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07 07:45:00瀏覽430|回應0|推薦4 | |
毛姆的文章總是帶著對人性的悲憫與同情。 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年〜1965年),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他原來是一位婦產科醫生,後來棄醫從文,一寫就是七十年,《人性的枷鎖》(Of Human Bondage)就是他的代表作。 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微塵與棟樑」(On Motes and Beams),比喻人常常容易指責別人,寬待自己,容易看見別人的小缺點,卻忽略了自己有大缺點。 他這樣寫著:「真的很奇怪,我們自己的過失若和別人的過失比起來,好像就不那麼可惡,我想,這是因為我們瞭解自己,所以,就想辦法原諒自己,假裝沒看見自己的缺點,我們總是那麼容易接納自己,反正缺點是自己的一部份嘛,那麼接納自己,就全盤接受了。」 「但是當我們批評別人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我們用另外一種標準來審判。例如,當我們發覺別人說謊的時候,我們顯露出多麼不屑的表情!但是,安靜下來想想,有誰敢說他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撒過一次謊,我們說謊何止一百次呢?」 「其實,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我們都相差不多,我們同時都是偉大與渺小、美德與罪惡、尊貴與卑賤的結合體。」 「因此,我明白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完全,我們在寬容自己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寬容別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天底下最優秀、最高尚的人時,就能帶著幽默感與他們相處,因為他們也不會太苛求我們。」 毛姆的看法正如主耶穌所說的:「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主耶穌早已洞見人性的軟弱,因此,以這樣生動的比喻帶出寬容的真理,想一想,我們是否常用顯微鏡去看別人的缺點,卻用毛玻璃模糊自己的缺點,主說:「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人與人相處,原來只是放大與縮小的問題,讓我們多看別人的優點,記得自己也不完全!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