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危機(一)不重視愛國教育拋棄傳統道德文化
2015/10/13 05:59:06瀏覽1536|回應0|推薦17

台灣的危機(一)不重視愛國教育拋棄傳統道德文化

一、 前言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未來十年無法迴避的問題」,台灣面臨「台灣競爭力在哪裡」、「老人化社會」、「三分之一大學何去何從」、「年金保險基金見底」等四大危機。他指出,從2025年台灣老年人口占二成,當逐步退出人口紅利期,台灣如何找到競爭力是一大問題。薛承泰認為,台灣推動長照政策與經費編列不能過於躁進與討好當下,也不要盲目跟進國外,要注意福利國家的危機,比如德國就沒有學北歐國家,第三個危機是「大學崩盤低薪現象」,薛承泰預估,人文社會學門擴張過快,與產業發展脫鉤,未來將有三分之一的大學不知何去何從,第四個危機是年金財務危機,據統計,勞保、軍公教退撫基金將在2019年到2031年間陸續用盡,如此可能形成「世代不均」的情況,年輕人繳的保費比以前的人多,可是退休後每個領的退休金卻比以前人少。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則認為目前台灣的四大危機,首先是景氣低迷與過度依賴大陸的經濟危機,其次是地震、颱風所引起的國土危機,再者是年金可能破產的財政危機,最後也是最根本的是人民對政府欠缺信心的執政危機。由於台灣出口集中於電子資通訊產品,而這些產業主要又在大陸生產(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模式),造成大陸是台灣最大的投資地,因此台灣不僅名列麻煩十國,而且經濟依賴大陸的程度,可說高於被列名的其他國家,其次,信評機構標準普爾發布首份天災與主權信評關聯的報告,表示一國若發生地震或洪水等重大天災,最嚴重可能導致主權信用評等被調降二.五級。台灣因地震頻繁,被列為「最脆弱」的十國之一;其實,若再加上過去許多颱風夾帶著土石流的嚴重傷害,以及西岸部分縣市之地層下陷的老問題,台灣之國土安全的確存在危機。
    再者,台灣軍公教、勞工的年金制度,已經顯現出入不敷出的窘境,而且未來有可能會破產。一旦破產,在壓力下,政府應會給予紓困,又帶來財政的負擔;而若又不願意正視面對,隨著請領月退俸的期間、人數,越來越長、越來越多,將形成財政危機。第四個也是最根本的是執政危機!現在的執政黨也是國會席次過半的政黨,「六三三」經濟面的政見跳票或許有國際環境因素,但證所稅三年多來胡亂改革,現在又要將其回復原狀,實令人不知如何看待!降低遺產稅,雖引發資金回流,卻一窩蜂炒房地產,讓人民買不起房子;而黃金十年或愛台十二建設的成果亦不合期待,在在侵蝕人民對執政黨的信心。
    其實台灣到底有多少危機見仁見智,我認為台灣危機至少還有(1)經貿協議搞不定淪為國際邊緣人(2)不重視愛國教育拋棄傳統道德文化(3)選舉制度及地方自治制度不良(4)不重視愛國教育拋棄傳統道德文化(5)國家無方向,拚經濟各部會扯後腿(6)國軍被童子軍化(7)外交迂腐化(8)法官影響政治而眾人不知(9)司法保護壞人打擊好人(10)執政黨與在野黨全都在虛耗,台灣除了虛耗還是虛耗。

二、無國家意識不依法行政的台灣
     前些時候報載民主進步黨宣布執政6縣市不配合歷史課綱調整,教育部晚間表示,教科書選擇權限在學校端,地方政府於法不能干涉學校選書。這種表示有何用?應找出法源或修訂行政法,主動起訴違法亂紀的帶頭者才有用,台灣的精神教育及提倡民族精神的愛國教育在李登輝執政末期及陳水扁執政八年喪失殆盡,固有傳統文化道德也遭破壞,因而社會不再敬老尊賢及尊師重道,最重要的是教育部官員沒有愛國中心思想,媚日情節嚴重,教科書缺乏傳統道德的宣揚及愛國行為的肯定,以致藍綠官員、議員及立委貪污案件頻仍,毫無羞恥心,與南韓相比,台灣媚日情節嚴重,李登輝公然宣稱釣魚台是日本的,前又爆發教科書上使用「日治」或「日據」的爭議,我們主管教育官員若是昏庸至此就應下台去作日本良民,但是監察院及立法院也該表態吧!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二次大戰侵略了許多國家,當然中國是死亡最多損失最大的受害國,但是戰敗後的日本官員,一直試圖篡改教科書,將侵略中國改為進出中國,不承認慰安婦的罪行,以日本人的眼光看這是愛日本的行為,即使昧著良心也要愛國家。反觀台灣一點也不愛國,「日治」及「日據」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日治」比較接近「皇民史觀」或「日本軍國史觀」,日本教科書採用,就符合其立場,但台灣是在甲午戰爭被侵略逼迫割讓的,歷史上羞辱我們國家的行為用「日據」反映是應該的。
     由政府管制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在性質上與私人著作大不相同。作為一個自由學者的個人著作,在自由多元的社會裡,未嘗不可表達其個人意志,但是,中學歷史教科書內容,由政府管制,必須依據教育部規定的「課綱」編輯,還需要由教育部「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能發行。可見教育部是有其立場的。否則就廢除「課綱的約束」及「審查制度」,完全開放歷史教科書自由編輯,自由發行好了。教育部以「課綱」與「審查」兩項強制手段控管中學歷史教科書,用意本應該監督中學歷史教科書,不要背離憲法精神與國家立場,不要違背中華民國的「主體性」,但是現在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教育部,卻反其道而行,只准使用否定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不准使用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行政院長及馬總統不可坐視不管此種無民族自尊心的行為。「日據」與「日治」之爭,涉及「一字喪邦」的微言大義。我們的看法是:站在中華民國的「本國史」立場上,也站在中華民國憲法的立場上,毫無疑問應當用「日據」。若用「日治」,則應言明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簡稱,唯不宜在教科書中逕用「日治」。尤其不可強制規定只准用「日治」,而不可用「日據」。再怎麼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血源也比台灣與日本關係密切,春秋之筆,不可荒唐。台灣卻吵著欲將「日據」改稱「日治」,竟不准「日據」入史,這是日本走狗行為,監察院應立即彈剋,立法院應質詢教育部相關官員,行政院應將相關失職教育部官員革職才是。

三、日韓看衰台灣是我們自己不爭氣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2013年12月27日的一篇文章值得所有台灣人反省,原文標題為:大陸意氣風發之際,氣餒的台灣變得更加脆弱,如今中國領導階層似乎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優越的政治制度,加上強有力的領導人,中國自認是“山巔之城”。這種優越感表現在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冒險行動上,並有可能對北京統一台灣的戰略產生重大影響。我們現在面對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信歷史站在自己這邊,如今,隨著台北當局受到個位數支持率、政治口角、經濟停滯和工業不景氣的折磨,台灣民主似乎失去一些光澤。事實上所謂台灣民主早已被立法院的佔主席台、打羣架及朝野協商搞成四不像,立法委員在台灣為所欲為又可關說不可監聽,連日本人都看不起我們!在眾多待改善施政中,教育部扮演的角色常被忽略,教育部長應瞭解若年輕人不愛國、萎靡不振、不想服兵役、無道德觀念,這個國家會有救嗎?南韓及日本對國家認同及愛國心比台灣強太多了!
     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是侵略國,殘殺數千萬中國人當然也包括台胞,即使如此,日本仍想竄改歷史,把日本人的暴行合理化欺騙後代,此舉將破壞日本人的反戰思維,使日本數十年來的和平面臨威脅。安倍與其他民族主義人士則主張,修改教科書可恢復日本國家意識,消除數十年來日本學童對日本戰時行為過度負面看法。沖繩縣竹富島學校委員會過去一直拒絕採用保守主義教科書,但日本文部大臣十月命令各校採用,這是日本首次由中央政府提出此項要求。11月文部省提出新編教科書篩選標準,要求歷史教科書二次大戰的部分,須加入日本民族主義觀點。文部省要求教科書對於兩項「高度爭議」的歷史問題,需包括民族主義學者的觀點。一是1937年「南京大屠殺」,一些日本學者認為中國方面宣稱死亡30萬人實屬誇張。其二是則是「慰安婦」問題,要說明日軍是否強徵慰安婦仍有爭議,雖然大部分外國學者都表示軍中妓院不可能沒有軍方合作。教育界人士擔心,依照這種模糊的標準,未來可能有更多教科書內容被迫改寫。日本壞事做盡還要以愛國教育騙後代,反觀台灣教育部作了什麼愛國教育,李登輝說釣魚台是日本的,謝長廷說日本對台灣最友善,台灣的精神教育及提倡民族精神的愛國教育在李登輝執政末期及陳水扁執政八年喪失殆盡,固有傳統文化道德也遭破壞,因而社會不在敬老尊賢及尊師重道,最重要的是教育部官員沒有愛國中心思想,媚日情節嚴重,教科書缺乏傳統道德的宣揚及愛國行為的肯定,以致藍綠官員、議員及立委貪污案件頻仍,無羞恥心,與南韓相比,台灣媚日情節嚴重,由政府管制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在性質上與私人著作大不相同。作為一個自由學者的個人著作,在自由多元的社會裡,未嘗不可表達其個人意志,但是,中學歷史教科書內容,由政府管制,必須依據教育部規定的「課綱」編輯,還需要由教育部「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能發行。可見教育部是有其立場的。否則就廢除「課綱的約束」及「審查制度」,完全開放歷史教科書自由編輯,自由發行好了。教育部以「課綱」與「審查」兩項強制手段控管中學歷史教科書,用意本應該監督中學歷史教科書,不要背離憲法精神與國家立場,不要違背中華民國的「主體性」,但是現在由中國國民黨執政的教育部,卻反其道而行,只准使用否定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不准使用站在中華民國立場的用詞,行政院長及馬總統不可坐視不管此種無民族自尊心的行為。「日據」與「日治」之爭,涉及「一字喪邦」的微言大義。我們的看法是:站在中華民國的「本國史」立場上,也站在中華民國憲法的立場上,毫無疑問應當用「日據」。若用「日治」,則應言明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簡稱,唯不宜在教科書中逕用「日治」。尤其不可強制規定只准用「日治」,而不可用「日據」。再怎麼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血源也比台灣與日本關係密切,春秋之筆,不可荒唐。台灣卻吵著欲將「日據」改稱「日治」,竟不准「日據」入史,這是日本走狗行為,監察院應立即彈剋,立法院應質詢教育部相關官員,行政院應將相關失職教育部官員革職才是。

四、台灣的教育部及文化部要加速推展愛國思想
     目前一些年輕人沒有愛台思想,不想服兵役,男警察想留馬尾還找尤美女立委開記者會,台灣的教育部及文化部要加速推展愛國思想,國父曾說軍人、公務員、學生沒有自由。所以,儘管憲法第二章第七條清楚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四條亦明白規定:「人民有集會、結社之自由。」但是,實務上軍警講求紀律,不愛國就會大談人權。國父所主張的自由思想,綜合起來,包含有六點意義:(1)個人應有自由權利,尤其是對各項基本權利。應受到尊重和合法的保障。(2)真正的個人自由不是放蕩、不受約束的狀態,他認為自由不能離開法治、理性,和團體;否則,自由將失去真實的意義。(3)個人自由乃附託於國家自由之內,國家應先得完全自由,然後始有個人自由可言。(4) 國父是主張經濟平等的,所以他不主張個人有財產的完全自由權。不過財產在適當的範圍內,國家仍應予保障。(5)自由與平等不能分開或脫節,否則自由便失去了意義,而且沒有保障,因此容易發生混亂。(6)自由與民權具有密切的關係,要發展自由,必非先發達民權不可。(7)四種人即公務人員、青年學生、黨員、和在職軍人,不應享有完全的自由權利。  
      美國彭博新聞社1月13日報導,中國大陸軍方停止購買外國品牌汽車,這是中國大陸愛國思想的具體表現值得台灣學習。年輕人不要報怨收入低,也不要報怨沒工作機會,一切都有因果關係,傷害台灣經濟的第一殺手是韓國,可是;台灣的年輕人看韓劇、用韓國手機、買韓國電器、開韓國車 、用韓國電腦 、迷韓國影歌星 、到韓國觀光被坑,被當次等人還趨之若鶩。韓國人說:我們不會向兩個國家正視:一個是台灣,另一個是日本。 因為在台灣隨處見韓國電器、手機、汽車,而在韓國街上,你轉上幾天也不會看到1支 台灣手機 。這就是台灣可悲的地方。有1位台灣高官說過:不管我們如何努力, 韓國人也不會買我們的產品。另1位韓國高官卻說:就算我們永不正眼看台灣,台灣人照樣會買我們的產品,台灣的教育在搞什麼碗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3293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