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4 00:26:22瀏覽390|回應0|推薦5 | |
我們這一代人,很少因為逃離戰爭而遠走異鄉,很少再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嘆。今日,據稱我們的新生代不但不解饑寒交迫為何物,只要肚子叫餓,口袋的錢就可以解決一切,嫌錢太多,太重,嫌它不夠方便,多弄一張卡,照樣可以代替金錢的支付。 細細一想,戰後出生的我們,雖沒有經歷前輩戰火的洗禮,但對於前輩那種落葉歸根的心切依然可以理解。就好比我的父親,如果當年不是因為戰亂,他必不致於離鄉背井,拋離家園投奔異國。因為戰亂,他一直無法回去重溫故國的容貌,父親離世至今已快四十年,那時陸內與本國的書信溝通轉驛站,還是香港。 我偶而會對我的學生提及,我當年的不少中文老師,因為中國國共戰爭等的種種原因而流落至菲國,因為時局的不安穩,他們失去了回國的時機。他們為了解決生活的溫飽,有的便選擇了教書為吃飯的行業。那時候,也無所謂標準國語,或注音符號之類,他們也許不像當今的某些專業,什麼文史系、教育系,什麼碩士博士都不是,卻有滿腹經文,真才實學地撐出一片教學的天空,甚至一教就是多年,甚而再也沒有返回他們心中的苦難家園。記憶中,那時老師從來沒有打過我們的手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有滿腔的學習熱情,我們都愛看王彬街電影院上演的國語電影,我們也愛唱電影中的電影插曲,後來我們發現這時候我們說國語的能力一天天進步,而且比當時的老師發音要標準,但我們還是一點不敢偷笑,不管是南腔北調的中文老師,我們對他們仍是充滿敬意,反正他們說得準不準,又有什麼關係。 那些年老師教我們的都是我們一個個都看得懂的繁體字。如果有什麼所謂的簡體字,那也不過是幾個常用的俗字罷了。如開門的「門」,身體的「体」,社會的「?」僅此而已。今日陸內已無戰爭,門戶開放,卻把我們這些沒有學過簡體字的華生衝擊得眼花繚亂,但似乎沒有哪個學校單位正視這個問題,是不是簡與繁之間該好好地做個規範,否則,我們的這下一個新生代永遠就是受害人。 四十年前,因為一場戰亂,當年華校的中文老師都是生活簸箕的受害者。而今日兩岸戰火早已熄盡,來自大陸的年青中文老師,也以一堆我們生疏的簡體字文化衝擊了我們原有的根深蒂固的繁體字傳統意識,我們這年青的一代猶如逆水行舟,無疑在學習的境地造就了不少困擾和混亂,在中國文化的邊沿,誰能告訴我們,哪裏才是我們該有的走向,什麼時候,才能有一條順暢的學習之道,而不是只看到幾篇詞燥華麗的紙上談兵文章?只見到美麗的外殼,卻一直忽視了問題的根源存在著。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