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英文的“南向政策”未洞察國際情勢注定不可行
2015/10/01 15:15:35瀏覽1296|回應3|推薦34

  蔡英文的“南向政策”未洞察國際情勢注定不可行

一、李登輝失敗的南進政策

      蔡英文宣佈“新南向政策”;當選後要全力發展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關係,貿易與投資僅是一個合作面向,未來將建立雙方的民間交流、文化、教育研究等多面連結,李登輝在二十幾年前就提出“南進政策”,鼓勵臺商南下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東南亞等地發展,有人響應老李的號召,集合大量財源投資東南亞,多數都血本無歸,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了無新意,近年來這兩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頗為旺盛,人人皆知。但是台灣要以何種方式,採取那個角度打入東協經濟共同體和印度次大陸呢?當年受到李登輝的信口胡說,一腔熱誠的遠赴東南亞打拼,很多無辜的臺商,賠到脫褲子!這種“南進、南向”之類的政策,如果還沒有做好充份的調查研究工作,提不出較為完備的投資風險評估、環境優劣、地區政治安穩衡量等重要資料,最好不要貿然公開宣佈這種不切實際的“政策”,香港《南華早報》引述越南官方內部調查結果稱,在越南的排華暴力抗議中,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台灣企業。在位於越南南部的騷亂中心平陽省,約351家工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190多家是台灣工廠。有人說,這是台灣推進“南向政策”以來最大的受創事件。面對驚恐逃離越南的臺商,一直鼓吹“南進”的島內政客們,又躲在何處,有什麼話說?

 

二、南進政策的歷史

  台灣“南向政策”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持續20多年,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執政三個階段,其目的是通過前進東南亞淘金,為兩岸經貿合作熱降溫,減輕台灣經濟對大陸依賴,李登輝、陳水扁時期還夾雜台獨因素。可以說“南進政策”是一個以政治駕馭指導經濟的做法。19937月到8月間,時任台灣“經濟部長”的江丙坤率團赴越南、新加坡考察後,提出了“以東南亞國家為今後對外投資和貿易重點地區”的“南進政策”。但東南亞的投資與商業環境不佳,臺商投資並不積極,還有不少臺商因此血本無歸,而且也並未阻擋臺商面向中國大陸的“西進潮”。

  19981月,為重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衝擊的東南亞臺商經濟,台灣“經濟部”決定實施“加強對東南亞及澳新地區經貿工作綱領”。隨著金融風暴的繼續發酵,一些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困難引發政治與社會動亂,尤其是臺商聚集較多的印尼爆發排華暴亂,臺商性命難保更遑論投資;19989月,被台灣當局視為“南向政策”堡壘的馬來西亞也由於經濟問題引發政治危機,使“南向政策”失去了最後的著力點。19989月,台灣“經濟部”發佈的新聞稿表示:“鋻於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並恐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政府將不再鼓勵國內廠商到東南亞地區投資,因應國際經貿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南向政策。”至此,第二輪“南向政策”提前告終。

  民進黨上臺後,陳水扁當局重啟“南進戰略”。20027月,陳水扁在出席“亞洲台灣商會”會議時表示,中國大陸市場不過是台灣全球佈局的一部分,他要求“臺商要致力於東南亞投資,政府將政策配合,作臺商的後盾”。台灣“經濟部次長”施顏祥也稱,東南亞地區向來為台灣對外投資重鎮,“廠商赴東南亞投資,除利基在當地低廉的工資製造成本,適合作為外銷基地外,東南亞約5億的人口,是一處值得深耕的內需市場”。進入21世紀後,東盟各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聯繫正在不斷加強,特別是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出臺後,台灣當局十分緊張,擔心台灣如果不能參加到大陸與東盟組成的自由貿易區中來,將被邊緣化。因此,台灣盡力通過實施“南向政策”進入東南亞國家建立生產據點,加強雙方經濟技術合作關係,以促進台灣對外經貿的持續增長。

   如今,臺商們又遭遇了越南的暴亂,所受內傷嚴重。有人說,蔣經國把台灣交給李登輝時,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而從李登輝時期到民進黨上臺,台灣不顧廠商意願執意“南進”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而其最大競爭對手南韓卻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僅僅十幾年光景,亞洲四小龍前兩名已換作南韓和新加坡了。

  台灣是最早在越南投資的地區之一,目前是越南的第四大外資來源地。可見臺當局推動“南進政策”不可謂不用力。越南如今的投資環境究竟如何?通過這次暴亂又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在越南的臺商陸續搭機返回台灣,見到前來接機的領導幹部,彼此互相擁抱,想到在越南的工廠遭到砸毀,仍心有餘悸。一位越南臺商說:“臺商都被放火燒,我們工廠被砸。”另一位表示:“有幾千輛摩托車進去,整個工廠砸,門要打開讓他們進去,如果不打開就會被整個推倒。”有的臺商趕著離開,穿著拖鞋,什麼行李都來不及帶,雖然暫時安全無虞,但投資損失難以估計。力推“南進政策”的台灣當局外事部門卻錯誤地估計了形勢,給在當地的臺商出了一個“餿主意”——設計了“我是台灣人,我來自台灣”的越文識別標誌貼紙,讓臺商在工廠張貼。可結果事與願違。這種拍腦袋想出來的舉措讓“南進政策”的始作俑者李登輝都看不下去了。他在受訪時表示,“唉唷,怎麼憨成這樣?”

中國大陸的反應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30日就蔡英文所推“新南向政策”做出回應,指所謂“南向政策”也不是什麼新東西。當年效果如何,台灣社會已作出公論。在今天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發言人:蔡英文最近新推出的“新南向政策”,有解讀認為說,她是有意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不曉得大陸怎麼看她的這個“新南向政策”?未來如果她真的去推動的話,是不是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影響?馬曉光指出:對於這種假設性的說法,我們原則上不作評論。但是大家要知道,所謂“南向政策”也不是什麼新東西。

 

四、結論

  1993年台灣提出《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綱領》,鼓勵台商赴東南亞發展,希望借東南亞市場分散台商一窩蜂赴中國大陸投資的風險,一般稱為李登輝南向政策。然而東南亞地區先天上在語言、文化、政治、宗教上的差異,中小企業台商進駐東南亞地區投資要比大陸困難,加上1998年發生東亞金融風暴重創東南亞國家經濟,大陸經濟卻趁勢崛起,台商紛紛選擇轉往中國大陸投資,國際分工及產業鏈亦隨之移轉至中國大陸,南向政策宣告失敗。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與李登輝時代舊南向政策,從表象觀察,新南向強調經貿之外的多面向合作,但成功與否重點仍在經貿上的實質效益,倘若“新南向政策”無法解決台商在東南亞市場所面臨的高關税及投資障礙,“新南向政策”仍只是口號。因此,“新南向政策”是否只是舊酒換新瓶,甚至只是華麗的口號,端看“新南向政策”是否正視當前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現況,及中國大陸與東協之間愈趨緊密的經貿關係。此時若能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基調,善用兩岸已有的合作基礎,一同進軍東協市場,邁向世界才是正途。中國大陸與東協十國已於2010年成立中國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中國大陸與東協之間的關税大幅下降,目前又進一步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東協加中國大陸自貿區升級版,RCEP涵蓋“新南向政策”中的東協十國及印度,內容除了貿易及投資開放,亦包含經濟及技術合作。中國大陸與東協十國逐漸緊密的經貿關係,使得雙方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東協亦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大貿易伙伴。

  台灣若能加入亞投行及一帶一路建設,台灣金融業進軍東南亞將可服務枱商,台灣產業也可藉由参與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東南亞國家。透過在東南亞國家設置兩岸園區的合作模式,選擇兩岸產業生產優勢落實兩岸產業供應鏈合作,在兩岸園區合作中避免重複投資惡性競爭,兩岸在一同拓銷東南亞市場的同時,不但台商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另一方面藉由在地生產在地拓銷方式,亦可促進東南亞就業。

   世界各國包括東南亞及印度都不敢藐視中國大陸市場,只有台灣卡死服貿自己放棄大陸市場實愚不可及,台灣國力每況愈下,無法保護台商,越南排華就是明證,政治人物胡說八道害死國家及同胞實在不該!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31852964

 回應文章

清道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商願意走戴勝通的老路嗎?
2015/10/04 23:55
2000年以前,擁有世界三大製帽廠的戴勝通還被人稱為「帽子大王」。民進黨執政後,他是最忠於扁政府的企業之一,不但呼應政府「戒急用忍」政策,並多次公開反對台商到大陸投資,認為「風險太高」。

 阿扁上任後的兩千年八月間,戴勝通陪同出訪,並跳出來力挺阿扁「拚外交」,宣示要砸兩億元投資海地,沒想到三勝在海地的投資一波三折,當地基礎設施不足,甚至還得自備發電機。等到建廠完成,不料才剛開工,海地即發生暴亂,工廠遭逢祝融,政府先前承諾的一億五千萬元低利貸款又遲遲不下來,連鎖效應,拖累了三勝,讓戴勝通財務陷入險境,因而摔了一大跤。

 

 當年,阿扁為了創造邦交與企業雙贏,老透過政策鼓勵企業赴海外投資,被點名的企業家忐忑不安。企業配合推動海外投資,政府若無「配套措施」,這樣的投資恐怕像斷了線的風爭,最後面臨鎩羽而歸的窘境。三勝的起落,代表陳水扁政府時期經濟的縮影,拖垮戴勝通是典型的例子。

 歷經幾番風雨,戴勝通已言明「不想再碰政治」,只想專注本業,同時也勤跑對岸,但時不我予,他能否再度站起來,仍是個未知數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5-10-05 00:48 回覆:
騙死人不償命!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02 08:27
加油l(換張照片)不太像。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5-10-02 12:34 回覆:
謝謝!不以貌以政策競爭!

愛台也愛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01 22:14
當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爭先恐後地爭取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時、同文同種的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採取仇中蔑中、儘力減少或隔絶與中國大陸貿易、這不是愚不可及嗎?
綺纙堆裡埋神劍, 蕭鼓聲中老客星!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5-10-02 12:33 回覆:

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