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倨後恭與不務實的政治人物
2015/08/20 11:52:39瀏覽273|回應2|推薦12

 

一、前倨後恭與不務實

       台灣的政治人物不論執政或在野均不務實,一般只逞口舌之利,不顧國家之長遠利益,例如參加亞投行對台灣是有利的,否則為何世界有50多個國家搶著加入,台灣與南韓同是受美國影響很深的國家,南韓反對黨為了國家利益鼓勵執政黨積極及時加入,不但取得創始國最優惠待遇且美韓關係亦不受影響,台灣反對黨為仇中及參加名稱問題一直杯葛,最後不但喪失創始國最惠待遇,連一般國都進不去,讓台灣更加邊緣化。

        無獨有偶的是柯文哲第一次以“市長”身份到大陸上海參加双城論壇也是前倨後恭,不但不瞭解自己的實力與籌碼,對兩岸的政治背景亦未先做功課。從柯文哲去年至今在兩岸關係的立場與發言來看,他對于双城論壇的了解度是不足的,年初柯文哲在面對媒体專訪時,對于“九二共識”的存在抱持著質疑的態度,並且在受訪時明確表示:“作為一位科學家,我反對標籤,注意的是實質内容。”。柯文哲認為,“九二共識”為1992年的兩岸共識,將二十二年前的共識作為現階段兩岸交流的基礎,似乎有違常理,質疑至今两岸死守“九二共識”的意義何在?因此柯文哲提出了所謂四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他希望透過上述四個互相(又稱一五新觀點)讓兩岸在新的基礎上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但在媒体詢問為何提出此想法時,柯文哲居然回答:本來台北市長就不需要去管此“外交事務”,但外交事務十分廣泛,“外交”本來就是市長的業務之一,從接待外賓至城市交流,都是屬于“外交”範疇,居然柯文哲不清楚這點。柯文哲對“九二共識”並没有實際地去了解,因此在認知上無法明確“一個中國”對兩岸彼此間的重要性。今年三月,柯文哲改提“兩岸一家親”,並對大陸喊話,希望双城論壇繼續延續下去,雖釋出善意,但有意繞過“九二共識”。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回應只有堅持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兩岸關係與城市間交流合作才能進行。從大陸明確的表態上來看,“九二共識”就是大陸最后的底牌,若要舉行双城論壇,柯文哲必須先對“九二共識”做出明確的表態,這是柯文哲不清楚兩岸實力發球權早已落在大陸之手。

     直到八月初,眼看双城論壇迫在眉睫,柯文哲終于明確講出“尊重九二共識”,認同“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中方也立刻釋出善意,柯文哲從年初質疑“九二共識”到三月提出“兩岸一家親”再到八月提出的“尊重九二共識”,此種立場的一再轉變說明台灣在面對中國大陸談判時並無籌碼,柯文哲的前倨後恭讓人看清台灣的實力是如此虛弱。

 

二、柯文哲給民進黨示範的新路

         柯文哲「兩岸一家親」不離口,論壇開幕致詞時他再度表明了「在雙方既有的政治基礎」上,共同謀求兩岸人民最大福祉。此柔軟亦是歷來高調的獨派人物所少見,而上海也非鐵板一塊,「九二共識」不必一步到位,把客人迎來再說。 但為了不惹嫌猜,楊雄開門見山仍然談了「九二共識」,無疑就是告訴民進黨,「九二共識」並沒有作廢,有些地方可以彈性處理,譬如交流層次的見面,但要正式協商、深層互動,或共謀合作、擘畫未來,「九二共識」仍然懸在額上。柯文哲沒有治理市政的才幹,但搞起兩岸關係,彷彿頗見智慮,他願意低首歛眉,在一些節骨眼上妥協,若事先未受民進黨指點則表示民進黨也了解台北若只關在島上,拒斥了上海的友誼,恐將愈趨黯淡而蕭索,在歷史往前急馳的轟隆聲中,難道竟只落得如禾桿被拋於荒野的境地? 這是綠營歷史視野的轉變。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28282732

 回應文章

老魔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22 10:30
我覺得在這種議題上, 柯 p也是牆頭草一枚, 見風轉舵, 耍耍嘴皮子而已!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5-08-22 19:17 回覆:
是啊!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20 15:56
稻草人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5-08-20 20:26 回覆:
straw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