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1/05 01:27:49瀏覽657|回應1|推薦4 | |
台灣著名節目主持人陶晶瑩於十二月一日為她的新書《我愛故我在》舉行發行儀式。這本書未上架已先造成轟動,書中許多「經典名句」隨着網路書店的介紹,引起高度共鳴,在新書記者會上陶晶瑩特別為經典名句來上一段解說。
從網路聯合影音網觀看了這一段影音播放,其中有一句倒真的引起了我的共鳴。 「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能疼惜你的,也不會只有一個叫老公的人。」 其實這一句話,算不上是什麼的經典名句,只是一個普通道理,然而經過一番炒作和喧染,忽然變得很不一樣了。 人生每一階段,心所愛的人不同:年幼時,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全是所愛,父母親弟兄姐妹似乎就是生命的全部了。入學後,老師、同學的身上也繫着我們的愛。及長,有了朋友,愛人的範圍更寬,甚至有時候,會為了朋友和家人起爭執。有了親密愛人,組織了於自己的家庭,全心全力放在丈夫/妻子、兒女的食衣住行上,對父母的愛在行動上似乎減少了一點點。此時,常用「心有餘力而不足」為自己的疏於問候作藉口,慈愛的父母親也笑着接受這個藉口。 家,由相愛的兩個人組成,一加一多數是大於二。辛苦扶育長大的兒女,翅膀硬了,就飛了。最後巢中又剩下最初築巢的兩個人,只是當初心志有如初升朝陽的年輕夫妻,如今已年紀老邁面向黃昏了。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比翼雙飛的同林鳥,有一隻折翼而亡,剩下的那一隻,除了無盡的悲傷,還有更多無邊的孤單。 路,總得繼續走下去,可是,誰與我為伴? 因此,像「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能疼惜你的,也不會只有一個叫老公的人。」這麼普通的一句話,就變得擲地有聲了。 二○○九年十二月六日是先夫安息三週年紀念日。早上八點鐘我去街口教堂買了六束茉莉花串,準備把他的遺照取下擦拭一番,再掛上花串,獻上我的思念。回到家才發現相框兩邊已經掛着兩串茉莉花。原來是上大夜班的小兒子,回家前先買了鮮花獻給他的父親。我的眼眶微濕,卻沒有掉下眼淚,先夫沒有白疼小兒子,雖然,我們都不說心裡的思念,他始終在我們心裡。 大兒子開車載我去義山獻花,還未進入華僑義山的大門,四歲的小孫女口中喊着:「CEMETERY,我們要去看爺爺。」才六歲半的孫子忽然拉住我的手,望着我不說一句話。但是我從他眼睛裡讀出他心裡的話。 疼惜我的人太多太多了,知足感恩,我應該活得更快樂。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