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0 04:33:30瀏覽129|回應1|推薦3 | |
當身體出問題的時候,有症狀出現,該去看醫生了。如果忽視了身體的警告,它會抗議,症狀更嚴重,帶來疼痛讓人屈服,去求醫解決疼痛不適。可是當心靈受到傷害時,是否知道該求救了?往往,我們看到有形肉體的痛,卻察覺不出無形心裡的傷,心裡一直承擔疼痛,直到垮下來的一刻,才知道原來這個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到無法承擔的程度。或許有人會告訴你,你面對的困難不算什麼,想開一點就可以過的;或者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切都在一念之間,轉念就好了。話聽起來都沒錯,就像生病一樣,吃藥休息就好。以流行性感冒來說,病菌在空氣中,有人會得病,有人就沒事。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責怪生病的人,身體太弱,反而會幫助減輕生病中的不舒服?可是當是心靈受傷時,解藥常是,想開一點,不會有事的。要是沒事,就不會有人還想不開! 看到得癌症或其他不治之症的人,為僅存的生命奮鬥,想要活下來的歷程,激勵人活下來的意義,為他們的生命,為他們求生存的意志鼓掌。看到他們身體上有形的病痛,抗拒病毒,為他們鼓舞。曾否想過心靈生病或受傷的人,是一種人們看不到的病,但它依然是病?是傷?看到肉體的病或傷,知道它不是說好就會好,需要醫療照顧,需要時間療養才會痊癒。同樣心靈的傷,是否給它時間和耐心去癒合?往往因為看不到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它的殺傷力,它的影響。 得重病的人看到有人去自殺,用自己的方法結束生命,覺得那些不想活的人好傻。換成是自己的話,一定要好好為生命而活。看到那些自殺的人,肉體好好的,卻忽略他們的心靈是傷痕累累。為什麼會選擇死為逃脫的捷徑?因為在當時他看到的,只是眼前的懸崖,只有往下跳是解脫的唯一一條路。沒有藥可以解決他的問題,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脫離苦痛,生不如死,就這麼做了選擇。 面對一個心靈受到極度傷害的人,出於對他的愛,自然的希望他趕快好轉,但是過於苛責對他說一些鼓勵的話,不見得有益處,反而會加深傷害。這種二度傷害是無謂的而且可以避免的,對當事人來說,還要多一份擔待,如同在傷口上撒鹽巴,只有啞巴吃黃蓮,有口說不出其中的苦痛。傷上加傷,只有讓傷更痛。這是關懷一個人,無法具同理心的傷害力,往往會讓當事人萎縮,把情況弄得更遭糕。 人在想不開的霎那,最需要的是一個釋放,把那個極端負面的想法所帶的能量釋放出來就好了。在那一瞬間,看到的是所謂的 Tunnel Vision,又沒有光亮。看不到光,人絕望了,最需要的是傾聽。可是我們往往求急心切下,想給與的是解答。人非上帝,沒有主宰的權利,解答絕非解答。當事人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處境,想過他的問題比我們想的多上千萬倍,在節骨眼上提出的解決方法,只是敷衍了事,只帶來更多的藐視,不會有好結果。要是當事人聽得進勸導,也不會有走上絕望的想法。 絕望是對是處境徹頭徹尾的不寄與任何希望,沒有方法可以脫離苦海,沒有辦法可以改變現狀,也沒有能力面對困境。眼看波濤洶湧的海浪沖向堤防,妳已經知道能力不足,擋不住那氣勢澎湃的海浪時,妳選擇投降。首先,進了杜鵑窩,誰也沒料到在電影電視看到的景象,卻發生在妳的身上。必須逃離現況,給妳一個呼吸喘氣的餘地。心理醫生每天見妳,所有的輔導都在幫助妳,面對環境。過後,妳數次向生命投降,看到眼前的一片漆黑,渺渺毫無生機,甚至於害怕到衣櫥是唯一安全的地方。縮頭烏龜做了好久,最後,跑向神的懷裡,緊緊的靠著神,才發現妳的堤潰,後面還有位神在幫妳擋。 妳從杜鵑窩出來後,不願再看醫生,兩個月後,情況並沒有改善,而經濟更是拮据,決定要救自己時,想看心理醫生也是一番掙扎,有必要救自己嗎?經濟許可嗎?直到妳告訴自己,如果不照顧自己,沒有人為照顧妳的。當想通這點之後,很多事就慢慢通了,才走到面對的路。 朋友一直說面對,接受,處理,放下。回頭想,目前才到面對,卻已經花了九個月的時間。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當我們失去一個人或一件物或一個關係時,第一個想法,否認事實的發生,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最常看到的,怎麼可能?一連串的為什麼。然後,對自己的疏忽或別人的錯失,感到生氣。為什麼這麼倒楣的事會發生在妳身上?為所帶來的後果與不便而奮怒不平。接下來是妥協,如果妳改善自己,是否事情會改變?尤其是對一個即將失去的關係。在這個階段,最殘忍的事是對方因為愧疚,也跟著演戲,抹煞事實,好像給人帶來希望,如果……也許……。而事實上那只是假象,對方在逢場作戲,虛情假意,再帶來的絕望的殺傷力確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唉!殺人焉見血?再來就是憂鬱,可能是萎縮逃離,不敢面對,食慾不振或食不知味,也可能猛吃,睡眠不足或睡過多不想起床,心神不寧,難以專注,甚至茫然已失,失去耐心,整個人無法運作,用失魂落魄來形容該是最恰當不過。到最後才明瞭事情就是這樣,挽救不了,也沒有挽回的餘地,必須面對,只好接受,那麼要如何處理。 經過這一連串的事,當一個關懷者,千萬要注意「我們都認為自己走的路是最難走的,或者是假定別人走的路並不難。」如果我們沒有把握願意與對方易地而處時,別人的問題絕對是超過我們經歷的難度。因為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一個人能承受的能力和所面臨的困難是相對的。如同我們在為賽跑者加油,賽跑的人已經盡力了,在我們的眼裡,可能是跑這麼慢;從跑者的觀點,他已盡心力。情緒的事,沒有到面臨的時候,都很難有全權把握會如何反應。不要把自己認為應該是怎樣,別人就該如何。走在這段路,歷經的成長是事前無法想像;流過的眼淚是一輩子最多的時期;受過的創傷苦痛也是前所為未經歷的。雖然還在進行式中,不希望這個傷痛過後就忘了,希望妳能僅記在心,做為能幫助別人的力量,不要受二度傷害,盡快走出傷痛的陰霾。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