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6/19 00:18:43瀏覽506|回應0|推薦1 | |
當陳芝安的歲數邁過三十大關(這是母親的語氣),她母親的叮嚀就變成了嘮叨。好像沒把芝安嫁出去,她不但無法對死去的丈夫交待,更甚者,還丟盡祖宗八代的臉面,這一點,芝安努力地和母親溝通,都不能取得共識。芝安真的不明白,她才三十歲而已,母親急什麼?何況,她有穩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嫁人與否,對她來說,並不算是值得傷腦筋的事情,為了該結婚而嫁人,對芝安來說是不能理解的。然而,母親似乎堅持她「女大當嫁」的想法;連出嫁的妹妹都已經做媽媽這件事,也加強了母親死硬的看法,就是芝安應該要結婚了。 因此,芝安的年齡漸長,回家的時間也愈來愈晚了。下了班,她爭取加班鐘點,否則,和與她同病相憐待字閨中的老同學相約看晚場電影。找不到同伴時,她情願泡在咖啡屋裡或快餐店中,藉著手中的一本書,消磨黃昏至夜深的孤寂時光。「孤寂」雖然難熬,倒也能沉澱自己的心思意念,取得短時間的安靜;母親的嘮叨實在令她心煩氣躁。晚歸時,看見母親房裡的燈還亮著,芝安雖然想去和母親打聲招呼,只是她一進屋,母親房間的燈就熄了。 今年,芝安三十五歲,不算高的身材屬於纖瘦型,容貌不是美麗突出,卻也不算難看。母親常說芝安最大的缺點是性情太安靜,個性太內向,不懂得表現自己。但芝安卻認為這是自己的優點。 芝安記得以前的母親溫柔謙和,最得祖母喜愛,親戚朋友也樂於接近她。父親曾經希望母親在生意場上助他一臂之力,母親堅持留在家裡管教孩子,從小,她們三兄妹和母親的感情就比父親濃厚。父親病逝後,哥哥嫂嫂接掌了父親的生意。母親的性情也在父親走後完全改變了,整天嫌東管西,好像看誰都不順眼。父親過世第二年,兄嫂就搬了出去,剛搬走那一段時間,星期天常來接母親外出用餐,後來,回家探望母親的間距越拖越長。芝安知道,是嫂嫂無法忍受母親的啐啐唸。她這個從小和母親相依相偎的女兒的都無法忍受,何況是外人! 母親越來越孤單了,芝安了解,也覺得心疼;可是她忍著不願拉近和母親之間逐漸遙遠的距離。芝安陷入了自我的矛盾裡。她是愛母親的,可是另一方面又不能接納母親的嘮叨。孝心和反叛拉扯著她,使她痛苦萬分。最後竟然有「找個人嫁了吧」的念頭! 念頭起得不容易,要完成更是難上加難了。 母親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她對女兒的愛,使芝安非常困擾,她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和母親溝通。 |
|
( 創作|散文 ) |