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巨蛋被柯文哲打破並搞成大臭蛋
2018/04/06 08:46:33瀏覽768|回應0|推薦9

大巨蛋被柯文哲打破並搞成大臭蛋

 

一、柯文哲不會拚經濟只會鬥嘴

     台北市的大型建設不多,市容已老舊,大巨蛋的興建有重大意義,不但可使台北市改頭換面,同時也可促進東區的經濟繁榮,但沒想到風風雨雨走過逾廿年頭,現在居然還是大破蛋,看看對岸中國大陸兩年就蓋一條高速鐵路,真是不勝唏噓! 1991年,中華職棒總冠軍賽下起大雨,看台民眾高喊「我們要巨蛋」,行政院指示規劃興建不受風雨影響的巨蛋室內體育館。2006年,北市府同意遠雄變更協力廠商,雙方正式簽約。其實柯文哲對大巨蛋充滿了政治算計,對前任市長先指控為弊案,因此大巨蛋由經濟建設變質為政治鬥爭,歹戲拖棚,不知要拖到何時,其實拖延是三輸,遠雄公司固然很慘,台北市政府也沒贏,因為若解約,台北市政府需花370億人民納稅錢買回大破蛋,台北市多了一個蚊子館,其他廠商看柯文哲這麼會刁難也不敢接手,台北市民癡癡等到一個大破蛋,無法享用巨蛋的好處,東區也少了拚經濟的新賣點。

二、大巨蛋虛耗黑箱追蹤

()選舉到了!民眾發現大巨蛋的頭頂幾已全數封板,「蛋頂」成形,大巨蛋似已復工;但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硬柪解釋,目前施作的是防災維護工項中的一項,不是復工;這是把市民當傻瓜,原來如廢墟般大巨蛋四週突然變得乾淨清爽,屋頂也蓋得差不多,這叫防災維護工項,哪以前就不須防災嗎?而且最後若解約,封頂是否賠更多?准許遠雄封頂是否意味不會解約,那還刁難是否故作姿態?

(二)民進黨台北市長擬參選人姚文智指出,大巨蛋拖了這麼久,市府和遠雄的黑箱作業愈來愈多;公安是否有疑慮都是隨北市府意思來解釋。如今在環評、交評要不要進行都還不確定的情況下,讓大巨蛋蓋下去實在覺得很驚訝。

(三)市府突丟卡蛋變化球,目前大巨蛋逃生梯與球場座位深度不符合《建築技術規則》97條與127條規定;前者因為不夠連貫會影響救災逃難,後者則會讓大巨蛋無法舉行演唱會。同樣是觀眾席,為何可以看球賽卻不能夠聽演唱會呢?柯市長與官員每天都在製造新的問題!市府研考會民調顯示,市民對大巨蛋不滿的程度,已超過停發重陽敬老津貼的政策。

(四) 3月13日林洲民對外公開表示,大巨蛋逃生梯與球場平面層深度不符合「技術規則」97條與127條規定,影響救災逃難並導致巨蛋無法舉辦演唱會。從三個簡單問題點出關鍵就可以了解林洲民是蓄意刁難:

第一,除了大巨蛋,還有哪一案都審審了「建築技術規則」項目?林洲民身為都審委員會主席,卻在都審前不斷放話將重點放在「技術規則」,並企圖在都審中導引委員審查與「技術規則」關聯的事項,這種案例除了巨蛋案外,台北市還有哪個建案在都審委員會被審查過「技術規則」項目?

第二,民國100年都發局所核發的大巨蛋建照是否合法有效?因為100年的逃生梯檢討(即「技術規則」97條部分)和本次送審的設計內容完全一樣;政府行政延續性何在?

第三,全台灣有哪一個開發案,建照申請註記的「主要用途」有兩種以上?台北市申請建照上註記的「主要用途」只有一項(本案為A-1體育場館),為什麼林洲民可以自行主張遠雄須再走變更程序,造成建照上的「主要用途」將有第二項、第三項?

(五)台北市長柯文哲官威很大,大巨蛋都審取消 柯文哲:已交代陳景峻把遠雄叫進來,用叫而不是用請。

 

三、安全問題真假難辨

   柯文哲口口聲聲把大巨蛋的安全掛在嘴邊,其實停工這麼久,從外觀上用眼睛就可看到鋼筋生鏽,那不是更不安全嗎?台灣每次搞BOT都出問題,我們呼籲柯文哲市長,從台北市政府立場看儘快完工是最有力的,若要解約就快解,拖拖拉拉沒好處。不過由於選舉考量,柯文哲似乎並不想解約。柯文哲曾嘲笑過國父革命10次後才成功,非常笨,而柯文哲不斷與趙藤雄談大巨蛋,至今仍沒下文, 似乎比國父還笨。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23日報導,中國工人僅用9小時建成一座火車站,該項目是近年來中國完成的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基建項目之一。中國1500名工人僅用9個小時就建成了一座火車站。

   柯文哲上台後,根本未將大巨蛋當作經濟重大建設,把它當成政治鬥爭馬英九的提款機。情況愈來愈明顯,大巨蛋想要牽拖起訴馬英九,先向李述德動手,未起訴前大巨蛋就是不死不活。大巨蛋逾期拖延二年多,損失的錢及效益早超過權利金,遲遲不解決主要是政治目的不是原先對國家有利的拚經濟建設。台灣的建設落後,BOT多係失敗收場,主要是官員有私心,不以國家利益作優先考量。2011年,遠雄取得大巨蛋建照,預計2014年完工。2015年1月,台北市長柯文哲針對大巨蛋召開專案會議,要求檢視大巨蛋合約,並與趙藤雄見面,討論監察院糾正案、工程延宕問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1142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