晉悼公要他推薦一個有才能的人繼任,他推薦了與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便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薦,他又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祁午。孔子、韓非子等先賢以及後人都稱讚祁奚是個「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唯才是舉者。這種外不避仇、內不避親正是任人唯賢的要求和展現。

《大學衍義補輯要》中說:「欲得良將而用之,必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廢。」意思是說,要想得到良將而任用他,就必須做到不因為關係不密切而遺忘他,不因為出身低賤而拋棄他,不因為有私人怨恨而疏遠他,不因為其曾犯過錯誤而廢棄他。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襄公被殺。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當時在魯國(都城在今山東曲阜);一個叫公子小白,當時在莒國(都城在今山東莒縣)。兩個人身邊都有個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兩個公子聽到齊襄公被殺的消息,都急著要回齊國爭奪君位。在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馬攔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對準公子小白射去。只見公子小白大叫一聲,倒在車裡。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經死了,就不慌不忙護送公子糾回到齊國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公子小白和鮑叔牙早已抄小道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公子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以後,立即要求魯國殺公子糾,並把管仲送回齊國治罪。管仲被關在囚車裡送到齊國。鮑叔牙立即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還能用他嗎?」鮑叔牙說:「那回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對公子糾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強得多。主公如果要做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齊桓公也是個豁達、大度之人,聽了鮑叔牙的話,不但沒治管仲的罪,還立刻任命他為相,讓他管理國政。管仲幫著齊桓公整頓內政,開發富源,大開鐵礦,多制農具,齊國變得越來越富強。後來,齊桓公終於成了春秋時期的霸主。可以說沒有管仲全面和淋漓盡致地發揮其才能,也就不會有齊國的繁榮和齊桓公的霸業。齊桓公大膽起用管仲這個「大仇人」,結果「仇人」幫他締造了盛世江山。類似的事例歷史上有很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計前嫌任用魏徵。唐太宗說:「用人跟用器物一樣,每一種東西都要選用它的長處。」唐太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賢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國之道都為後世所推崇,而在他所有治國方略當中,用人之道是最為後世所推崇和稱道的。在唐太宗理政的23年時間裡,所用的文臣武將不勝枚舉:除了魏徵,還有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等,無不是有才之士。

     由此可見,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條法則更是企業用人的王道,是企業用人的精髓所在。今天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組織實力與個人能力的競爭,很多企業在用人上已經摒棄了「學歷至上」的陳腐理念,而是以能力作為用人的首要尺規。新力公司是一家在國際化管理理念下成長起來的外企,既有日本文化體系中的細緻、嚴謹,又有深受歐美文化影響的「自由豁達」,同時,也有中國傳統理念當中的靈活與執著。那麼,新力的用人策略是什麼呢?和許多國際知名的成功企業一樣,新力公司選用人才的標準即是出眾的聰明才智、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背景以及認真負責、創新務實的工作態度。在招聘的環節中,新力創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先生最先提出了「學歷無用論」的口號,這樣的魄力在今天看來依然令人敬佩。而在企業激勵機制中,打破陳規、鼓勵創新、充分發揮個性與創意的企業文化使新力幾乎成了研發高手、行銷精英們得以發揮無限創造力的天堂,更使很多人以「自我實現」為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新力公司的做法都是基於一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這就是以每一位員工的能力作為企業發展的基點。能力創造業績,能力創造效率,能力創造價值,能力創造輝煌。

《周禮•夏官•大司馬》有云:「進賢興功,以作邦國。」任人唯賢、用人唯才大可以定國興邦,小可以讓企業興旺、個人發達。因此,「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才是用人的不二法門。

 

<今之實例>

       馬英九不會用人以致國民黨選舉大敗,舉例如下:第一例,汎藍之所以不能團結,最大阻力是馬上任因心結不用宋楚瑜,宋之能力做行政院長或立法院長均綽綽有餘,不用宋卻與親民黨為敵,是化友為敵,將助力變阻力。第二例喜用教師從政,教師通常怕事遭立委及暴民抗爭則不知所措,教師可用於參謀等二線較宜。第三例喜用女性以標示性別平等,但鬼谷子教誨是用人惟才,不應受職業性別左右!

       蔡英文新政府用人如有心結,如媒體所說是扁師還朝而不是因才適用的話,國家也無法強盛,尤其台灣選出的立委多非治國人才,以外行指揮國家施政方向,想強國也難!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519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