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廢核造成國家安全危機
2020/09/25 21:16:36瀏覽468|回應0|推薦15

廢核造成國家安全危機

一、台灣面臨的國家安全危機 

             中共最近對台灣擂響戰鼓,整個台灣似乎籠罩在戰爭的危機之中,解放軍戰機步步進逼,但台灣不論是軍事準備或人民心理建設都很欠缺,加上錯誤的能源政策,台灣幾乎是要被自己搞垮,中共若要武統台灣可採取速攻,估計三天即可攻占台灣,但是風險較大,美國仍有介入可能。另一武統手段則是慢攻,以海上封鎖為主要手段,此時天然氣無法經海運送至台灣,蔡政府又廢核電,則電力中斷將使台灣失去持續作戰能力。 

二、大量使用天然氣發電讓台灣無法持久作戰 

            根據蔡政府規畫的能源配比目標,二○二五年天燃氣發電將占百分之五十,放眼全世界,能源進口國家無人如此亂搞的,台灣的天然氣全依賴進口,安全存量僅7天,遠低於核能的一年半及燃煤的60天,且天然氣由海上貨輪輸送,解放軍已掌握台海的制空及制海權,稍加封鎖或阻撓就能輕易讓台灣斷氣,電力是國家的生命力,如此把能源安全置於高風險的能源政策獎使國家淪亡。在蔡政府一意孤行的廢核政策下,擴增天然氣發電機組已經勢在必行。而若不顧環保及居民反對,天然氣接收站才能如期完工。一旦天燃氣機組無法準時服役,又廢棄核電廠,政府將僅剩燃煤機組一再延役的選項,在核電除役後,不但缺電夢魘再起,且溫室氣體排放將增加而達不到巴黎協定的要求。

               對於一個天然資源匱乏的國家而言,選擇安全存量相對偏低的能源是相當愚蠢的決定。天燃氣的安全存量天數僅一週,貯氣槽易受戰火攻擊,天然氣的可靠性明顯低於核能,成本也較高,更容易受到天候與人為外力因素的影響,影響國家安全。另一方面,鉅款投資的離岸風電不但緩不濟急,且易受海上攻擊及天候影響,同時能源配比目標是再生能源全年供電累計達兩成,因此實際裝置容量會更高,斷電機率也愈大。 

三、海運是台灣能源命脈 

              廢核後,台灣需靠天然氣或燃煤來做發電基載,風力及太陽能是無法作為基載的,這些進口能源均須靠海上運輸,若台灣海上交通被封鎖,則缺電在一週內就可能發生。中國大陸的高科技武器發展快速,在台海打一場傳統戰爭並無困難,最近解放軍戰機侵台已產生實質威脅,即使不登島攻擊,只要封鎖台灣海上運補能力,台灣在經濟上及人民生活上就難以招架。中國大陸封鎖台灣有許多手段,海軍方面,只要派出幾艘潛艇就可輕易封鎖台灣,航空母艦及大型055驅逐艦都可繞台封鎖台灣,美國提供台灣的老舊武器根本無法對抗。空軍方面,新銳隱形戰機殲20、殲16、蘇愷35及大量的殲11B戰機均可奪取台海制空權,陸軍方面東風系列中短程地對地導彈及長程火箭砲均可實施對台封鎖。 

              現代戰爭喪失制空權等於喪失制勝能力,中國大陸的無人機外銷中東,彩虹系列無人機都有不錯的戰績,顯然無人機將成為未來台海作戰的主角,無論是封鎖台灣高速公路、軍事基地聯外道路的天雷系列「航空布撒武器」,或是會逼迫國軍開啟雷達攔截的ASN-301反輻射無人攻擊機,這些攻擊行動都可在數小時內完成,改變了台海作戰形態。以目前台灣的武器研發能力及能採購到的武器很難堆抗中國大陸的封鎖。華爾街日報在2015年曾報導:台灣選擇非核家園會讓這個島嶼更易受中國欺凌。台灣國內缺少客觀的核能發電真相辯論,不同政治光譜的政客都在討好民粹短視的反核狂熱。核四廠廢棄代表置國家安全於不顧的錯誤能源政策,隨著其他三座核電廠的陸續除役,台灣正走向無核電的能源危機狀態,這會傷害經濟並更無力抵抗中國壓力。政府提出天馬行空的能源願景,要擴大風力、太陽能和其他昂貴不可靠的再生能源,今天這些能源佔比不超過3%,要想達到20%談何容易。 

             以戰略而言,海上能源進口需求增加代表更容易受到中國解放軍的海上封鎖。不用核能,台灣的基載電力只剩火力的燃煤電廠及天然氣電廠,兩者均需由海上運送燃料,煤安全存量只能維持60天,天然氣最多7~14天,若中國實施海上封鎖,14天斷電一半,60天就完全斷電,而核能發電所用的鈾燃料,飛機一架次運送就可使用一年半,很明顯地想對抗大陸就不該廢核。台灣是東亞唯一一個正拋棄核能的國家,日本和南韓都在修正安全標準,以擴大核能發電份額為目標。沒有任何作法是沒有風險的,但任由重要的核電廠停用反映了台灣領導人的智慧。

四、為什麼只有核能才能拯救地球 

              要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完全靠可再生能源是不可行的,美國學者通過一番計算認為:只有核能才能拯救地球,美國麻省大學國際關係名譽教授Joshua S. Goldstein以及能源工程師兼顧問Staffan A. Qvist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為了避免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對地球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氣候學家告訴我們,必須在未來 30 年內大幅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項挑戰既是一項社會問題,也是一項數學問題,其解決方案很大程度依賴核能。如今,世界上 80% 以上的能源來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被用來發電、供暖以及為汽車和飛機的發動機提供動力等,然而對地球來說更糟的是,一些較貧窮國家為了擺脫貧困而增加化石能源的使用,導致化石燃料的消耗正在迅速增長。提高能源效率雖然可以減輕一些負擔,但不足以抵消不斷增長的需求。根據計算,現在全球每年使用的化石燃料大約相當於 100 萬億千瓦時,一個關鍵的變量是速度。要在未來30 年取代化石燃料世界必須每年增加約3.3 萬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僅靠太陽能和風能的增長速度是不夠的。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德國最近雖然齊心協力,其可再生能源增加的速度也遠遠不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若能趕上德國的峰值水平,每年可增加約 0.7 萬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然而這只是 3.3 萬億千萬時年度目標的五分之一多一點。 

   為確保台灣國防安全,政府應恢復核四廠和電興建運轉,立即停止核一廠除役,並讓核二、三廠延役。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5094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