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 / 子梵梅
2015/11/14 08:28:28瀏覽94|回應0|推薦6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詩經•大雅•抑》


 

當我還是一個好奇者,我來到樹下觀賞

天哪,它的墜重,純粹是身體的

以公斤計量,不以靈魂稱數

所以,那條平日清晰的路徑

被兩旁累贅的果實給填塞了

 

“詩情飽漲,想要吟詩。”

我馬上制止了他。

牙根有一點酸楚,嘴角有一些口水

我制止了欲望:

 

喧鬧的枝頭,月光姣美

我按住它的滾動

把一半果實分給少不更事的孩童

一半果實分給涉世已深的失重的人

讓枝頭得以空出來

 

本草拾遺:


李,薔薇科,與桃梅杏同胞姐妹。李花素雅,繁花滿枝;李實圓潤,酸甜生津,制李脯稱嘉應子。

上古,李樹長在山林,逢春色開花,夏暑時掛青果,秋上密密匝匝。或紫紅或爽黃,懸於枝頭,吸引采集山果的女子們注意,她們取食這種誘人山果,嘗到了美味。這些詩經裡采集野菜、野果的勤勞女子們,就這樣馴化著自然生靈。

古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寬厚務實,不尚虛聲之理。這種性情進入古老中國文化,就是一種深藏的時刻自省的秉性。以“天下桃李”說學子,除了喻師門昌盛外,更說學生有桃李品質。

樂府《君子行》裡“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是有意思之喻,指“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君子在瓜田李下是要記得避嫌的。

未熟李子因含過多果酸,不可多食,有農諺“桃飽人,杏傷人,李子樹下躺死人。”李子肉燉冰糖,是音啞者潤喉開音的佳品。

站在落花紛飛的李樹下,空氣裡彌漫著甜蜜的氣息,有眩暈之美,不知身在何處。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35599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