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與內人作港澳行,在港拍攝到香港市花「紫荊花」;紫荊花有多種,顏色瓣數各不同,我拍到的是產於港島的紫荊(見附圖)。記得曾讀到金鋒先生一篇有關紫荊花的鴻文,謹此介紹給諸讀者。(雲鶴)
紫荊花的品格
金峰
紫荊花是香港的市花,紫荊紅旗是香港的區旗。然而,紫荊花一直沒有被明顯的突出和衷情地關顧。按理說,在香港最有代表的公園:香港公園、九龍公園、海洋公園都應設立一個紫荊花花園,還應建立一個獨立的紫荊花公園,遍栽各個品種的紫荊花。當紫荊花開放的時節,紫的、白的、紅的、緋紅的、碟形花瓣的紫荊花,開的繽紛多彩,婀娜多姿,悅人眼目,以增進人們的愛港情懷。
紫荊花是中外皆有的花卉,從華北到華南,到處都有紫荊花。十二年前的暮春,我到過廈門的鼓浪嶼,欣賞過迎?海風清盈舞動的白花紫荊,那花瓣白如了凝脂,像是一隻隻飛翔的白蝴蝶,雪亮亮的,和藍天上的白雲相映成趣,令人看得眼花繚亂,如癡如醉。
香港的紫荊花是一九零八年在香港薄扶林道首次發現的世界原生品種,應該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花卉。發現者是一位法國傳道會的神父,神父折枝回薄扶林道修道院種植,待這紫荊樹長成,發現這紫荊樹的花朵和蘇木科的羊蹄甲大同小異,這花是單一的紫紅色,花期由十月至翌年三月,幾達半年。羊蹄甲花則有白花、紅花、宮粉三種,花期一般只有三個月,而且月份不同,兩種花均是數朵聚生於葉腋而成總狀花序。新種紫荊由種子長大的植株能夠開花但難結果。羊蹄甲花卻能結出扁平長形夾果。由於在世界任何方地並沒有發現與香港相同品種的紫荊樹,證明此紫荊樹是一個緣自異種雜交所產生的新品種,經由第一代種子繁殖而來的。
一九零八年,權威植物學家判斷:由於人們將蘇木科的羊蹄甲花樹稱為紫荊,故此新品種亦稱為紫荊。照理說,此紫荊應該命名為「香港紫荊」,然而由於其時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發現者又是洋人,他們將香港紫荊以前港督卜力爵士(任期一八九三年--一九○三年)的名字命名,英文的花名為:Herry Haka,中文名則稱為「洋紫荊」。長期以來,稱其花為紫荊花。可是,令人費解的是,為什麼有些人迄今仍然稱之為「洋紫荊」?!是習慣勢力在作怪,還是對「洋」字情有獨鐘?
華北的紫荊花和香港的紫荊花科屬相同,花都是碟形花,果都是刀形豆莢。不同的是花開於三月或六月,華北的紫荊朵呈心形,香港則呈蹄形,香港的紫荊樹皆為大喬木,華北的紫荊樹個頭不大,乃小喬木或大灌木。不知為何華北的紫荊花又稱「洋櫻花」?這洋字所指應該是東洋而非西洋,東洋就是日本,日本櫻花反而是引種我國長江流域一帶,屬於薔薇科,所以說京華一帶號稱「洋櫻花」的紫荊花和日本櫻花是大異其趣的。同樣令人費解的是,華北的紫荊花稱中國櫻花則可,何必加個洋字別稱洋櫻花而糊塗自己的定位?應該說京港的紫荊花大同小異。而京港有些具有洋化想的人各自對紫荊花的心態相同,明明是本土化花卉,卻偏偏要冠個洋字,只可矇騙那些不明就?的人,一旦這些東、西魔幻怪鏡的「玄妙」被戳穿,這些人便要自暴其短。
有位詩人討厭「洋紫荊」之命名,為推崇香港紫荊花,雅稱其為「紫玉蘭」將其列入盈盈飄香的蘭花屬,視之為心儀之花。
在我國的花木文化中,紫荊是具有木德的佳木人們所敬重和推崇。
早在秦漢時期,便有「三荊」的故事在廣泛流傳。《續齊諧記》和《雕玉記》均引述《前漢書》有關「三荊」的典故,晉朝陸璣的《豫章行》中援引「三荊」的有關典故以簡明的詩句加以解釋,內有「三荊欣同枝,四鳥悲異林。」之句。
最初的「三荊」故事比較簡約,徒以兄弟為故事主角,但不具姓名,屬泛泛而談,晉人蕭廣濟《孝子傳》載曰:「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同株,按葉連蔭,歎曰:『木猶歡聚,況我而殊哉!還為雍和。』」只說明一般道理,哲理性不彰,說的是心懷異份的兄弟見紫荊「按葉連枝」,相依相存,繁密茂盛的景況而觸景生情,自愧不如,便復和好,不欲分離。
六朝時期梁人吳均在典故和傳說的基礎上,加上人物姓氏和具體故事情節,並且直指大哥田真後來任晉中大夫。用以說兄弟和諧相處,患難時節相互扶助的重要性。故事的原文是:
(漢時)京兆田真、田慶、田廣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資皆平均,惟堂前一荊樹,共議欲斫為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則枯死,狀如火然(燃),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不復解,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為孝門。田真仕至中大夫。
紫荊樹既有木德,又有靈性,以身教誨,令心懷異志的兄弟合心,共同維繫。此時紫荊樹奇跡般的復活了,而且樹長得格外茁壯,花開得更加鮮艷。
數年前,中國政協主席李瑞環來港演講時曾引用紫荊樹的故事,勉勵香港人要和諧團結,香港才能真正地興旺起來。這講話發人深省!
今天,我們將京港的紫荊花密切聯繫,用其文化現象來演繹大陸和香港、澳門、臺灣的政治現象、社會現象,可以說是恰如其分。我們可以譬喻大陸為樹幹,香港、澳門、臺灣為三支幹,相互之間息息相關、脈脈相承。現在三支幹生意盎然,豈容有人將其一枝砍去獨插他方?如此妄為,勢必損傷紫荊樹的整體,這不是三兄弟間單純的孝悌問題,而是十三億海內外華夏子孫共同關心的榮辱問題。 (原載《華夏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