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8年自然指數排名 中國中科院全球第一 台灣中科院榜上無名
2018/07/30 21:25:57瀏覽1357|回應0|推薦17

2018年自然指數排名 中國中科院全球第一  台灣中科院榜上無名

 

一、科研排名相當於國家競爭力排名

    李家同最近發表文章說中國大陸科技追不上美國因為大陸缺基礎科學,這句話用來說台灣是對的,用來說大陸則是錯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學術出版集團《自然》旗下,觀察、衡量學術發表的量化指標。它的取材範圍包括物理、地球與環境科學、化學、生命科學,共四項自然科學領域,一共68種期刊。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發佈2018年度指數排名,中國科學院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繼續位列第一。在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中國雖然仍排在美國之後居第二位,但在前10名中分值增幅最大。此次綜合排名中,中國共有15所科研機構及高校進入前100名,表現十分強勢。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中國大陸中科院以1223.29分蟬聯榜首,這一分值幾乎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哈佛大學(731.27分)多出一倍。前20名中除了中國的中科院和北大以及日本的東大、京大,其餘全部都來自歐美國家。歐美等傳統科研強勢地區優勢依然明顯。中國仍保持着穩步提高的勢頭,去年的分值比2014年增加4.8%,這一增速在前10名中最高,美國則下降4.5%。高校方面,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東京大學位居前三,北京大學排在第11位,在中國學府中排位最高。

 

二、企業排名

    美國IBM在企業機構中排名第一,瑞士兩大製藥巨頭羅氏和諾華分列二、三位。中國華大基因排第12位,在中國企業中領跑。此外,在《自然》列出的四大核心學科排名中,中科院在物理、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3個專業排名全球第一。但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科研機構排名普遍較低,除中科院位居第九外,沒有其他機構躋身前50位。擁有《自然》雜誌的自然出版集團去年底發佈《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白皮書稱,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相稱的是,中國現在的研發投入和科研產出均居於世界第二位。中國2014年的研發投入約1.33萬億人民幣,僅次於美國。中國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量在2014年達到24.5萬篇,也位居世界第二。此外,中國還是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一種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在全球的第二大貢獻國。白皮書強調,這都顯示中國高水平的科研實力。

     企業排名 自然指數排名的一大特點就是為各公司研究所單獨進行排行,從中可以一窺全球哪些公司對技術研發和儲備最為重視。在最新的企業排名中前十名分別是:美國IBM(計算機)、瑞士羅氏(製藥及醫療器械)、瑞士諾華(製藥)、德國默克(製藥及化工)、英國阿斯利康(製藥)、韓國三星(電子設備)、英國葛蘭素史克(製藥)、比利時大學校際微電子中心、美國輝瑞(製藥)、日本電信電話(電信)。 11至20名分別是:美國安進(製藥)、中國華大基因、英國百時美施貴寶(製藥、醫療器械及日用品)、日本豐田(汽車)、新西蘭提地質研究所、法國賽諾菲(製藥)、美國禮來(製藥)、德國巴斯夫(化工)、日本日立(機械製造)、美國布魯克(科學儀器)。美國IBM在企業機構中排名第一。

 

三、大學院校排名

     在高校方面,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東京大學位居前三,北京大學排在第11位,在中國學府中排位最高。中國高校躋身前50名的還有南京大學(20)、清華大學(2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6)、浙江大學(37)、復旦大學(38)和南開大學(50)。此外,中國各類科研機構前十位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和蘇州大學。其中蘇州大學異軍突起,其高質量科研產出達到了25%的年復合增長率。

 

四、台灣科研亮紅燈  中研院乏善可陳不如裁掉

      在這個排名中,位列前二十國家和地區分別是: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印度、荷蘭、以色列、瑞典、新加坡、台灣、俄羅斯和比利時。美國依然佔據首位,中國繼續保持第二,日本第五位,南韓第九位,台灣第十八位。在前二十中,除了中國外,以色列增速也相當明顯,達7.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台灣地區下滑十分嚴重,達14.8%,在前二十中下滑名列第一。86年前,國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要研究人文及科學、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逐漸地,大學與其他單位已完成這些目標,為何還需要這個「國家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研院?102年中研院預算137億元,104年增為155億元,擠壓諸如大學等的經費,中研院購買儀器等做研究,這和大學有何差別?美國的作法更高明,其國家科學院為「空殼子」,不買儀器做研究,所有院士均為其他單位(大學、公司等)人員,只在開會時應召;因為是「獨立」單位,不受諸如國會等干擾,因為傑出(170多位院士曾獲諾貝爾獎),其報告通常受到尊重,足以「擺平」國內各種紛爭。此種專家散布各單位的「藏富於民」作法,隨時提攜其單位與人員,這也是美國大學和公司等傑出的原因之一。

     台灣的中研院無明顯貢獻,總統府無能力審查中研院預算?中研院自有科技預算來自總統府,為何其研究員還到各部會申請(「搶」)資源?各大學教授辛苦栽培學生與做研究,為何經費比中研院研究員少?中研院是80多年前的思維,值得繼續維護?有何實證需要保存此歷史包袱?總統到底多瞭解中研院的作為?總統可費心想想,為何府內需要設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總統最需要的國防、外交、經建、民意等建議,從那邊來比較務實可用?國內諸多「隨時應召」的智庫,為何不需設在總統府內?根據中研院自己統計,2005年至2015年 6月中央研究院 發表論文18,795篇,同期台大44,457篇,南韓首爾大學 72,306篇日本東京大學 77,178篇,中國大陸北京大學 47,766篇,中國科學院 243,642篇,看看人家想想自己也混得太兇了!李遠哲自肥自己薪水,黃國昌搶奪政治資源,翁啟惠被控貪污背信,中研院在研究將國家沉淪應該裁撤!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1373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