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論李克強的改革十策
2014/10/06 22:13:50瀏覽196|回應0|推薦10

 

一、前言

  台灣的氣爆、地溝油及殺警案處處顯示台灣的內政有很多問題有待徹底解決,但國內官員及反對黨顯然慮不及此,大部分人把時間耗在關注香港『占中』事件及年底選舉鬥爭上。中國大陸的李克強當選國務院總理已滿500天,在過去一年半內,他視察了16個省市,行程上萬里,他也出國5次,足跡遍布亞洲、歐洲乃至非洲大陸。“市場化改革”是李克強施政的鮮明特色,可歸納為李克強的“改革十策”,值得台灣為政者參考。

 

二、改革十策的內容

()第一策是“惠民生”

民生疾苦是李克強視察或出訪常常涉及的話題,無論是大陸中西部轉移的農業人口或東北老工業區基地的貧困居民,李克強的公開講話中,總不忘把民生關懷之情感傳遞遞出去,督促各級政府都要以百姓生活為重、以人民生活為本。相對於台灣政局,馬總統及江院長應在媒體上多關心民生問題,例如食衣住行育樂與人民息息相關的議題,台灣的高房價及年輕人住的問題已成主要民怨,政府官員應實地去瞭解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即使不能馬上解決也要提供有效的訴苦陳情管道,對於高房價指標如地寶住戶應設法調查有否逃漏稅及避免廣告刺激一般低收入戶。

食物的安全更是政府的責任,政府若用心施政,即使現行法令不周延也可收嚇阻不肖廠商生產地溝油之效,更重要的是台灣耕地逐漸被侵蝕減少,自產糧食的不足及食物的漲價構成另一潛在問題,政府若不遠慮必有近憂。夜店的治安問題及人民休閒娛樂的安全管理也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其他民生相關問題多的不勝枚舉。

       (二)第二策是“保就業”

保障就業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李克強今年在“兩會”時承諾保證新增就業機會1000萬人,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在經濟下坡壓力加大時,就業本來就是一個難題。而李克強開出的藥方之一,就是全方位扶持微小企業,它們是就業的最大吸納器。反觀台灣目前失業率高薪水低的問題嚴重,馬總統及執政官員不但束手無策且很少討論甚至關心此問題,更別提反商仇中情節嚴府不能逃避此問題,必須集思廣益的去解決問題,例如開設賭場促進觀光就業就要趕快做,就業率過低的大學科系應關閉,而夜市小販是降低失業率的有效手段,政府應納入合法管理不要讓警察追著跑。

       (三) 第三策是“薦國貨”

儘管“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依然任重道遠,但在一些領域,中國的技術與產品已能進軍國際市場,中國外交開始擺脱“襯衫換飛機”的模式,進入“高鐵換牛肉”的新時代。此時,李克強變身“超級推銷員”,向世界推銷中國的高鐵、核電、航天等技術與裝備,最近他還答應一家中國企業向全球推薦中國的“雲計算”,這代表了中國的方向。台灣的官員包括馬總統很少向國內外推銷台灣產品,這點應向李克強學習,台灣的htc手機、華碩及宏碁等有品牌產品,總統應加持推銷。

       (四) 第四策是“推創新”

今年春中國大陸已是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中國製造的質量仍不夠好,李克強最近給院士們算了用飛機模型換飛機的賬,這筆不划算的買賣也在激勵中國科技工作者,要用創新推動經濟向中高端躍升,這是中國發展的根本出路。近期中國國務院已推出系列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力的措施,建設一個能激活創新的制度環境。台灣政壇被三師把持,不懂科技及創新的重要,這需從教育部長及經濟部長的任用開始改革,要重視競爭不要再隨民粹起舞。

       (五) 第五策是“求真話”

早在遼寧任職時,李克強就喜歡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分析當時當地經濟狀况,這在后來被歸納為“克強指數”,而這背后則是他希望了解經濟運行的真實情况。担任總理后,李克強的求真務實之風更甚於前,不久前有企業家在座談會上因為有部長在場不敢多言,他坦陳“汗顏”,隨后他要求政府要給企業鬆綁,要讓市場主体說話,說真話,充分發揮市場主体的作用。但在台灣剛好相反,勞動部及環保署為符合民粹,每每給企業主添加許多限制及不利成本競爭的勞動條件,把國家經濟弄垮了還向人民討好,傻傻的民眾把企業金雞母殺了還想要金雞蛋。

       (六) 第六策是“晒家底”

這是指政府的信息公開,李克強上任之初提出“約法三章”,無論是新建樓堂館所,還是增減財政供養人員,或者是“三公”支出,只有信息足够公開才能讓承諾不落空。如今,信息公開讓老百姓多了一條監督政府的渠道,政府的家底越清楚,幹部才會越清廉、政府才會越廉潔、政治才會越清明。相對台灣,不分藍綠貪官前仆後繼,許多BOT案或重大建設都成為貪污的溫床就是信息不公開的結果。

       (七) 第七策是“督執行”

中國國務院再完美的改革措施,若不能落實,那麼市場也不會分享到紅利。所以,李克強任内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時,也盯上了政策的落實,甚至拍了桌子,只為解決“政策不出中南海”的難題。不久前,國務院多路督查組奔赴地方,只為了解政策推進情況,他要求狠抓落實與整改,打破“中梗阻”,解決“最后一公里”,強調建立督查長效機制。

       (八) 第八策是“調結構”

中國經濟經歷高速增長后,也面臨較嚴重的結構失衡問題,它包括經濟結構、内需結構以及投資結構等層面。李克強提出調結構,要促進產業升級,但“主引擎”在市場,政府要做的是“助推手”,尤其是要放寬市場准入,尤其在醫療、養老、金融等服務業領域,交給市場辦。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南韓相比輸在重工業,高產值的汽車、火車及飛機台灣都沒有當然打不過日韓,須儘快作產業調整。

       (九) 第九策是“促放權”

簡政放權是李克強一年多提到最頻繁的改革措施,無論是形容它為“當頭炮”還是“先手棋”,這都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牛鼻子”。在他看來,审批權改革就意味著對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對市場“法無禁止即可為”。不斷推進簡政放權,既可激活市場的切中肯綮之舉,也是反腐敗的釜底抽薪之策。

       (十) 第十策是“穩增長”

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的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過去的超高速增長蛻變為中速發展,這種趨勢雖是正常轉變,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要達到穩增長一定要穩住國外出口市場,而民進黨阻撓服貿簽訂就是阻撓台灣經濟穩定增長,馬政府應向人民說清處講明白。

 

三、結論

  李克強的“改革十策”並非孤立的措施,而是相互關聯的政策体系,它的效應也不止於“種瓜得瓜”,還追求一舉多得的效果,猶如一套改革“組合拳”,要打出一片中國經濟新氣象。若要打破台灣的悶經濟,馬政府應虛心的參考李克強的“改革十策”創造台灣的經濟春天!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795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