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預防老人癡呆症 從飲食著手
2007/08/12 11:34:13瀏覽813|回應1|推薦0
預防老人癡呆症 從飲食著手
聯瑜烘焙麵包 (as8899)2007/08/09 22:38

記者:【張翠芬/台北報導】
老人癡呆症發生率會隨年齡增加,如果你不想老來變癡呆,醫師建議,多攝取延緩腦部老化的營養素,同時經常鍛鍊活化右腦,來加強記憶和會話能力,並防止大腦老化。

台北市漢方中醫診所主任醫師卓資彬指出,老人癡呆是後天的腦障礙,癡呆分為阿茲海默型及腦血管性癡呆兩種,約三分之二的人屬於阿茲海默型。

阿茲海默型癡呆是腦神經細胞短時間死亡,大腦萎縮所致。症狀分為健忘、混亂、癡呆三階段,卓醫師表示,老人在健忘期忘記東西的次數很頻繁,容易忘記最近發生的事物,反覆說同樣的話。進入混亂期後,對人、時、地出現認知障礙,智能急速降低,人格和行動變得異常,簡單的工作不能做,經常有徘徊、幻覺和暴力的現象。到了末期,整體機能嚴重退化,陷入失語症,家人的名字和自己都不記得。

腦血管性癡呆的主要原因是腦梗塞和腦出血;因腦血管阻塞和血管破裂致血液循環變差,氧氣和營養無法順利供應,造成腦功能損傷,記憶力低下、頭痛、耳鳴、痲痺等。病患初期自覺常忘東西,容易變得憂心和鬱卒,有手足痲痺、飲食困難、運動機能障礙和語言障礙,常因一點小事就生氣,掉眼淚,無法控制情緒,且經常失眠。

腦血管性癡呆 要多吃這些

卓資彬醫師表示,腦血管性癡呆多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等毛病所引起的,可經由改善飲食來預防;例如,喝酒勿過量、不吸煙、少鹽、少油、少吃甜食,注意營養的均衡。

另外,也可以從飲食補充,卓醫師建議,要預防癡呆症可多吃富含EPA和DHA等不飽和脂肪酸的鯖魚、沙丁魚、鮪魚等,來預防腦栓塞,並活化腦循環;植物油、南瓜、綠黃色蔬菜、豆類、小麥胚芽等富含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腦細胞的老化;紅酒、綠茶、可可亞等含多酚,可抑制自由基,防止老化和血管硬化;枸杞子可促進血液循環,含維生素D的香菇則可防止血管的老化。納豆激(酉每)則可溶解血栓,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又有抗癌作用。

補充乙醯膽鹼 減緩阿茲海默症

對於阿茲海默型癡呆症,飲食雖然無法阻止腦的變性,但可使腦細胞活化,緩和症狀。卓資彬醫師強調,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減少時,會導致阿茲海默型癡呆惡化,建議飲食多補充乙醯膽鹼來減緩其惡化速度,蛋黃、大豆、花生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乙醯膽鹼和維生素B群的構成物質,對活化腦細胞有助益。

動手動腳 活化腦細胞

卓醫師表示,老人家最怕整天臥床沒有運動,腦部缺乏刺激會使癡呆危險性增加,若每天散步,做適度運動,鍛鍊筋骨可預防跌倒,身體有在動,腦細胞才能被活化。手指的活動和腦也有關聯,建議彈奏樂器、作料理、編織、折紙、園藝等都是很好的活動。另外,老人家也要多參與社交活動和人群接觸,刺激腦力。

活化右腦也可預防癡呆,因為現代人多數傾向使用擅長語言計算理論思考的左腦,若能活化右腦則能加強記憶和會話,所以平日可常用左手運動來防止右腦老化。

轉載自:【中國時報 2007.8.08】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ngBest1&aid=1153584

 回應文章

風雨政論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照顧失智症 別忘了愛惜自己
2007/10/02 17:49
照顧失智症 別忘了愛惜自己

【聯合報╱巫瑩慧/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失智家屬聯誼會副會長】 2007.10.02 04:04 am


日前新聞報導,有位奶奶因長期照顧失智的爺爺,在體力及精神不支下選擇輕生。因爺爺沒有能力反映或急救,以致家人發現時已回天乏術,造成莫大遺憾。

失智症患者的病程很長,多半又有幻覺、走失、躁動等行為問題,照顧者常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忽略照顧自己,因而成為失智症的第二個受害者。以美國為例,失智症照顧者得憂鬱症的比率大約是1/4。

以下是對失智症照顧者的建議:

1.及早診斷:大部分患者在失智症初期看起來身體健康加上病程緩慢,所以不易察覺異常的行為。等到事情嚴重加以診斷時,認知及生活處理的能力都已退化,增加照顧的困難度。若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將減輕日後負擔。

2.運用資源:目前社會福利政策中對醫療、看護、生活及輔具都明列補助措施。若對申請辦法或規定有疑問,可向各縣市政府社會局或各地失智症社福團體洽詢。此外,亦可尋求社區中的資源,如日間照顧、居家護理、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及家屬支持團體等項目。

3.增進知識:失智症進展期間,需要不同的照顧技巧並處理許多問題行為;若能多參與醫療機構或社福團體的培訓與知識座談,就可以提升照顧能力。

4.尋求協助:主動尋求親人、朋友和社區的協助。若壓力過大難以負荷時,盡量向專業人員或機構求救。各地的失智症協會大都提供了教育、諮詢和支持的服務。如康泰基金會的(02)23657780轉14,台灣失智症協會的0800-474580都提供了上述功能。

5.珍惜自己:照護者常把自己完全奉獻給患者,忽略了個人的需要。照顧者應同時關心自己、注意飲食、運動和適當休息。尤其,如果主要照顧者是配偶,當年老體衰時,更需注意自己所能負荷的極限,並尋求解決方式或就醫。

6.不要自責:照顧者也是凡人,總有失去耐心和做不好的時候。當無法提供完美照顧時,應避免再感到內疚和自責。如果所愛的失智症患者能夠體會,他們也一定會心存感謝的。

7.財務計畫:適時處理有關長期授權書、財產、家庭信託等重要問題,就能避免患者的失能被不當利用。及早讓患者及其他家庭成員共同參與計劃與決定,才能避免日後種種紛爭。

8.接受改變:隨著病程演變,家庭所能提供失智症患者的照顧可能不足。若決定送往機構,須先做適當評估與溝通,讓轉換過程較為順利。至於在生活中突發的情況和行為,盡量用正面的思考,並珍惜相處時光。

由於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趨勢,照顧者高齡化且由配偶擔任的情況日增。未來的社會,家庭照顧勢必面臨更大的挑戰。因此,政府推展在地老化或社區化照顧時,長期照護服務方案要兼顧患者與照顧者,方能提升失智症的照護品質,降低對社會的衝擊。

【2007/10/0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