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溶液的組成
2010/06/30 23:20:34瀏覽3463|回應0|推薦0

當二種溶液混合的時候,通常會發生化學反應。為了計算清楚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知道二件事情:1.反應的特性,這要看溶解的物質會進行哪一種化學反應? 2.溶液中化學物質的分量,也就是每種溶液的組成。

 

化學原理啟迪42

1.      當二種溶液混合的時候,通常會發生化學反應。為了計算清楚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知道二件事情:1.反應的特性,這要看溶解的物質會進行哪一種化學反應? 2.溶液中化學物質的分量,也就是每種溶液的組成。

2.      溶液的組成,可用許多種方式來描述,最常見的描述濃度的方法是莫耳濃度molarity(M)莫耳濃度的定義是:每單位體積(公升)溶液內的溶質莫耳數:

M=莫耳濃度=溶質莫耳數/溶液公升數

3.      1莫耳濃度的溶液,就是每公升有1莫耳mole的溶劑

4.      【例題】把1.56g的氣體HCl灌進足夠的水中,製造出26.8ml的溶液,計算這個溶液的莫耳濃度

5.      【解決】首先,我們計算HCl的莫耳數:

1.56gHCl×(1mol HCl/36.5gHCl)=4.27×10-2 mol HCl

然後,把這個溶液的體積轉換成升

26.8ml × (1L/1000ml)=2.68×10-2L

最後,把溶質的莫耳數除以溶液體積(升)

莫耳濃度=(4.27×10-2mol HCl)/(2.68×10-2 L solution)=1.59M HCl

6.      值得注意的是,溶液組成的描述,有可能無法精確地反映,溶液的真實化學性質。

7.      溶液濃度,經常是以溶質溶解前的狀態來命名。例如,有個1公升的溶液外面的標籤是1.0MNaCl。這個溶液的製作方式是1mole的固體鹽NaCl,用足夠的水溶解,做成1公升的溶液。

8.      1M的意思並不是溶液裡面有1mole的鹽NaCl。事實上,溶液裡面有1moleNa+離子Cl-離子

9.      我們經常需要判斷,一個已知莫耳濃度的溶液裡有多少莫耳的溶質?判斷的方法可以從莫耳濃度的定義推演:

溶液公升數×莫耳濃度= 溶液公升數×(溶質莫耳數/溶液公升數)=溶質莫耳數

10.  【例題】計算,在1.75公升1.0×10-3M氯化銀AlCl3,有多少莫耳的Cl-離子?

11.  【解決】當固體的AlCl3溶解,產生的離子如下:

AlCl3(s)Al3+(aq)+3Cl-(aq)

因此,一個1.0×10-3MAlCl3溶液,裡面有1.0×10-3M Al3+離子和3.0×10-3MCl-離子。

為了計算在1.75公升的×10-3M氯化銀AlCl3中,Cl-離子的莫耳數,我們必須把溶液的公升數 乘以 Cl-離子的莫耳數

1.75L升的溶液×3.0×10-3M Cl-

=1.75L溶液×(3.0×10-3molCl-/L溶液)

=5.3×10-3molCl-

(翻譯編寫Steven S. Zumdahl 的《化學原理Chemical Principles)

 

研析心得

1.      科學、文學都是藝術,需要嚴密而細膩的推理,目的是為了尋找真實。科學的邏輯陳述是一種理性的詩歌,按照一定的步驟與規律所演奏的音樂。

2.      歌德:詩的作品,其思想最好是越來越清楚,理性最好是越抓越緊。

3.      一般作者的文章,都是據實地表現出他的內心看法。因此,想要寫一篇明瞭的文章,首先,必須先明瞭自己的內心;而想要寫一篇崇高的文章,首先,則必須擁有崇高的性格

4.      我們確實是藉著攝取外國的東西,並且同化它們,來建立極高的文化階層。一個作家,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深度與廣度。

5.      書本,就像新交的朋友,最初對一般事情的看法一致,但是,逐漸深交,就會慢慢地看出彼此不同的地方。這時候,就應該像年輕時的做法,不畏懼而且深入問題核心,找出共同點,充分地分析不同點。不一定要認為彼此的想法一定要一致,才是處理理性態度的重點。

6.      在人類善良的靈魂裡,隱藏著自然的珍貴情感。它並不是只贊成自己的幸福,而是在成就別人的幸福中,同時也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7.      在生活中,或是在求學問中,都要勤奮地走在徹底、純粹、優良的道路上。不要害怕途中的暴風雨,它無法影響一個堅強的人。

8.      堅強的人說:我不能創造奇蹟,但是,我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奇蹟

9.      與其喜歡令人舒服的錯誤,還不如去喜歡令人痛苦的真理。真理,或許會帶來痛苦,但是,它一定可以治癒痛苦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418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