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5 06:58:24瀏覽223|回應0|推薦1 | |
有人寫文作詩,觸景生情,落筆如飛,一口氣就完稿。看起來是一椿美事,卻因為一時想不出文章的妥當題目,便簡單賦予「無題」二字作為隨興的結束。這樣的無題作品,我們並不陌生,也見多了。而我,感覺就算文彩再美,是有一點美中不足。何以見得?這正如我們在觀看一部電影之前,一定很想看明白它的影片題目,是同樣的道理。 過去我們看電影,是沒有所謂清場,在外面付了票錢,拿了票就可以直接進場看戲。那電影就可能不是從頭看到劇終,而是從中間開始看起。這樣得等到下一場的開始,才能把電影題目,男女主角等糾葛弄個明白,才能入戲地好好看下去。我在想,一齣戲,尤其是好戲,一個吸引觀眾的電影名目,電影劇組還是要花點心思的。 我不知道其他人寫文章的狀況如何,是先敲定題目呢,還是完稿之後才慢慢來推敲文章的題目?我個人的經驗,一定打定題目,才繞著這個話題去發展,否則寫到離題而不覺。好的文章是需要一個妥當的題目。文章配上動人題目,有畫龍點睛之妙。有時我們因為被大標題所吸引,才起了看下去看個究竟的意念。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我的母親我的家之類,猶似學生的命題作文,那想看的意願一定是轉了彎。 最近去看一個畫展。看來看去,感覺上不錯卻還是少了點什麼,原來展出的每幅畫,除了彩色飛揚的畫面之外,畫家的簽名幾乎看不到;也找不到一幅晝該有的畫題,所以每看一幅畫,因為沒有畫題,我們就缺乏了一種親和感。我是說,觀賞者和畫家之間的距離下意識被拉開。那確是落日的景緻,觀畫者卻心有所疑慮:這日落是哪裡的落日,這是馬尼拉的落日,還是巴拉灣的落日?……諸如此類種種不確定的疑惑,皆因為少了個畫題。再看,這幅水鄉畫面好熟悉,是在江浙的哪個景點?……外面的世界不夠熟悉,看到一零一大樓,未必人人會聯想它就在台北,……遠處是上海地標,有人會猜測到那必然是上海灘,有人未必,但為什麼不清清楚楚標明上海灘?來個乾脆。 上週觀菲華影友五人聯展,此五位志同道合的攝影高人的年齡加起來,足足超過350歲。在商言商的社會,尚能有如此一股藝術清流,實在該多多給予掌聲!會場共展出一百幅影像。每幅攝影都標示明白中英文攝像題目。攝影家姓名等,一目了然。攝影創作不同於一般藝術,完成在於剎那間的捕捉。不過由於科技的橋段,使攝影效果呈現更多趣味。我想,攝影是生活藝術創作,文化記載,也是文字的另一個載體,專業人士肯定不會以無題二字輕鬆帶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