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13 18:18:06瀏覽8970|回應85|推薦9 | |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的抗議活動,已經到了第五天,這幾天時而出太陽,時而下大雨,對於在凱道上靜坐的人來說,實在非常辛苦。而這個畫面,不論在黨外或是在民進黨剛成立之初,其實也常常在街頭出現。 回想起那個社會運動的時代,有好幾個大型的街頭運動,都是由我擔任總督導,我知道遊行很辛苦,也知道社會運動,最重要的是如何讓群眾平安回家。在那個年代,我們的遊行活動,沒有媒體青睞,24小時連續報導,所以必須很努力,才能讓大家知道我們的主張。不像現在在凱道上抗議的人,他們的活動有媒體推波助瀾,活動訴求可以即時讓大家知道,效果比我們從前好太多。 就在有人抗議的時候,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也在日前公布了全球國家自由度調查特別報告,繼續將台灣列為自由國家。在「政治權利」及「公民權利」兩項指標上,台灣首度同時獲評最高等級第一級,其中「政治權利」由去年第二級進步為第一級,顯見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已受到國際肯定,和美國同屬第一級的自由國家。 台灣已經走過威權時期的政治不自由年代,是一個政治民主、自由的國家,但是成熟民主所需要的倫理、規範、容忍,還需要加強。多元已經是台灣社會的常態,也是台灣的資產,所以有人反扁,但也有人挺扁,這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要尊重多元不同的意見,但是該如何異中求同,需要更大的耐心。 抗議團體如果一定非要達到什麼目的不可,最後付出的社會成本可能會很大。尤其台灣社會已走過零和對抗的年代,也不一定能夠接受像罷工、罷課的激烈方式。在這種對立的情況下,受苦的通常都是最弱勢的人,像坐公車的老人、在醫院就醫的人、學生,對於這種抗爭,他們也只能默默承受。尤其長期抗爭,現場的秩序也不容易掌握,因為參加遊行集會的份子複雜,有和平主義者,也有革命家、社會邊緣人。社會長期對立的後遺症,又該怎麼收拾? 在社會充滿對立、不信任的情形下,只有司法制度是最後一道防線。為社會創造信任,也是朝野政治領導者不可迴避的共同責任。我認為不論是倒誰或挺誰,最後都該交由制度來解決,才能確保台灣社會和平與進步,而不會走回頭路,淪為人治的社會。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