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6/07/11 00:35:41瀏覽4239|回應6|推薦2 | |
謝長廷表示,他的首波文宣,訴求「愛與信任」。他說,希望愛能讓已分裂的團體、城市慢慢整合。他也強調與台聯的合作是必要的,但不需形式化。 謝長廷今天參加草山行館「台灣孫中山--蔣渭水特展」開幕茶會,媒體詢及他的首波文宣訴求時,他表示,現在的城市有點撕裂、台北有點對立,不僅家庭冷漠,同事也為了政治互不講話。 謝長廷表示,就像 謝長廷下午接受唐湘龍「下班一條龍」訪問時,也對台北市長選舉,提出看法: Q:台北市政治版圖藍大綠小,如何勝選? A:社會上還是很多人,對於政治惡鬥感到厭惡,所以會有「選人不選黨」的情況發生。我們希望選民撇開政治意識形態,從每個人的生活利益、對於城市的感情出發,候選人的政策,選出最好的候選人,而不是只考慮政黨意識。 關於泛綠整合,不能一廂情願,或是本位主義,要考量對方感受,協商溝通,就會有好的結果。 Q:從政以來,你好像都是受退讓、委屈的一方? A:我自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困難,才有挑戰性。我第一次選立委的時候,聲勢非常高,但是最後高票落選。當初到高雄選市長時,民調差距大,也有人叫我收拾包袱回家。但是我的個性就是堅持到底,有韌性,所以最後當選了。倒是競選連任的時候,民調雖然高,不過選到最後差一點翻船,還好最後險勝。所以現在民調雖低,但是只要堅持到底,最後就一定會成功。 Q:對於目前台北市建設,有什麼看法? A:台北市目前重大建設落後,也沒有長遠的規劃,城市建設也缺少美學。例如台北大巨蛋,馬英九在施政報告中,說要讓市民在2008年坐在巨蛋球場欣賞棒球比賽,但實際的情況,卻是到2008年才開始興建。 同樣是興建公車站亭的街道家具案,高雄市已經開始做了,整個市容變漂亮了,但是台北好像才要開始發包。更不用說內湖捷運又要拖延兩年。 我認為市長不能不沾鍋,要有決斷力,然後要負責,承擔責任,建設才能推動。不然就算市長在睡覺,許多例行性的工作,還是一樣在做,這樣選這個市長就沒有意義。 Q:如果當選市長,有什麼事情是想推動的? A:台北市老社區的都市更新做的比較慢,因為這個比較複雜,不像開發新社區那麼簡單。我對老社區有感情,會多重視老社區的發展。 要營造台北的親水空間。台北市的污水接管率達80%以上,比高雄還高,但是沒有一條河像愛河一樣,可以坐船、河畔喝咖啡,從事親水活動,就是因為市府沒有配合污水截流。所以以後基隆河的整治工作如果配合污水截流,應該可以很快的讓市民擁有親水空間。 在台灣大學靠近新生南路那一段,有一段塯公圳,如果開挖的話,讓河流貫穿市中心,可以媲美韓國首爾的清溪川,不過這需要政府的魄力,拋開以「汽車」為中心的思考。如果這一段做成功,市民可以接受,可以再繼續延伸到新生北路,讓塯公圳復活!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